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时代》的“翻案”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不能算好作品。

无论原著小说还是改编电影,确实都槽点无数,也活该被黑。

但我心中一直有一个困惑。

这个困惑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小时代》的主题只是在肤浅地炫富呢?


无论是知乎豆瓣上的书评影评、还是微博微信上的各类段子吐槽,在《小时代》经历的漫长批判期中,我们在网络上耳濡目染最多的就是关于郭敬明这部“三观不正、矫揉造作”的作品,如何用堆砌名牌来虚构浮夸的上流社会,如何用狗血剧情来夸饰拜金的扭曲主题。

“三观不正”这个概念暂且撇在一旁,因为我一直觉得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槽点。大多数人在张口就来“三观不正”的时候,连起码的作品里虚构的人物和故事不等同于作者自己的观点都拎不清楚。何况“三观不正”这个汉语新词正儿八经的解释其实是——

“以正当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新三观,来将先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老三观)具体衍化成反腐新成效,取信于民。”、“‘三观不正’指的是在社会中带来的腐败现象严重。”


所以,并不需要扯到多么宏大的主题去,或者把范围再缩小一点,这个疑问仅仅是——在《小时代》原著中,郭敬明是否真的有刻意地去“炫耀”和“推崇”小说情节所描述的那种奢侈生活呢?

我觉得没有。


要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四线小县城里的穷学生意淫出来的故事,现实中住在上海静安区原汪精卫四姨太旧居里的郭敬明,跟他笔下的宫洺(主角上司,杂志主编,顶级年轻富豪)相比完全不遑多让。情节本身是否合理暂且不论,单说《小时代》中所有涉及财富和优渥生活方面的描写,尚且都比不上郭敬明自己真实的生活常态。因此这里并不存在一个所谓“屌丝作家YY上流社会”的戏码,《小时代》故事发生的圈子当然不是什么所谓的上流社会,但也无非就是确实存在的一类人(郭敬明自己)可能经历的生活罢了。

到这里仍然不是重点,重点是作者在这个故事里,到底是带着怎样一种态度来看待笔下这群声色犬马的人物的呢?就像前面提到的“三观”问题一样,阿Q无疑不是什么正面积极的形象,但是没有人会据此去指责他的作者鲁迅“三观不正”,因为鲁迅先生明显对其是批判和怜悯的态度,而不是肯定。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阿Q这个形象再不堪,也不代表现实里的鲁迅。那么郭敬明对于自己笔下这个充满狗血纠葛、浓艳而虚浮的世界,又到底是怎样的态度呢?

还是看看原文吧,注意,这里不讨论文笔和具体情节。这是《小时代1》的全篇开头——

“翻开最新一期的《人物与时代》,封面的选题是《上海与香港,谁是未来的经济中心》。

每一天都有无数的人涌入这个飞快旋转的城市——带着他们的梦想;每一天,也有无数的人离开这个生硬冷漠的都会——留下他们的眼泪。

拎着LV的年轻白领从地铁站嘈杂的人群里用力地挤出来,踩着10cm的高跟鞋飞快地冲上台阶,捂着鼻子从衣裳褴褛的乞丐身边翻着白眼跑过去。

写字楼的走廊里,坐着排成长队的面试的人群。

星巴克里无数东方的面孔匆忙地拿起外带的咖啡袋子推开玻璃门扬长而去,一半拿出咖啡匆忙喝掉,一半小心拎着赶往老板的办公室,与之相对的是坐在里面的悠闲的西方面孔,眯着眼睛看着《shanghai daily》,或者拿着手机大声地笑道"What about your holiday?"

外滩一字排开的名牌店里,服务员面若冰霜,店里偶尔一两个戴着巨大蛤蟆墨镜的女人用手指小心地拎起一件衣架上的衣服,虚弱无力,如同摸到毒药一样只用两根手指拉出来斜眼看一看,在所有店员突然容光焕发像借尸还魂一般想要冲过来介绍之前,突然轻轻地放开,衣服"啪"地荡回一整排密密麻麻的衣架中间。

而一条马路之隔的外滩对面的江边大道上,无数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正在拿着相机,彼此抢占着绝佳的拍照地点,用各种口音大声吼着"看这里!看这里!"

