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故事,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好像跟你有关的故事,都是在雨天发生的。
第一次见你那天下着雨,你撑着一把红色雨伞,肉嘟嘟的脸,扎着长长的麻花辫,笑得那么明媚。
那年,我14岁,初中一年级。
老师把我们排在前后桌,我坐在你后面。你喜欢穿红色的上衣和小白鞋,走起路来轻盈而快乐,我看到就很开心。红色就是我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看到它我就想起你。
三月初一是你的生日,那天,你的麻花辫上扎了一朵小红花,将你的脸映得微红,格外好看,你笑着从教室门口走向你的位子,我看得愣了神,心扑扑的跳动着。我第一次知道了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初中男孩有着青春期的执拗和倔强,就算再喜欢,也不会说出口。我只是会特意走到你位子旁,大声地说话、笑着,试图引起你的注意。我也会偷偷地给你写纸条,但每次都是写完了把它撕碎,扔进垃圾桶里,把它看作自己的心意已经被你收到。
记得又是下雨天,我的自行车坏了,我淋着雨推着车走在路上,你骑车从我身边经过,回头朝我微微一笑,雨将你的刘海稍稍打湿,暖化了我的心。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做幸福。
幸福就是看着你红色的身影每天出现在教室,幸福就是看着你轻轻甩着麻花辫开心地笑,幸福就是每天晚上回家躲在房间在日记本上写下想跟你说的话。
如此,便已足够。
初三那年,又是你的生日。我想,给你最好的生日礼物,该是一个男孩的仰慕。于是鼓起所有的勇气给你写了一封信,悄悄把它放进你的桌洞。我怀揣着小鹿,等待你羞涩的笑,放学前换来四个字 ”请你自重。“ 那一刻,内心无比受伤,好像全世界都不理我了。我迎着风骑着自行车飞奔在回家的路上,任凭眼泪被风吹干。那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如果让你看到我的泪,我自己都会瞧不起自己。“
初中时代,在你的身影的陪伴下匆匆结束。高中,我们不在同一所学校,不习惯见不到你的每一天,我将思念全部写进日记本,让文字记录我的心思。那是个不流行手机的年代,我们几乎断了联系。我经常托人打听你的电话号码,却只有座机号,不敢打到你的家里去。只是在心里把那个7位数的座机号背的滚瓜烂熟。
曾经在公交车站牌等车,看到一个跟你很像的身影坐在靠窗的位子,我没敢上车,怕不知道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公交车越驶越远,只留下呛鼻的尾气味。
我其实是个很开朗的人,跟别人交往可以大大咧咧,在你面前,却变得那么自我嫌弃、小心翼翼。是不是,若喜欢一个人,又得不到肯定回答,就会自卑到尘埃里?
大学的某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里面只叫了我的名字,我就知道是你。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你看,在你面前,我越想表现好,越做得一团糟。你匆匆地挂了电话,我们也没有聊很多。
我的大学,不咸不淡地过去了。伴随我的,是多年以来写日记的习惯,日记本里,多得是你的名字和对你想说的话。我都把它们一本本压在箱底,如同压抑的情感那般掩藏。
毕业后,有意无意地知道我们在同一所城市。我侧敲旁击地跟同学打听你的消息。听小A说,你经常周末会出现在城市东边的那家咖啡店里,于是我谋划了偶遇的戏码。上周末,我们在那家咖啡店相遇,擦肩而过时我转过头叫你,你满是诧异地说了句:“好久不见,好巧。”你带着红色的围脖,还是那么好看,比记忆中更多了几分气质。
坐下喝咖啡聊着天,我找机会跟你道出自己一直喜欢你这个秘密。你轻轻地说了句:“谢谢你,我们不合适。” 说的那么轻声细语、毫不犹豫、意料之中。我笑着说了句“我开玩笑的,看把你吓的。”掩饰自己满满的尴尬感。不知为什么,那一刻,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好像一直压在心底的大石头被挪开。十年了,我都分不清楚自己是喜欢你,还是习惯了喜欢你的那种感觉。我想,大概是借喜欢你这个借口,让对你的思念填满心房,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形单影只和孤独感吧。
都说暗恋是最好的哑剧。我在这场爱情的哑剧里自比自划,演了整整十年的内心苦情戏,到头来只感动了自己。那场对你不算告白的告白,其实是我跟青春时代里那个不自信、不勇敢的自己说告别。未来,不知何时何地会遇到那个住进我心里的女孩,但我充满期待。因为,月老不会把努力奔向未来的人落下。
感谢你在我的青春时代里路过,曾经给与我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