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好转,便在踏上了返乡的路。坐在高铁上,望着窗外不断闪过的风景,总感觉是那么的熟悉。虽然从学校到家里,每年来来回最多也就一两次,但是每当踏上回家的路,看着场外的景色从金黄的秋风萧瑟到雪白的银装素裹,不知为何内心快乐之情便油然而生。很多次在心中问自己?最后得出的答案是,现在这个时候故乡应该是白雪皑皑、梅花盛开的样子。
俗话说:“故乡所在之处,便是心安之处”,即使也有说法“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但是从小长大的地方,几十年回忆所在之处,故乡的情结总在内心某处停留。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家人总是那么的可爱、淳朴与善良,还有写在脸上的和蔼和善意,刻在骨子里的平凡和仁爱。
作为一位来自大山的孩子,从小便喜欢站在大山上登高望远,喜欢大山的伟岸和挺拔,热爱大山的坚韧与平凡,更喜欢山的童话---“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是海;海的那边是啥?海的那边是我和你。”
喜欢山,故而也喜欢爬山。相信很多人都会将爬山比作人生,并且脑海里面也会浮现出自己曾经爬山的场景。从山脚到山顶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成为常态。绚丽的风景,不可预知的意外,不同的道路、不同的体验。换做我们的人生呢?,不也是这样嘛。
每个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但是当到达山顶时我们将会站在同一片天空下,欣赏同一番美景。
不同的路、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起点,爬山如此,人生亦如此。同样的一次爬山,你可以选择开车子,或者骑骡子,或者步行,同时你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路,宽阔的马路,或者林荫大道,或者山间小路。
倘如选择开车子,那么就需要一辆性能不错的山地越野车,接着就需要找到一条通往山顶的、宽阔适合车行的马路,最后加满油、带上远足的设备就可以上路了。
倘如选择骑骡子,那么就需要一头体格健壮的可以驼人的骡子,接着就需要找到一条驶向山顶的、适合骑着骡子的林荫路,就可以额纵马扬鞭,一路驰骋了。
倘如选择步行,那么就需要一双舒服的登山鞋、一身轻松简约的登山服,接着就需要找到一条山间小路自信上路。
选择的方式不同,就注定了你接下来要做准备工作,投入的成本、路线的规划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那么后续的一切都将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人生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不同,决定了我们爬山时选择的方式以及准备时投入的成本。
开车的人注定不会看到骑马人的风景,也体会不到骡子山间行走时起伏跌宕的乐趣;而骑骡子的人,也同样不会经历步行人的自由与灵活。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路径,不同的风景,但是结果殊途同归。也许现在的你在为未来而迷茫,也许现在的你在为生活的苦难而痛苦,也许现在的你在纠结、抱怨命运的不公,请记住我们终将逝去,不要活在别人的生活中,不要羡慕别人的生活,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的路,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往山顶的路。
不要犹豫、不要压抑、不要悲伤,脚踏实地,沉下心埋头苦干,当我们在次抬头时也许就已经到达山顶,成功的彼岸。
倾听幸福
于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