这是一个以光速往前发展的城市。

这是一个浩瀚的巨大时代。

这是一个像是地下迷宫一样错综复杂的城市。

这是一个匕首般锋利的冷漠时代。

紧接着的第一个小片段——

“几个女生都是典型的上海小姑娘的入时打扮,并且化着精致的妆,偶尔侧过头和身边的伙伴讲话的时候,南湘可以清晰地看见她们眼睛上被刷到2cm长的根根分明的睫毛。走路的时候小碎步连环翻涌,两个膝盖像是连在一起,婀娜多姿。南湘加速朝前走,不想眼前一直是这样刺激自己的画面。走近的时候闻到了浓郁的香水味道。

但很快地,这股味道迅速演化成为夏天里放了三天已经变黑的粘稠鸡汤的味道。

因为其中的一个女的突然用林志玲的声音高声朗诵起来:"啊!这些教学楼好高大哦!而且都是白色的大理石!感觉好像宫殿一样哦!我感觉自己像个公主!"

南湘胃里突然涌起一阵酸水,于是喉咙里响亮地发出了一阵干呕的声音。

接下来,在主线剧情中穿插着的,都是这样的段落——

“在那些衣着光鲜的时尚分子和派对动物眼中,恒隆一定是上海的中心。当她们穿着10cm的细高跟鞋咔嗒咔嗒地踩过恒隆光洁如新的大理石地面时,她们一定是觉得自己踩在整座上海之上。无论她们刚刚刷卡买下的那件小山羊皮外套是否相当于她们整整一个月的薪水。

而在更加有钱的中产甚至是高产的富人们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在外滩和外滩对面的陆家嘴。沿江无数的天价楼盘沐浴在上海昏黄色的雨水中,有寂寥的贵妇人在第12次拨打老公手机听到电话依然被转到语音信箱之后,茫然地抱着蚕丝的抱枕,靠在床边看窗外的江面。翻滚的黄色泡沫像是无穷无尽的欲望的旋涡。

外国人眼中的上海中心也许在新天地。旁边可以与汤臣一品媲美的翠湖天地御苑里出没着差不多一半的鬼佬,他们操着各种口音的英文,把咖啡像茶一样一杯一杯地倒进肚子里。

无数前来上海旅游的外地人眼中,上海的中心一定是那条被电视节目报道了无数遍的熙熙攘攘的南京路。佐丹奴和班尼路的旗舰店,都闪动着巨大的电子屏幕。无数的行人举起相机,闪光灯咔嚓咔嚓闪成一片。

还有更多更多的上海本地人,也会在别人问起的时候,说出和平饭店或者沙逊大厦这样的答案来。

而唯独人民大道上,市政府铸造的那个标注上海市中心零起点的那个手掌大小、阴井盖一样的铜牌,却早就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里。

“浦东所有的摩天大楼,像是约好了似的一起反射着刺眼的白光,如同无数座激光发射器一样,把整个陆家嘴金融区摧毁成一片炼狱一样的熔炉。

生活不太富裕的人们,穿梭在冷气强筋的地面之下,地铁四通八达的把他们送往上海的各个地方,然后再从百货公司的地铁口里钻进大厦,通过空中连廊,走向一座又一座写字楼。人们穿行在冷气建筑起来的狭窄管道里,继续征服着这个贪婪的城市。又或者,被这个贪婪的城市继续榨取着最后一滴生命的汁液。我们称之为劳动力聚集。

