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份新闻,说uber对出租车事务的影响,无论是滴滴,还是传统的出租、货运等业务将不得不面临一个未知的困惑,自己目前手中这份必须用人来完成的事那天会终止,传统的A证、B1证是否还会有工作上的优势。
无人车恰如无人机,但比无人机要可行的多。通常的大数据处理将很容易的对付非自然灾害类的事故,同时如果无人车大量应用后,可以说基本上排除车祸,同时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保证时间。
正好这几天在网络上正准备学习一份,被称为郭生白的本能论的中医体系,粗粗的搜了下,网络上褒贬不一,但因中医的短期无法得到病况的改善,也被骂成一片。我学习不是要准备为中医正名,也不是为了西医正名,其实我的本职工作不过是教学,并且还仅时教小学数学。我的目的不过是多活几年,为养生做些准备中的知识。
然而,我还是要努力表达的就是,无论中医,还是西医,甚至包括中医内部也分成了温病、寒病理论对抗都陷入了一个排斥的境界,虽然最终结果都是为了健康。但不否认的庸医是造成双方的批斗的依据。其实无论是什么高明的医术,都有失败的案例,但病人似乎都是选择性的记忆,只记住了对自己好的,而痛恨对自己无效的,其他不过是心态问题。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才是我们正视问题的根本。
正如前段时间,家属是小手术造成了皮肤问题,总之医院用了红核,还是电视上洗洗 睡了的某洁,却空浪费了近千元,好好坏坏,其实也很生气。但某日,家属在别人推荐下选用了一个纯中药的药膏,即三天好了,从此没犯,也就是家属现在不分白天黑夜向别人推销,感觉像是骗子的某中药制品。每次家属像媒婆一样的讲效果,其实我也对她所卖出的药贴做过数据分析。有的药的确是不太好,但不是对所有人无效,也有数据分析的一些,目前有效率是100%。
我们包括身边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身体这类的事情进行的中医西医的争斗,却从没有去试试或去分析一下,去学习一下大数据分析。难道对自己无效就是骗子?这类像7岁以前的判断方式很让我感觉到意外。
我们在争斗某件无关发展的对错时,而我们的对手在做无人车无人机类的事情,其实我们要做的就是实践,放下争斗,团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