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读书打卡第422天,我是来自山西太原的史文霞,今天的读书内容是斯蒂芬·盖茨《微习惯》的第一章《微习惯是什么?》第二节|职位培养好习惯/第三节|微习惯简介
微习惯策略只会帮你培养好习惯,给你的生活增添积极行为,持续丰富你的生活。消除坏习惯和建立好习惯有着共同的目标——用更好的行为方式取代原有的行为方式。你改变自己的主要动力是靠近这些积极的东西,“靠近”是微习惯策略的重点。
如果您有懒惰、恐惧或者浪费时间,这样的被动坏习惯,想找到长期的解决方案,那么这本书能帮上大忙。给生活注入好习惯,被动坏习惯通常就会被边缘化。
像药物成瘾这样根深蒂固的主动坏习惯,改变起来需要进行心理治疗,可能还需要专业的辅助治疗。微习惯解决不了。
一个能让大脑认同的策略显然会不一样。
要打开一扇锁着的门——只有拿对钥匙才能轻松打开。
缺乏好习惯的关照,生活中出现了黑暗的空洞。当你养成好习惯,他会为你指明一条新路,让你重拾自信,给你希望。它还是个绝好的基础,可以在上面建立起很多的东西。
从统计学角度看,微习惯成功的概率很高,有了微习惯,你也能用最不可思议的方式改变自己的生活。
微习惯简介
微习惯基本上就是:想培养的好习惯,经过大幅的缩减版——把“每天做100个俯卧撑”缩减成每天一个,把“每天写3000字”缩减成每天写50字,把“始终保持积极思考”缩减成每天想两件好事,把“像企业家一样创新”缩减成每天想出两个点子(后者要容易做得多)。
微习惯体系的基础在于“微步骤”,那些“小的不可思议的一小步”。一个简单的让你匪夷所思的“微步骤”。
按照微习惯策略行动,就是运用少量的意志力强迫自己做一件事情。做一个俯卧撑或者想出几个点子并不需要大量的意志力。
利用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我有这种体验)。第二个收获是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一家银行可能因为规模太大而不至于失败,而微习惯是因为太小而不至于无法完成。因此你不会有机会体验未完成目标导致的常见消极情绪,比如愧疚和挫败感,因为设定的目标能轻易实现。而且自带强大的螺旋状激励机制。微习惯让人感觉自己的冲劲无法阻挡。而在微习惯之前,作者的感觉是自己想改变却无法开始。
总结起来,微习惯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做的微不足道的积极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