而稍微高级一点的白领们浑身涂满了厚厚的防晒霜,带着巨大的墨镜(可能他们自己内心也曾经幻想过自己也许带上这样瞎子一样的大黑超之后,别人会觉得他们也许是维多利亚。但是他们忽略了,维多利亚永远不会这样在马路上疯狂的和另外一个穿着12cm高跟鞋的女人抢出租车,带着这种遮住半张脸的墨镜而在大街上来回晃动的,除了她们,也就只剩下拄着拐杖的瞎子),以几乎要撞上去的姿态,抢夺着来往的TAXI。

而那些金字塔顶端的贵族们,坐着奔驰S600L或者凯迪拉克SLS穿行在任何他们想要踏足的地方,他们把冷气开得足了又足,哪怕是在全球油价疯狂飙升的今天,他们也恨不得可以把自己的车子笼罩上一层寒霜,这样他们可以轻蔑的透过车窗玻璃,用眼角的余光打量着这个城市里生活在他们脚下的庞大人群。

而这些金字塔底部的人,每天都在自我安慰地期望油价暴涨或者房价大跌,让富人们的财富缩水,让穷人们称霸这个世界,虽然他们内心也非常明白,无论油价疯狂的飙升成什么样子,用不起油的,也只会是那些开着奇瑞QQ的小白领们,而那些开着劳斯莱斯的司机们,依然肆无忌惮的轰着油门。

这些肥皂泡般泛滥着彩虹光的白日梦,每天都笼罩在这个城市的上空,成为最美好也最肮脏的海市蜃楼。

以及——

“所以陆家嘴依然流光溢彩,物欲纵横。环球金融中心每天耸立在云层里。寂寞的要死。只等着身边的那栋“上海中心”可以早日拔地而起,以解除它独孤求败的寂寞。所以“上海中心”围起来的那圈工地上,像是上海生命力异常顽强的心跳声。一幢一幢摩天大楼中间,依然匆忙奔走着西装笔挺的精英们,他们用电话控制着上海的经济命脉——或者说,上海用手机信号作为提线,控制着他们这群木偶——任何事情,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说。

2008年的年底,上海依然像一个疯狂旋转的玻璃球,飞快发展的城市像是一个恐怖的庞然大物。当所有的外地游客还依然把浦东机场连接地铁的磁悬浮列车当做到上海必去的景点时,虹桥机场二期以远远超越浦东国际机场的规模迅速地崛起着。

投资360亿打造的中国超级工程——虹桥交通枢纽工程,将成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交通枢纽。三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里,集中着高速铁路、磁悬浮列车、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客运、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及民用航空。整个工程像是一个发光的巨大怪兽雄踞在上海的西部。在未来,人们将从它体腔内部的各种肠道,迅速被运往上海的各个地方。而这只是冰山一角,9000亿的政府投资被当做抵御金融风暴的强心针。报纸上用耸动的比喻描写着这样的举措:“9000亿的投资换成硬币的话,足够在上海城区下一场持续128天连续不断的硬币雨。”这样的描写曾经出现在美国报纸上,当时用来描写比尔盖茨的财富。

所以,当我和南湘再次回到上海的时候,我们并没有觉得它有任何的不同。也许是因为我们仅仅离去了十几天的时间。我所看到的上海,依然像一只遮天蔽日的黑色章鱼,它趴在这块海边的领土上,覆盖着所有盲目的人们,它湿漉漉的黑色触角,触及着这个城市每一个细小的角落。

无法停止的蠕动,像是这个城市与生俱来的天赋。”


怎么说呢,小时代的具体情节和人物我几乎忘了精光,但是这些反复出现的描写反倒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现在看来的确实夸张得有些滑稽,确实隔两三句就出现大量品牌的名字——但无论如何一个事实是,我从中并找不到任何赞颂的成分,只有直白彻底的讽刺。当年作为原著党跟大家一起去看完电影之后,回来虽然跟同桌吐槽了整整三节课的剧情,但是我从未觉得作者是在宣扬和推崇笔下的这群人物和他们的生活。在这个故事里,郭敬明反复强调的都是一种虚假的精致,并且对此带着明显的疏离和悲悯。也许因为表达技巧和水平所限,这种情绪附着在狗血荒诞的情节上而无法给读者带来深刻有力的感染。但是《小时代》的故事不仅不是在歌颂主角小圈子的奢靡生活,相反,作者对其的讽刺异常直白。所谓的“大上海”在他笔下的故事里,一直都是一只混杂着奢靡与喧嚣,又吞吐着虚荣与冷漠的怪兽——

