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夏天可以艾灸,冬天就不能灸了,冬天不能出汗,冬天就得藏起来。
对,你说的没错,冬藏。
但是,什么叫冬藏?
难道就只是把东西藏起来嘛?
什么叫“冬至重病”?
为什么冬至前后死人多?
我举一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生命好比种粮食,春天下种子,好比春生;夏天植物抽穗,要想抽穗,气就要得泄。这就好比人出汗,里面的淤滞不宣出来,种粒就不饱满,这就是夏长。
秋天干什么呢?就是把谷物收仓进库,这就是秋收。
到冬天干什么呢? 冬藏,什么叫藏?难道把谷物放到粮仓里就是藏吗?
不是!
01
“冬藏”的真正含义
藏,是把谷物变成“精”的过程才叫藏。夏天谷物若不饱满,收进来就不足,变成“精”时,就更不足了。
等到“冬至一阳生”这一天,微薄的这点“精”,一生发就没了。
老人呢,储备不够,就可能死了,年轻人若不好好睡、不好好吃,这点精也不足,就会生病。
用身体打个比方,就是身体夏天没出汗,垃圾就没走,夏天出汗是排垃圾,垃圾没走成,秋天该收营养,就收不进来,冬藏就无精可化,人体就会出问题。
“冬至一阳生”时,无精可生发,就是“冬至重病”。
再说治病,治病也得先把里面所有的病邪都弄出去,才能补充营养。
所以有一种治病原则就是一定要“发”,发一个病,走一个病!
你看那些古装片里受伤了要治病,被人一治疗,一输入内力,一下软塌下来了。然后就会有一句台词“好了,放心吧,毒已解,多修养修养就好了”。
所有病若都治好了,人一定有一个相, 就是“虚”,就是“软”,但是没病了,剩下就靠吃饭锻炼再把劲和肉慢慢再说治病,治病也得先把里面所有的病邪都弄出去,才能补充营养。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艾灸后觉得人软绵绵的,感觉全身没力气。来问是不是灸坏了什么什么的。
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道理。
多休息,多补充水分营养,身体自然就又恢复了。但是有时,你体内很多垃圾毒素病邪也祛除了。
所以治病,一定是先泄后补,千万不要一上来就补,里面若不空,补是补不进去的,没有消耗吸收的能力,也是补不进去的。
那么冬天也是一样,本身里面都没啥值得藏的东西,垃圾毒素病邪倒有一堆。你不想着代谢出去,还非得藏起来,只会越藏越糟,越藏越严重,耽误调理补给时机。
而艾灸就是双向调节,既泄又补的。所以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也充分展现了灸的地位和作用。
02
冬季艾灸的好处
艾灸也是如此,冬季主藏。
人体的阳气藏于肾中。也就是说,冬季养生的关键,在于养肾。
艾灸在一年中有两个黄金时期,一个是夏季的三伏灸,另一个是冬季的三九灸。
有句话说,三九灸一冬,来年无病痛。意为三九期间好好灸一个冬天,能大大提升人体的抵抗力,第二年无病无痛。
艾草为纯阳之草,能补人体的阳气,还能调气,疏通经络。
中医上说,温补莫过于灸法,能补阳气,滋养真阴,通十二经脉。
冬季,阳气敛藏,正气不足,阳气下降,使身体的抵抗力及免疫力降低,易诱发各种疾病。
此时艾灸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加机体的抗病御寒能力,避免寒邪的侵袭。
冬灸,可温补助阳、行气活血、祛风散寒,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防病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对健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另外,对因冬寒而诱发的许多疾病,如感冒、冻疮、关节炎、心血管疾病、胃病等,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除了艾灸还有比如每天喝生姜水,每晚泡脚,出门哪里冷贴会发热的艾灸贴,都是冬天给身体升温保暖扶阳的好方法。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传承中医,有你有我。
山五悬艾,原叶本味;用心做真艾,送艾进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