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与管道升的爱情

《元史》引杨载话,称(赵)孟頫之才颇为书画所掩,知其书画者不知其文章,知其文章者不知其经济之学。人以为知言云。

今日,知孟頫者,必提管道升,提管道升必提《我侬曲》,到此,必然要聊一聊赵孟頫纳妾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模式与卓文君、司马相如类似。都是才子因女方容颜老去,于是需要纳妾,赵孟頫这个故事里直接点出管道升已经年过四旬。故事的发展都是才女用才华取消了丈夫纳妾的心思,卓文君是写诗,管道升直接来了首曲子: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结局自然也是好的,松雪得词,大笑而止。

可是我总觉得这个故事与卓文君太相似,还有黄娥与杨慎。黄娥这首最牛:俺也曾娇滴滴徘徊在兰麝房,俺也曾香馥馥绸缪在鲛绡帐,俺也曾颤巍巍擎他在手掌儿中,俺也曾意悬悬阁他在心窝儿上。谁承望,忽剌剌金弹打鸳鸯,支楞楞瑶琴别凤凰。我这里冷清清独守莺花寨,他那里笑吟吟相和鱼水乡。难当,小贱才假莺莺的娇模样;休忙,老虔婆恶狠狠地做一场!

不过他算最悲催的,是确切丈夫纳妾的。两人常年两地分居,二人无子,杨慎在云南又纳了两房妾,生子。司马相如太古老,好难查到确切信息。赵孟頫与管道升,应该是没有的。宋人纳妾官方的理由是四十无子。但是管赵二人,孩子就没有断过,三个儿子、六个女儿,9个孩子平均两年一个的话,也差不多生到四十了。而且两人除了早年分居,多数时候还是呆在一起的。从两人感情,以及早年相知来看,赵孟頫这个故事的可能性其实很低。

首先这《我侬曲》在流传的过程中,常常被与《锁南枝~捏泥人》、《挂枝儿~泥人》相提,前者是李东阳、李开先都曾整理,李开先关于《锁南枝》捏泥人的记载里是传闻此词与赵管相关,“他书相传以为赵文敏及管夫人作”。到冯梦龙时就有点儿意思,冯梦龙是明时吴县人,也就是苏州,与赵孟頫管道升的家乡吴兴特别近。如果有确切传说或者记载的话,应该还是有耳闻的。不过他在《挂枝儿》欢部泥人这曲下面评注是:此赵承旨赠管夫人语,增添数字,便成绝调。赵云:我泥里有你,你泥里有我。此改身上二字,可谓青出于蓝矣。”好玩的是,至今传下来的冯梦龙所编《情史》里又写是赵孟頫想效仿苏轼有朝云,他也要多几个吴姬越女,结果管道升用这首《我侬曲》回应。往后的记载中,是管还是赵所作,基本分成了两派。一部分说是赵孟頫写给管道升的情诗,一部分是管道升写给赵孟頫的警告情诗。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本就是民间的小曲,并非出自二人笔下。

而且呢,按照二人的感情,这多半不是纳妾诗,可能是明人附会的。不过本来想找一下两个人虐狗片段的,可是发现真的是只言片语里看爱啊。

1

首先赵孟頫很欣赏自己妻子的才华,也不吝惜表达对这才华的欣赏。“道升素爱笔墨,每见余尺幅小卷,专意仿摹,落笔秀媚,超逸绝尘。此卷虽是小景,深得暗香疏影之致。故倩予品题,聊缀小诗,以记一时之兴云。”最明显的是还是墓志铭,平铺直叙中特别克制,更侧重于其德行,看上去还不如冒襄为他老婆苏孺人写得感人,毕竟细节多,读起来可联想成分就多。赵孟頫写起来,全是评价性句子,无事实举例,便显得与人远。但是极高的评价本身也说明了什么吧,毕竟这种势均力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幸拥有的。

他的《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是这样写的:夫人天姿开朗(又美性格又好),德言容功,靡一不备。翰墨词章,不学而能(简直天才好么)。处家事,内外整然(妻子完全撑起一个家啊,这种家事包括收租、人情上下打点、教育子女。赵孟頫在妻子死后,曾在给一个朋友的书信里提起,妻子过身,凡事罔知所措)。岁时奉祖先祭祀,非有疾必斋明盛服,躬致其严。夫族有失于人者,必赎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这是很多大家户女人墓志铭的一个特点)至于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心信佛法,手书《金刚经》至数十卷,以施名山名僧。

赵孟頫赞赏妻子的才华,夫人自然也要时时刻刻念着自家官人,她在《修竹图自识》中写道:墨竹,君子之所爱也。余虽在女流,窃甚好学。未有师承,难穷三昧。及侍吾松雪十余秋,傍观下笔,始得一二。偶遇此卷闲置斋中,乃乘兴一挥,不觉盈轴,与余儿女辈玩之。仲姬识。《管仲姬竹卷后跋》:操弄笔墨,故非女工。然而天性好之,自不能已。窃见吾松雪精此墨竹,为日已久,亦颇会意。因大丞相不忽夫人之命,敬写一卷,鄙拙可愧耳。关键词就是“吾松雪”,明显就跟“我家那一位”一样啊。