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学毕业之前,我每一次想到上海,脑子里都是满溢的各种文艺小资腔调的形容词,我无时无刻不在自豪地向每一个人炫耀上海的别致和繁华、文艺与高贵。而现在,我每一次想到上海,脑子里都是一个浑身长满水泥钢筋和玻璃碎片的庞大怪物在不断吞噬食物的画面。它流淌着腥臭汁液的下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咀嚼,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人,前赴后继地奉献上自己迷失在这个金光涣散的时代里的灵魂和肉体—— 这就是这个怪兽的食物。”

而小说最后的结局,也是一场大火团灭了几乎所有角色。所有东西都被毁得干干净净,一点不剩。所以我怎么看这都不是一个在炫富和意淫大都市上流社会精致生活的故事。主题确实歌颂了姐妹情深,这种姐妹情也确实奇葩狗血,但是从原著来看,所有涉及金钱利益和奢侈享受的桥段大多都是这种感情的阻碍而不是陪衬,最后主角梦中回忆起最美好的时刻也是四人在大学寝室的时光,而不是在豪宅里纵情放纵的瞬间。我尤其对一处情节印象深刻,因为这一段几乎是《小时代》被人拿来吐槽时中枪最多的经典片段之一——

“林萧,你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女性,你连一个两岁的小男孩儿都照顾不好么?小孩儿需要的那几样东西那么简单明了,难道你还不明白么,只要满足他们,他们就像是橱窗里那些泰迪熊玩具一样,一动不动任凭你玩弄,”电话里顾里的声音听起来胸有成竹,并且充满了对我的轻蔑,“听我的,现在去我房间,拿一条爱马仕的羊绒披肩把他包裹起来,然后塞一个LV的钱包在他手里。”

“……我没和你开玩笑!”我义愤填膺,对顾里这种完全没有基本人类智商的回答充满了愤怒,“而且我试过了!没用!”

“换一条PRADA的毯子呢?”顾里在电话里,语气认真地思考着。

有太多人引用过这一段,的确,乍看之下三句话不离名牌,浮夸尴尬;而仔细一看,哪怕没有读过全文,单就这一段也完全可以看出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的讽刺,就差没直接说顾里就是个xx了。但在相当多流传甚广的《小时代》吐槽文里,这些词句和桥段都成了作者堆砌名牌词汇,浮夸炫富的铁证......当然,我们要做的并不是真正的“翻案”或是“洗白”,因为造成这种理解偏差的元凶也不是别人,恐怕正是作者自己。正因为《小时代》的情节实在过于尴尬狗血,文笔实在过于做作轻浮。而作者本人亲自改编的电影不仅没有保留仅有的主题精髓,反而无限放大了那些浮于表层的、哗众取宠的元素。无论是出于怎样的本意,它给人留下深刻的最终印象的就是这些词句堆砌起来的,充斥着奢侈品名词和夸张比喻的混乱主题。

但它确实造成了一个略带些讽刺意味的误会,让我觉得现实中的隔阂与误解,巧合与冥冥,真的永远比小说更为魔幻。可能许多人并没有明白郭敬明真正想表达什么,或者是完全理解反了他要表达的意思,但是这些似乎又并不影响人们对于《小时代》价值的最终评定。大概是因为,小时代明明是在讽刺和怜悯这群都市巨兽口中的,如同”精致的假花一般的男男女女;而现实里的郭敬明又确确实实地在炫耀着财富,竭力偏执地证明着自己的地位。


后来,我又看了一本国外的小说,它描述的也是大城市里年轻人奢靡放纵的生活,也充斥着狗血和荒诞的冲突。而这本书的开头,大家或许并不陌生——

“当我年纪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仍念念不忘。‘每当你想要批判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要记住,这个世界上并非所有的人,都拥有你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Whenever you feel like criticizing anyone,"he told me,"just remember that all the people in this world haven't had the advantages that you've had.”

