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村的夜黑得像焦炭一样,他的脸上漾起一丝诡异的笑。
2017 年 8月18日 星期五 晴
这里到处都是重山峻岭,连绵起伏的高山。不论春夏秋冬,一到下午三点钟起便开始起雾,雾越起越大像一个硕大的网将这里包围,四周成白茫茫一片你看不到前方的路,也找不到背后的山,仿佛这里就是一片荒山没有生命存在过的痕迹。这个时候如果站在山顶上颇有一种云巅之上的感觉,黑山村就坐落在这层层白雾包围的山沟中。
不过让这黑山村名声大噪的也正是这得天独厚的大雾,这一奇观让黑山村成了旅游胜地,外面的人长期深处闹市的喧嚣,偶尔会来这里放松身心。随着互联网的推广,黑山村借助网络的力量大力宣传,渐渐地莫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吴芳点击着鼠标在网上浏览到这条信息,信息末端放着一张犹如人间仙境的照片。
“就这个地方了。”她自言自语说。
从毕业以来她就投身到紧张的工作中,好不容易逮到个机会可以休息,她得好好利用这个来之不易的属于她的时间找一个好去处放松放松。
她简单做了攻略,第二天便出发。
坐了一天一夜的绿皮火车,又转坐大巴。一个小时后来到黑山村村口,
下车后一个精瘦的老人走她面前,说他是来接她进村的人。吴芳心里好奇,不是都在村口了吗,那应该走几步就到了没必要还要人来接,不过很快她就能找到答案了。那里说是村口,其实离村里还有很远的路,大概三四个小时的路程。
吴芳跟着老人来到车上:那是一头驴子架着一木板车。
“老伯,村里都是用这样的车出行吗这是你们发展旅游的一种特色吗?现在能坐到这样的车也算是一种荣幸哈!”吴芳问说。“不是,这是我们村和外界联系的唯一交通工具,这条路也是唯一的路,在很久很久以前就这样了。上车坐好,我们就出发,再不赶紧天就快黑了!”老伯回答。
吴芳应了声好,找一个舒适姿势便示意老伯出发。
这是一条曲曲折折的泥巴路,宽度刚好够这只“驴子车”通过,这就是为什么车子不进村,老伯赶着“驴子车”的原因。
“2015年起,各地就实施了新农村硬化路政策。很多地方都是一条大道直通家门口了,怎么这里还是这样呢?”吴芳看到路况不解地向老人问道。
“不知道,我们这里之所以落后,大概是雾太大了,大概是山太多了吧!这里全都是山,把村子包围成一个‘U’型,这条路是唯一出口,虽然艰难但我们都很珍惜。”老人回答。
“这里不是旅游胜地吗,经济应该繁荣发展,怎么会成你口中的落后了呢?那这路这样,来旅游的人多吗?”吴芳又问。
“你说旅游啊,来这里的人不是很多,偶尔就那么一两个。像今天就只有你一个啊。”老人回答。
“网上不是说,这里是旅游胜地,来往的客人都络绎不绝吗?”
“你说什么网上?我不知道,村里有时候来需要点蜡烛呢!”
“那是谁叫你来接的我?”
“哦,偶尔也有那么一两个人来村里游玩,我是不懂那些什么网啦,都是那些年轻人负责,他们说今天有人进村,就安排我来啦,我是专门负责接你们进村的人。”
“那这里会起大片大片的雾吗?”
“雾倒是会起的,不过起雾的时候你最好不要出去,免得迷路。”
他们一问一答,吴芳坐在板车上略有一种悄媳妇回娘家的味道。那头驴子一路上嘚、嘚、嘚走着,她在板车上心也跟着嘚、嘚、嘚一颤一颤。
不知道是紧张还是兴奋,她不由自主的捂着胸口。
临近天黑,他们到达黑山村。吴芳从板车上跳下来,捶了捶腰。老人给指着一条对她说:“你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大概50米左右有个岔路口,你左拐进去,那里是专门接待外来人员的,里面的李大婶是接待员。”她跟老人道了谢便按着刚才的指引走去。
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家家户户都紧闭门窗,路上一个人也不见。“这里的房子怎么都这么破财,看起来毫无生机?”吴芳在心里嘀咕着。
她左拐看见一木房子前面挂个木牌子,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外来人员接待处。她推门进去,里面黑压压的空无一人。
“你好,请问有人吗?”她扯着嗓子喊。未见反应,她又喊了一遍。“吧嗒”一声,吴芳的心里跟着“咯噔”一下,原来是电灯开关的声音,全屋亮了起来。一个大婶走出来笑眯眯说:“哎呀,瞧这姑娘多俊俏,从大城市来的吧,快快来,赶紧坐下休息,赶了一天的路累得够呛吧。”说着那位大婶把吴芳拉倒板凳上。
“谢谢。”吴芳坐下对大婶说。
“饿了吧,等着,我去做几样菜来,很快就好。”大婶说着进厨房去。
不一会儿,三个精致小菜放在吴芳面前。疲劳的人在美食面前是毫无抵抗力的,吴芳端起饭碗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嘭”的一声,吴芳端着碗的手抖了一下。“没事没事,是风,刮得太大了容易把门给关上。”大婶摆手说。
“嗯,我吃饱了。”吴芳起身放碗。
“呼呼”又是一声,她回头看见刚才紧关的门现在是虚掩着的。她走的大婶面前问:“这门怎么又开了?”“都是风作的,没事,乡下一刮起风,这门就关来开去的,见惯不怪。”大婶笑嘻嘻回答。
突然一身黑影掠过,吴芳大叫一声“啊”!大婶从厨房里走出来问怎么回事,她心怦怦跳着凑到大婶跟前说:“大婶,刚才有一黑影过去了,你看见没,你听见啥声音没?”
