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同样是校友却小我许多的女孩,忽然发照片,将两个窗帘系在一起把头伸到里面,仿佛上吊的姿势,下面留言大致如此,我虽牺牲但愿我的室友们都可以保研,一副凌然模样。
不知为何,我突然想起曾经的同学们。
一直以为保研是各类学霸的专属,当年与我这样的学生是毫无关系的。
还记得当年班级中有不少优等生,他们的加权成绩总是不相上下,一次两个女孩还因为仅仅的零点五分之差,在寝室里吵了起来,许久都没再说话。
可当年保研的如今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有些东西是躲不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没读研究生的姑娘转而创业,如今凭借自己过的云淡风轻。
后来想想争的时候,真的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么。
直到多年以后送刚入学的妹妹上学时,她的母亲这样对她说,成绩你不必太好,你也可以疯玩,但你必须要知道大学的意义。
可大学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当年的懵懂无知到步入社会,如今,大学已经不再是改变命运的机遇了。
随即她是真的疯玩、但又都是随着爱好兴趣,她尝试了所有她喜欢的一切,终于准备出国考取研究生了。
可这样有清晰目标的人未必许多,当大学成为有些人消灭童真、浪费青春、消磨斗志、回报渺茫的圈套,当大学成为官场、商场、欢场与名利场,才后知后觉,该如何保持自持。
我怀念校园更感叹许多丢掉的情怀。不是有多怀念过去,但相比如今再见面,许多事情仅仅成了追忆。
想去漂泊的如今已返乡回家,而那些本以为嫁做人妇的姑娘转眼间拼去了北上广,只是,当中有些人已经变了。
当一点点丧失了对抗权威和暗黑世界的能力,当不再相信可以做任何改变的现在,是陷入还是挣扎?
卢新宇在北大中文系演讲中曾说:我唯一害怕的,是你们已经不相信了。不相信规则能战胜潜规则,不相信学场有别于官场,不相信学术不等于权术,不相信风骨远胜于媚骨。但我想说的只是,请看护好你们曾经的激情和理想。
在这个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哪怕只有一束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