没错,《了不起的盖茨比》。可能有人要激动了,《小时代》也配跟《盖茨比》相提并论?朋友,不是配不配的问题,真不是。如果说到这里你还认为批判一个事物,会比正确认识和理解它要更值得炫耀,那恐怕是不能体会到我想表达的这种荒诞感了。《小时代》不是一部好作品,但是它引发的现象是值得深思的。而且这真的与作品本身是否在炫富、教坏小孩子没有多大关系,它可能的确是一个作者真实的表达。只是当你用”时代“这样的字眼来为作品取名时,就应该想到,一个人眼中的真实未必能得到大众的认可。要引发一个时代和社会的共鸣,故事本身的内核是不能建立在流于表面的个人化表述上,而是必须真正从生活的全景去严肃地思考,如何去展示出一个具有可信度的故事。但可惜的是,能讲好这样的故事的人,或者还愿意去讲的人,在这个时代已经寥寥无几。即使有,也少有人能听见他们的声音。这其间最大的讽刺,莫过于当被千夫所指的郭敬明想要认真地开口谈谈的时候,却发现他通过一直以来的努力终于握有了话语权,但是自己也被彻底标签化,再也没有机会和别人分享自己真实的内心了。


又后来,我在读废话师的“穷逼系列”文时,终于找到了那么点豁然开朗的感觉。

  “端木,他带我去了美特斯邦威!”——这句话的笑点并不是“美特斯邦威”,换成“H&M”会有人笑,换成“GUCCI”,也会有人笑。

怎么说来着,一句话完美诠释了我一直无法表达出来的那种荒诞感。绝大多数批判《小时代》的人,眼里也只看到了”美特斯邦威“,他们认为这个品牌不配,如果换成”LV“,那就没有问题了。可事实却是,这句话的炫耀,其实与任何品牌都无关,它就是在说”炫耀“这件事本身。

再后来,我终于来了上海,你猜怎么着?这里确实没有宫洺,没有林萧。

但是这里确实住着郭敬明,地铁里也填满了焦虑而迷惘的人群。

而当你第一次站在外滩,眺望着对面陆家嘴的天际线时——好像真的有那么一瞬间,你会觉得自己看到了一头怪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133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682评论 3 39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784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08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0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07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04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59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0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21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8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59评论 5 33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8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6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42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93评论 2 367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44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在知名景点游玩,经常会碰到摄影大师。他们大多留着长发,头戴摄影帽,身穿摄影马夹,肩背摄影包,胸挂全幅单反(...
    戴军军阅读 454评论 0 4
  • 今天是2018年5月20日,继续自己的恋爱表白。每天和自己在一起时,我会穿一件自己认为比较可以的衣服。我把我的工衣...
    兔子的幸福生活阅读 261评论 0 9
  • 我叫胡仙柳,住在55路。 最早跟妈姓叫柳飞。 然后叫了很久的胡仙。 最后家人说这个名字不好,就把爸妈姓都加上了。 ...
    海鸥_2686阅读 179评论 0 2
  • 本以为自己终于找个可以自由发挥的平台,可是当我真的拿起手机,开始码字时,却发现那些在我脑子里过了无数遍的话题、想法...
    解小悠阅读 303评论 0 0
  • 伊藤计划总是会用一种独特的人类视角去创作他的故事,黑暗、现实、深刻而富有寓意与哲理。他作品的内容在科幻、荒诞不羁...
    王廿阅读 1,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