“没有啊,即便有那也是一些阿猫阿狗,乡下嘛野猫野狗最多了,八成是你今天给累着了,尽胡思乱想,好了好了赶紧洗洗休息去吧。”大婶一边说,一边把两只手往身上的围裙擦了擦。
吴芳简单洗漱完毕,去指定的房间休息。可能真的累了,她才在床上躺一小会就完全睡着了。
天黑快回家
娃娃找妈妈
妈妈在家煮嘎嘎
不见娃娃赶回家
山上起雾了,树上鸟叫了
娃娃出门不见了
妈妈的肉煮烂了
天黑快回家
妈妈在家等娃娃
娃娃不来见妈妈
睡梦里的吴芳隐隐约约的听见有人唱歌,她睁开眼睛打算细细听着,但歌声突然嘎然而止。困意还围绕着她,于是又倒头睡下。第二天清晨,吴芳洗漱完毕,坐在客厅的桌子上吃早餐。
天黑快回家
娃娃找妈妈
妈妈在家煮嘎嘎
……
早餐吃了一半,昨晚上的歌又响起,歌声朝她所在的方向走来越来越近。她拧着眉毛循声望去,大门开着太阳照得门口敞亮亮。她又低下头继续吃早餐,听见一阵“悉悉索索”声。吴芳感觉是从门口传来的,她壮着胆子向门口走去。
“姑娘!”
“啊!”
一个披头散发,行为怪异的妇女突然冒出来拍了一下吴芳的肩膀叫道,这突如其来的呼唤把她着实吓了一跳。
那妇女努了努嘴,说:“姑、姑娘~天、天~黑了赶紧、赶紧回家去,不要、不要出来~”吴芳站着不动,双手拍着胸口,安抚刚才被吓得怦怦直跳的心脏。
李大婶不知道去哪里来,只见她从昨晚吴芳进来的路口走来,一边挥手一边说:“快走,快走~你这疯子别把人吓坏了,快走吧。”那女人咬着头发慌乱的走开,嘴里又唱起那歌:天黑快回家,娃娃找妈妈……
“她是个疯女人,是个可怜人呐~”李大婶走向吴芳说道。
“大婶,能给我讲讲她的事吗,怎么疯的?”吴芳问。
“她叫秀英,每天疯疯癫癫,嘴里老唱着~天黑快回家,娃娃找妈妈。是原本她有个和你一样漂亮的女儿,前几年死了。有人说是被人杀死的,有人说是因为得罪了神灵,被山神夺了命去。那天秀英从集市回来,拿着一吊肉。她煮晚饭的时候,她姑娘说出去一下就回来。秀英答应着,叫女儿别去太久,她买了肉来在家煮肉等她。结果那姑娘一去就没有在回来,秀英一直等,一直煮着肉,肉都煮烂了也不见姑娘回来,大家和她一起出去找,直到一个星期以后有人在那山涧边发现了她姑娘的尸体,下半身已经完全溃烂,脸上布满了刀疤。从那以后,秀英就疯了,那娃儿的爸从外地做工回来处理好尸体以后也不见了踪影,秀英可怜呐可怜。”
李大婶说完,眼神空洞的望着前方。吴芳觉得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她,她回头一看却空空如也,什么也没有。她又和李大婶聊了会儿,李大婶说还有其它事要做便走开了。
这时候的吴芳感觉毛骨悚然,她不想再去看什么风景,只想快点回家。但又想想,来都来了看一看这乡村景色也是好的。这么想着她拿起手机走出去,打算在村里转转。
她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一片芦苇前,她掏出手机看了看已经五点四十多了,看天色好像要下雨般阴霾,她想起这里下午三点钟就开始起雾,于是她调头往回头,乌云来得太快像一只大手笼络整个黑山村,雾越来越大,天完全黑了。吴芳慌了,她拿起手机打算打开手机电筒。天太黑,伸手不见五指,风在她耳边呼呼的刮着。吴芳心里嘭、嘭、嘭的突突,她怎么也打不开手机电筒。
那个旋律在脑海里徘徊来徘徊去:天黑快回来,娃娃找妈妈~就在这时她听到有人叫她“姑娘~”那是个苍老的声音。天黑得跟焦黑的煤炭一样,她不知道该看像哪边。感觉有一只手搭在她的脸上,“啊”吴芳大叫一声。
外面一片漆黑,一座破旧的木房子里点着一根蜡烛。风从房屋的缝隙里透过来把蜡烛吹得忽明忽暗,“吱”是木门转动的声音,一抹白色一跃而过~“喵~”原来是一只白猫。一个妇女从房间里走出来凑到燃烧的蜡烛面前,一个老头探过头来,蜡烛照在他们脸上映出流露精光的两双眼睛。
“都准备好了吗?”老头问,眼睛朝着妇女刚才出来的房间里看去。
“放心吧,在床上躺着好好的,尽管把你的水烧开!”那个妇女回答。
他们一起看向身后的厨房,灶台上放着一把刀,里面的一口大锅的水正“嗞~嗞~”地响。
黑暗在寂肃的夜里细细咀嚼,时间悄然走过,黑山村的夜跟焦炭一样黑。一丝诡异的笑在老头的脸上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