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6日上午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始终保持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保持战略定力和高压态势,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青年才俊是承载着国家与民族希望的火种,需坚持从创新思维、知识累积、技能精进、奋斗意志、清廉品质等多个层面,为国家未来之基添砖加瓦。
破“旧”立“新”,打造“芳林新叶催陈叶”的生动局面。思维不僵,方能破浪前行。要交出“创新永不止步”的奋进答卷,在真思真悟中激发创新思维,矢志不渝追时代、随潮流,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要树立科学的创新观、发展观、未来观,始终保持对时代负责、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要将国家置于心中最高位置,铭记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创新的使命,多探科技前沿、多访创新高地、多思未来趋势,将国家至上落实为推动创新的行动中。要充分发挥创新体系对青年才俊的孵化作用,通过导师引领、组建创新联盟等方式,助其规划创新生涯,明确前行方向。
破“短”立“长”,营造“长江后浪推前浪”的蓬勃景象。需放眼未来,有规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对不同领域的青年才俊进行战略性培养,持续优化知识结构、专业背景和创新能力,解决“用时难寻”、“标准降低”的困境。要整合各类资源,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发掘创新人才,重视从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选拔青年才俊,拓宽“人才库”,为“博采众长”打基础。要建立健全日常发掘、动态跟踪、持续培养机制,定期开展创新调研,分类建立青年才俊信息库,动态更新和储备创新人才。要按照“优选、深培、实战、重用”的原则,对“选苗、育苗、壮苗、用苗”的各环节进行精细化设计,提出实效性措施,为国家发展注入不竭的创新动力。
破“泛”立“精”,磨砺“精益求精攀高峰”的卓越才能。要倾心倾力学习专业知识,做到知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要加强实践磨炼,主动投身科技创新主战场、产业升级第一线、社会发展最前沿,在真刀真枪、脚踏实地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要构建青年才俊培养的全链条机制,坚持“缺什么、补什么”,量身定制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技能比拼、创新竞赛等活动,按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社会发展等方向进行专题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注重全程跟踪培养,对青年才俊进行分类分层培养,逐人建立成长档案,实行“一人一计划”、“一人一路径”。
破“畏”立“勇”,树立“越是挑战越向前”的奋斗精神。要秉持“实”字为本、“干”字为先,以“勇立潮头、敢为人先”的奋斗姿态,将挑战和困难视为成长的阶梯,敢于直面挑战、敢于攀登高峰。要警惕“遇挫即退”的畏难情绪,破除“路险即止”的逃避心理,奋发有为,矢志不渝,迎难而上,争当“创新先锋”和“时代领跑者”,不被“困难重重”所阻,不被“阻力重重”所困。要细化激励青年才俊担当创新的举措和容错纠错机制,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宽容其在推进创新工作、承担重大任务中的探索失误,让敢于担当、善于创新蔚然成风,真正让容错纠错机制落地生根。
破“奢”立“俭”,保持“艰苦奋斗守初心”的清醒头脑。要筑牢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思想堤坝”。以理论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断增强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把准心中“廉洁”的标尺,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要把牢清正廉洁、作风优良的“行为防线”。自觉按照党的政策、规章制度、组织程序行事,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做到制度之内“不越权”,制度之外“不伸手”;定期与青年才俊开展思想交流,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告诫”、正本清源。要筑牢勤俭节约、以身作则的“生活关卡”。牢记“生活之中有原则”“交往之中有底线”,时刻把握公与私的“红线”,不断净化自己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用良好作风涵养优良家风,对身边人严管厚爱并重,做到念情但不为情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