【八月份共读预习题】
1.新教育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反对现实主义、功利主义。但坚持理想主义又离不了现实主义。有的人就说自己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既不能脱离现实,又要坚持理想,对于普通老师来说,区分现实主义与理想之间主义的那个“度”是什么?或者说,既要面对现实但又要捍卫理想主义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2.关于田野研究,一是深入田野,二是开展研究。对于一线教师,要有田野意识,着重注意什么?对于专家学者,要有田野意识,着重注意什么?当我们说“在新网师授课和学习,要有田野意识”,意味着什么?
3.关于合作的道理和价值,并不难懂。很多人为了合作共赢走在一起,但共事一段时后,就分崩离析了。对于个体来说,要与他人持久合作,应把握哪些关键?对于一个学习共同体来说,要保持合作的文化,应该避免哪些因素?
4.新教育坚持公益精神,新网师现在开始收费,有人说,“新网师商业味道浓了”。你认为呢?
5.新教育四种精神中,新网师哪些坚持的好,哪些做得还不够。为什么?
新教育精神的内涵
朱永新老师在 《新教育精神》这篇文章中阐述了“新教育精神以及它的内涵”。朱老师指出新教育的精神就是:第一、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理想主义”;第二、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也可以称之为“田野意识”;第三、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合作精神”;第四、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也可以称之为“公益情怀”。这四个方面是我们新教育实验目前所追求的质朴精神,也是新教育精神的本质涵义。
读完朱老师的文章、朱寅年老师的《解读新教育精神》和张荣伟老师《新教育的责任和追求》,我对新教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认同新教育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观。践行新教育精神,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有理想是新教育精神的四种内涵中最重要的,新教育高举理想主义的大旗,新教育实验是理想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人都是有理想的教育者,是为了理想而活的人。朱永新老师在文章中指出:新教育人是纯粹的人,是为了理想而活着的人,是为了帮助人类不断地走向崇高从而也让自己不断走向崇高的人。新教育人,是有责任感的人;新教育人是乐于奉献的人;新教育人是执着的人,是坚韧的人,无论碰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挫折,碰到什么样的打击,我们仍然会坚定地往前走。我觉得这就是新教育的理想精神。
我加入新教育已有三个年头了,新教育的精神在我身上也已生根发芽。新教育人就是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但是一定是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没有理想的人一定走不远,理想不满足于现状,是旗帜,是前进的动力,但是脱离了现实的理想就变成了幻想。我们既要面对现实,又要捍卫理想,有三点很关键:第一,要有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决定了自我成长的好的态势。不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守自己的内心,不要失去自我,不要被现实打败。教师在工作中,哪个学校会不讲成绩?当你身边的同事都在为了考试而应试的时候,你该如何抉择?没有时间的付出,学生的成绩就不能够保证。但是你又想带孩子阅读,带孩子学习写作,又想要实践你的课程,像这样的矛盾,时不时的就会冲击你。你怎么办?
我们不能“唯分数”,但又不能不要分数。这个时候,你的心态就决定了你的行动。现实中,教师要坚持自己的理想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坚定地信念。
第二,要保持对教育的热爱。新教育的理想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要追求幸福,葆有热爱之情,爱学生,爱教育,爱生活。你爱不爱学生,爱不爱教育?也决定了在如此功利现实的世界中,能不能获得幸福感?爱学生,爱教育的人,一定是个热爱生活的人,那他也是个幸福的人。
第三,要热爱学习。有理想的教师一定会通过学习来靠近理想,进而抵达理想。把学习当作获取知识的手段,还要把学习当作目的。让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让学习成为自己教育行走的方式。
所以,把自己的理想扎根于现实,让理想成为照亮现实的灯盏,做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
作为一线教师,要有田野意识,首先要致力于建设自己的课堂。课堂是教师的第一阵地。如果不能坚守好这一阵地。不能说是一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优秀教师了。如何建设课堂呢?要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的课,这就需要教师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教材,把课堂当作滋养学生生命的场所。其次,要研发出丰富的校本课程。一个有田野精神的教师,必定是个行动派。研发课程就是教师最重要的行动。用丰富的课程滋养学生的生命。我曾经研发过的校本课程有“思维导图作文课程、古诗词趣画吟唱、古诗童诗对对碰、说写课程、阅读课程”。这些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也正因为有了这些课程的辅助,我也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最后,要和学生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像前面提到的课程有“阅读课程”,包括绘本和整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是和学生共读。“说写课程”是用说代替写,是“写”的另一种方式,围绕“教材知识,学生生活,有趣的故事”等主题进行说写,成长自己。
