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用来沟通工作上的事儿,布置工作、分享信息、发送文件、咨询问题……实在是太方便了,以至于领导、同事、合作伙伴、甲方、乙方等各种工作对话框都长期占据微信首页,经常出现的未读红点简直要逼死强迫症。
在沟通工作时,有各种开场白。直白型的直入主题,开门见山;迂回型的先聊聊其他的,再切入正题;套路型的动辄“亲”“亲爱的”称呼你,想要打感情牌……但总体而言,有相当一大部分人在联系你时总会先问一句:“在吗?” 好像这是一句万能的开场白。
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是礼貌。尤其是对于还不是很熟悉的同事或者合作伙伴,问一句“在吗”,是怕对方在忙,所以先问一句,意思是您现在方便说事吗,想预约您接下来的一点时间,但是怕打扰您。
好像这样是在为对方考虑,然而,你觉得对方会感激你这份体贴吗?未必,而且很可能适得其反,令人反感。
首先,这样的体贴似乎有点虚伪。难道对方在忙着就可以完全忽略你吗?如果放着不管,看一下“在吗”就回头接着忙其他的事,那么很可能他忙完其他事也就忘了你给他发过“在吗”这件事了,毕竟你没说什么正经事,别人没什么印象也很正常吧?
但是这样一来,这一句“在吗“很可能就会把对方陷入一种“不义”的境地了。因为等你忍不住再联系他时就会让对方被动变成了理亏的一方,局面就说“啊,他主动地、很客气地联系我,我却忘了搭理他,这样好像有点不礼貌哦”。所以,对方就被强加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负面心理活动。
其次,“在吗”是在给对方一种暗示,让对方觉得又有事情找上门了。至于是简单好办的事,还是复杂难缠的事,是紧急的事,还是不急的事,都藏在“在吗”两个字后面的问号里。
然而这个问号里的意犹未尽丝毫没有神秘和朦胧的美感,因为它所暗示的想象往往是不好的。这种想象带来的不确定性会让人生出一种不安全感,所以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好的预感,就会觉得是不是有什么难办的事,才不能爽快的说出来,非要来一个这样的试探。
给对方造成这种先入为主的预期,只为接下来的沟通增加一个负面的铺垫。所以,“在吗”这句话给对方思考和回复所预留的这点时间,很可能不能起到心理建设或缓冲的作用,反而可能起到发酵或放大不良情绪的作用。
且现代人们时间如此宝贵,你发一句“在吗?,”别人还得应付的回复一句“在,有事吗”,然后再等着你说正经事。这种感觉很不好,就像便秘。
直奔主题,显得更加职业、利落。大家都节约时间,力争高效的解决问题不是双赢吗?即便是真的想加一句“在吗”,也请在同一段文字中一次性把正事都点到。被吊着的感觉不好,就算是一秒也不好。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