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我这个《罗马》系列才刚刚开始。这是我结合不同的历史书和英文原版纪录片,以我自己的语言和风格写出来的,因为深爱古罗马历史,我看过许多这方面的书和纪录片,想借此把古罗马历史简洁地捋一遍。每篇文章,我都用"易撰"检测过,原创值都在70%以上,见文末附图。详情我在《罗马1前言》这篇文章里有详细说明,在此再次重申,以免有人以为我这是抄袭、搬运。谢谢。
西庇阿出场
公元前210年之前的那8年里,战争的主导权一直在汉尼拔的手中,罗马方面一直处于一种挨打、防守的状态中。自前210年起,罗马改守势为攻势。
那一年,罗马一共组编了21个军团,上一年是25个军团。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从理论上来说,由守变攻,应该增加军队的规模才对。其实,并不尽然。比如,为了收复加普利,罗马方面曾经投入了6个兵团,而收复之后,只需一个军团驻防足矣。
前文说过,在第二次布匿战争当中,主战场在意大利半岛。此外,双方也正在西班牙战场角逐。
前211年,罗马在西班牙战线上遭受重大挫折。西班牙战线上的两名最高指挥官科尔涅利乌斯兄弟(即本文主角西庇阿的父亲和叔叔)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幸存兵力仅有三成。
于是,公元前210年,西庇阿 和尤利乌斯被元老院授权带领两个军团前往西班牙担任这条战线的总指挥。当时,25岁的西庇阿是一位翩翩公子,个人魅力非凡,其军事才华更是让他名留史册。
西庇阿他们到达西班牙之后做了两件事情。第一,安抚军心,鼓舞士气。第二,全面收集、分析情报,制定作战计划。
当时在西班牙半岛的迦太基军有三支队伍,这三支部队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的距离大概需要10天的行程。每支部队的兵力在2.5万人上下,合计超过7万人,另外,他们还有战象队。罗马这方面的军事力量包括原来的残军、从别处调来的援军,和西庇阿他们带来的2个军团,合计不足3万人。也就是说,如果罗马方与迦太基的任何一支部队单独作战,可谓势均力敌。但是,一旦对方三支队伍合力,那么,罗马军胜利的可能性很小。
闪电战
公元前209年,西庇阿决定水陆并进,直捣敌巢——卡塔赫纳。
通常,从塔拉戈纳到卡塔赫纳(请参见下图)需要20天时间,但是,西庇阿深知兵贵神速,急行军7天后,他们到达了卡塔赫纳的城墙前。
当时的卡塔赫纳被称之为“新迦太基”,它始建于公元前228年,它是迦太基在西班牙的殖民地的发源地和大本营。它是一个海港城市,西、南两面临海,北临海湾,只有东面与陆地相连,由一支4000名士兵的部队防守。
也许,防守的迦太基人认为罗马军只能从东面进攻,所以,他们把几乎所有的战斗力都投在对东面的防御上。但是,在东面战事正酣之际,指挥官西庇阿亲自率领2000名精兵绕到北边,徒步涉过浅浅的海湾,突破了防守薄弱的城墙北段,进入了卡塔赫纳。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仅仅一天时间,西庇阿他们就攻占了迦太基人在西班牙半岛上的老巢,这是一场典型的闪电战,迦太基的那三支军队根本来不及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