管道升偶尔会很调皮的调戏一下赵孟頫。“夫君去日竹初栽,竹已成林君未来。玉貌一衰难再好,不如花落又花开”,有人非要敷衍成这是一种试探。但是这明明也是他们夫妻的情趣、相处之道啊,寄子昂君墨竹,顺便写首诗吧。你也完全可以解释成管道升怀着少女的傲娇,让子昂君夸奖一下嘛。

两人的唱和最出名的还是,“山妻对饮唱渔歌,唱罢渔歌道气多。风定云收中夜静,满天明月浸寒波。”这是赵孟頫给好友田师孟的信里写的,还直接问人家写的怎么样?难道这不是秀恩爱么?管夫人的《渔父图》上曾有两人的唱和之作,管夫人的是这样的:

遥想山堂数树梅,凌寒玉蕊发南枝。山月照,晚风吹,只为清香苦欲归。 南望吴兴路四千,几时间去雪水边。名与利,付之天,笑把渔竿上画船。 身在燕山近帝居,归心日夜忆东吴。斟美酒,脍新鱼,除却清闲总不如。 人生贵极是王侯,浮利浮名不自由。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

赵孟頫的有两首:

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木落五湖秋。盟鸥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侬在东南震泽州,烟波日日钓鱼舟。山似翠,酒如油,醉眼看山百自由。

除了和,还有赵孟頫的跋语:吴兴郡夫人不学诗而能诗,不学画而能画,得于天者然也。此渔父词,皆相劝以归之意,无贪荣苟进之心。其与老妻强颜道“双鬓未全斑,何苦行吟泽畔,不近长安”者 异矣。皇庆二年十二月十八日,子昂书。

先是继续夸奖夫人,简直就是天才,不学诗也能诗,不学画还能画得这么好。渔父词也是劝归隐退,与那些板着脸说“你看你头发都没白,闲着没事搞什么泽畔苦吟?不去长安谋功名”的妻子一点儿都不一样。事实上赵孟頫作为宋王室后人(传说中的八贤王),出仕元朝,既有舆论压力,也有自我的压力,同样还有同僚的压力。虽然皇帝信任他,但是看看一些笔记中的故事,还是能看出这官做得如履薄冰。即使已经是一位老臣,仍然会有人以他的身份提醒皇帝他,延祐三年(1316年),六十多岁的赵孟頫兼修国史,有人上书认为国史所载多兵谋战策,不宜让赵孟頫看。当然皇帝驳斥回去,赵孟頫自己累日不至宫中,子昂年老,畏寒不出。所以这样的归隐念头,二人聊起来才会如此感慨。不过直到1319年,因为管夫人的病情,才准许他们回吴兴。行至临清,管夫人病逝于舟中。之后赵孟頫自己的身体也一直不好,他曾提及自己的痒疾。1322年,管夫人去世后三个年头,赵孟頫也离开这个世界。

这种互相体谅是双方的。长子、幼女夭亡,赵孟頫在给中锋和尚的信里都曾提到过,“幼女夭亡,哀怀伤切,情无有已。虽之死生分定,来去常事,然每一念之,悲不能胜。兼老妇钟爱此女,一旦哭之,哀嚎数日,所不忍闻”。另一亡女帖里写:亡女蒙吾师资荐,决定往生,也是与吾师有缘熟故。虽然他身体已经好点儿,但是老妻以伤女故,殊黄瘦。下次俾仆辈多病患,死者二人,极不能怀。这种伤痛的共同承担,亦是一种深情吧?

关于两个人的轶事还有别人的一则记载,重点在一对古玉:

赵子昂学士,在京师得古玉辟邪二,制作精妙,世罕其比。一牡者为李叔固藏去,遂失其偶,赵夫妇不怿者累日。一尚在其子雍处,余并得见之。所以二人闲着没事是会一块儿赏鉴书画、古玩、金石的,明显一对精神高度契合的夫妻。至于具体场景,可以用李清照的文章脑补。幸福的人生毕竟是相似的。

2

有意思的还有两个人的书札,分别给各自亲友的信中都会提到彼此,赵孟頫对管夫人最常用的是拙妇、老妻。而管夫人给婶婶的那封信,也是“官人不别作书,附此致意”,今人多认为此封信就是管夫人口述,赵孟頫代笔的,多数人揣测赵孟頫还是很能理解妻子“每日人事扰扰,不能安静”的痛苦,夜深人静,为自己妻子代劳一封信也是应该的,但是写得太顺手,落款直接变成子昂,发觉写错后才直接改笔为道升,因此涂抹痕迹的两人名字就这样交织在一起流传至今。

