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参加过的很多品鉴会上,总是听到有人拿出评茶用语来大谈特谈茶叶品质。“酸、涩、薄、闷……”往往看到这样的人,我都会一阵无语,却也无可奈何。真会打扰品茶的兴致,麻烦主人家留意一下,下次这样的家伙要是在场,就别叫我了。
品茶的专业术语,尤其是评价茶的缺点的用词,赤裸裸地出现在品鉴会上,这点我是不认同的。
为什么?因为这关乎品鉴和鉴定的区别。
品鉴茶会,是以品茶为主要目的的。一款茶,怎么样喝更好喝?它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去表现更加完美?配什么环境茶点?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加强我们对茶的愉悦美好感受。享受,是品鉴的重点。即使所选的茶有缺点——这是必然的。在品鉴会上,也会用一些修饰语来描述,或是不必明说。为什么?因为粗劣的用词将会破坏我们的画面感,而且带有很强的引导性。
加上,品鉴会上的茶友,多是对生活美学有讲究,却不是学茶的专家。茶之中美的表现,才是要着重的。
在品鉴会上大用评茶术语的人,充满了炫耀的意味。似乎在说明着我比你们都懂。实在是大不敬,只不过是从业人员和消费者的区别罢了。
而鉴定却是相反。说一句不客气的。品鉴,是去表现茶的优点,而鉴定则是更侧重于发现茶的缺点,以及造成茶的缺点的原因。为什么?因为鉴定的目的是为了寻找适合的茶,或是为了改进加工。鉴定是为了茶的品质稳定和提高而存在的。
而且,鉴定现场,全都是从事茶业的专业人员。用起审评术语,畅通无阻。这样的交流才真的有意思。就像一群人聊天,只有你会某一门语言,那你只好讲给自己听。而如果这门语言大家都懂,才谈得上交流提升。
因此,从本质上,品鉴和鉴定就是不一样的。鉴定是一项工作,有任务的;品鉴只管享受,开心最重要。
所以,我认为评茶术语还是少出现在品鉴会上为好。
我通常更喜欢品鉴会,纯玩的。安静的坐着,享受茶室环境带来的雅致心情,或是低声跟同席的茶有交谈两句;在主人或主茶师的引导下感受一泡好茶的色、香、味;细心感觉茶气带来的体感……一切都是美好的互动,我跟茶室的、跟茶友的、跟茶师的、跟茶的……互动。
鉴定会我也主导过不少,形式非常多——逐个或分组审评、对样审评……选风格、定级别……往往一场鉴定会下来,有惊喜,有失望,也有劳累和醉茶……就像打战一样,一点都马虎不得。因为鉴定报告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对应的整批茶的命运,也会影响到成本定价等,一步不慎,便可能造成大损失。
而且鉴定的过程为了保持味觉的敏锐度,还不能吃东西,实在是伤心的事情。
这就是品鉴和鉴定的区别。相信很多人的选择跟我一样,还是大爱品鉴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