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觉得码文越来越艰难了,总是思忖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来,更别说下笔成章了。
码文之前也有很多的幻想,最现实的一个就是想象自己通过写作实现了财务自由。
可是随着码文的过程越来越艰难,我发现我离这个梦想越来越远了,于是不得不承认自己或许没有这方面的天赋。
说到天赋,我想起前几天听到老马商书房里有关天赋的一点解读,老马说,天才都是天生拥有的才能吗?
其实不然,我们耳熟能详的各路大神,如爱迪生,焦耳,达尔文,诺贝尔,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等这些大神领域的能人,因为他们曾取得的划时代的成就而被世人皆知并被不断传颂。
但你去看看他们是怎么获得的成功,才被世人称为天才呢?
你会发现,其实他们是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才达成的结果,像爱迪生的顽强进取,焦耳的不断学习,达尔文对世间万物的好奇和探索,诺贝尔的百折不挠,爱因斯坦的力求完美,居里夫人的求知欲望等有关方面的故事不绝于耳。
正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常人十倍百倍甚至千倍的努力,才获得的如此伟大的成就。
那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只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进取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吗?像一万小时定律,是不是你选择一个行业,然后耕耘一万小时就够了呢?
也是不一定的,你想想南辕北辙的故事,说到这里,相信你也能明了了,那就是在自己耕耘之前先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这里我想普及的是一个“冰山模型”的事例,这也是我在圈外学习这两个月来最深刻的一个知识点,以下套用圈圈的解释说明。
水面以上的部分是第一个要素,知识和技能。比如我现在讲述的这个问题,冰山模型是知识,打字是技能。一个人的知识和技能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也是非常显性,容易展示出来的。
第二个要素,是能力,比如学习和思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等,指的是软能力。相对知识和技能来说,能力的培养周期长,并且,相对隐性,能力高低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往往要通过仔细的行为观察。
第三个要素,天赋,包括价值观、性格特质、动机。比如,你的人际敏感度天生很强,那么在做一些服务类的工作,就会比人际敏感度弱的人要来得轻松。再比如,你是成就感动机的人,那你做咨询工作,就会比权力动机的人感受到更多快乐,也容易做得好。但是,这些天赋对成人来说,几乎不可改变的。同时,也很难观察到,即便是自己,也常常意识不到你的天赋在什么地方。
对,这就是我们常人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我们所做的自我提升的努力,无外乎在提高第一第二因素,但是不明确自己的天赋的话,很可能他努力的方向偏离了轨道,甚至到南辕北辙的程度。
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事例,比如很多人都是为了谋生去找一个并不适合自己天赋的专业或者工作,然后你会发现后面会特别难坚持下去,或者是为了糊口勉强为之,但自己维持的艰难,就体现在情绪上了,身边人也会受到你消极情绪的影响,越来越觉得生活艰难,心情不好,就更别说我们个人会对社会对人类有所贡献了。
而于我现在而言,问题出在哪儿呢?
你说码文难吗?不难!会拼音会写字的都能随意堆出一篇来,这是人人都会的技能,我缺的是水面以下的能力,比如思考能力,学习能力,虽然这些是可以后天习得的,但也是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这个目前还在学习中。再深层往下是对自己的天赋,价值观的认识,这才是我要解决的世纪难题。
有句老话说得好,磨刀不误砍柴工,我想磨刀的过程就是在找寻自己天赋的过程,只有找准了自己的天赋再去努力才能更快的砍柴,对吗?那怎么去挖掘自己的天赋呢?下次我会就自己的理解再来一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