作为专家学者,有田野意识,着重注意,能够深入田野,多进行调研,多了解一线教。进行的学术研究,提出的理论,绝不能高高在上,要能够结合一线教师的教学实际和需求。
当我们说“在新网师授课和学习,要有田野意识”,从教师的授课方面,要能够满足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唤醒教师成长的意识,激发教师成长的内驱力,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发展之路。讲师和教师共读共写明白教师成长的薄弱点和需求点,以此构建自己的课程。从学员学习方面,要能够有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要自主预习,啃读梳理授课书籍,认真完成每一次预习作业,待讲师授课后,再反思修改。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多听几次。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课堂实践,用实践检验自己学习的成果,有什么不足和问题,再和讲师和学员进行沟通交流,最后解决问题。
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
合作就是
对于个体来说,要与他人持久合作,应该做到真诚、真心、真实。没有人愿意和虚伪的人打交道,虚假的人也交不到真正的朋友。还要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对待,将心比心,才能收获真心,友谊的小船才能长长久久。
专业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的责任共享,尊重、安全、信任的学习和情感环境支持是其发展的内在保障。共同体内的每个人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能够责任共享与促进。特别是共同体内的管理人员,要勇于承担责任,不相互推诿。
共同体要为成员提供积极的环境氛围,当然这个环境也需要共同体每一个成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彼此之间尊重、信任,构建一个安全轻松的学习环境,不乱用别人的原创知识,尊重知识产权。
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
公益精神是新教育一直传承的精神。不论如何,领导者都有这种公益情怀,公益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新教育才走到了今天,有了现在的面向全国的一个专业发展共同体。也有人说,新网师现在收费了,商业模式化了,其实,这是部分人的误解或不解。在新网师学习的三年,我深知讲师的辛苦和不易。讲师们准备一节课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心血,这些都是他们的创造。给他们一定的讲课辛苦费用是合适的,也是必要的。新网师这样一个有着七、八千学员的共同体的运营,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新网师每年收取的费用一天才合一块钱而已,但是我们享受到的是花十倍的钱也买不到的知识和成长。无数学员例子充分证明了他们就是在加入新网师后才真正成长起来的。
践行新教育精神
如上文所述,新教育的精神包括“追寻理想的执着精神、深入现场的田野精神、共同生活的合作精神和悲天悯人的公益精神”四个方面。
新教育的四种精神中,新网师的讲师和学员把每一种精神都做得很好,也有对平凡的岗位上坚持着这四种精神。新网师学员没有不好只有更好,以新教育的第一种精神为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教育的“理想主义”,是新教育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精神,新教育高举“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大旗,号召所有“尺码相同”的热爱学习,热爱教育,热爱生活的教师汇聚在“新网师”。就像郝晓东老师说的,加入新网师就好比加入了“王室”。在这个共同体内,最不缺少的就是学霸,我们每天都在和学霸同行。无形中就有了学习的压力和动力,促使自己越来越靠近优秀,最终变得优秀。
加入新网师的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理想,想要通过学习获得专业成长。这样的教师也值得我们尊敬。新网师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讲师专家如王小龙、李广文、李亚敏、孙静等,还有一大批一大批优秀学员、榜样学员如王兮、周娟等,也有50岁再出发的郭小琴,陈娥等。他们都在自己的平凡岗位上、自己的课堂上,用新网师所学来打造自己的课堂,引领学生走向优秀,健康成长。除了优秀的他们,还有一个个平凡如我一样的新网师学员,也在坚守着自己的教育理想,追求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当然我们说,没有完美的团队,新网师在合作学习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有部分学员在收到组长批改的作业反馈时,如果自己得了不及格或者不理想的分数时,会有情绪表示不理解,或者也会有向讲师反馈现象,这些都不无可厚非,但我想说的是,拿到预习作业的结果时,不应该先质问别人,而应该先学会反思,看看自己到底哪里做得不好,与优秀作业相比自己缺少了什么。每个学期都有无学习痕迹的学员。我也能理解老师们的辛苦,但我觉得自己既然加入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学习共同体,我们就要珍惜学习的资源。充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深入学习,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当然这也是几个别学员才有的现象,并不代表大部分新网师学员。但我也希望,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加入新网师,嫁入了“王室”,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不忘立德树人。用新教育的四种精神重塑自我,这是我一个普通新网师学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