如果只看“公开的”诗词作品,赵孟頫与管夫人的感情真的是只言片语,但是两人都喜欢对中锋和尚说真话,尤其是赵孟頫在管夫人去世后的书信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心情。“孟頫得旨南还,何图病妻道卒,哀痛之极,不如无生!酷暑长途三千里,护柩来归,与死为临”,述说自己的心情外,最重要的还是请中锋能够下山超度自己妻子的亡灵,因为这是她生前的愿望,而当时中锋也曾答应过。之后是就这个事情的反复来信,开头都会提到自己的心情,“自老妻之亡,哀悼痛切,如在醉梦,当是诸幻未离,理自应尔。”接着会说虽然过去受过中锋的教诲,但是到此亦打不过,就是生死有命这种道理都懂,但是到自己的时候还是接受不了,“盖是平生得老妻之助整卅年,一旦哭之,岂特失左右手而已耶!哀痛之极,如何可言?”“卅年陈迹,宛若梦幻”“不觉泪流。盖孟頫与老妻不知前世作何因缘,今世遂成三十年夫妇?又不知因缘如何差别,遂先弃而去?使孟頫棲棲然无所依。今既将半载,痛犹未定,所以拳拳欲得师父一临,以慰存殁之心”。当然还是希望中锋能够下山。但是始终没有。之后妻子一周年忌辰时,仍然写信提到“又先妻无恙时,曾有普渡之愿,满拟和上一到东衡,为了此缘”,但是这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可是,赵孟頫完全做到了妻子生前的愿望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帮她实现。

3

这种爱其实还体现在对管夫人父母的关心上,赵孟頫留存的书札中,有两封是写给丈人的,言语中都是夫妇两个对二老很想你,“孟頫一节不得来书,每与二姐在此悬思而已”,给别人的信中也提到,“欲发拙妇与小儿南归,以慰二老之思”,他在《管公楼孝思道院记》、《魏国夫人管氏墓志铭》都提到这位丈人倜傥尚义、晚节益自熹。也不断提及他对自己女儿管道升的喜爱,“仲姬特所钟爱”“管公性倜傥,以任侠闻乡闾。夫人(管道升)生儿聪明过人,公甚奇之,必欲得佳婿。予与公同里干,公又奇予,以为必贵,故夫人归于我。”也是有着知遇之恩。管道升死后三年,赵孟頫亦追随而去。两人合葬于德清县千秋乡东衡山之阳。并非湖州赵氏宗室家族墓地——车盖山。

关于这部分,还想补充一句,管父奇其人,应该还是比较早的,赵孟頫早年有几个关键的节点,宋亡后,他家便已经是日渐败落、生活维艰。他的生母常劝其为学。他也比较争气,1279年(赵出生于1254年)从教于敖继公,“经明行修,声闻涌溢”。是年,始作《 尚书集注》初稿。此时管父应该已经注意到他。之后便是1282年,程钜夫初下江南,遇赵孟頫,劝其出仕,赵表示不愿,程钜夫感其义。当年文天祥被杀。1283年,赵孟頫辞夹谷之奇荐举,不愿出任元翰林国史院编修官。1286年,行台治书侍御史程钜夫奉帝命下江南网罗人才,孟頫以首选,与姐夫张伯淳等二十四人被荐应召。1289年,公事至杭,与夫人偕至京师。管道升(1262年出生)很可能在1286年前后已经嫁给赵孟頫。而不是如今网文里常写的28岁。事实上,赵孟頫不仅有才学,他的好基友鲜于伯机曾说:目赵子昂神情闲远,为神仙中人。难怪会被同样倜傥的官公相中。

4

不过最想说的还是二人对子女的教育。感觉赵孟頫尺牍、诗词、文章中最有“人性”的部分都是与妻、儿有关。父亲的一面更加亲切,他在给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年底给好友田师孟书信中提到“彪彪无事颇会念迟日江山丽也”,的确就是询问好友自己“山妻对饮唱渔歌”写得好不好的那封信。原来赵雍小时候也是要背唐诗的啊,赵孟頫也跟现在的父母一样,一有点小成就都忍不住拿来分享呢。

当然最要紧的是他的子孙无论才还是德都不错。赵雍、赵麟、外孙王蒙都是擅书画,女儿赵由皙流传下来的书信也写得不错。关键从各种信息来看,儿女都很孝顺,管夫人去世后,赵孟頫给中锋的信中曾提到妻子死后自己手足无措,但是后来也写到幸赖“雍子种种用力,稍宽燋烦。两日来觉眠食粗佳,但衰年无绪,终是苦恼。小儿时去东衡,营治葬事,略有次第”。从赵由皙的信来看,她也在父亲身边帮忙。还不断嘱咐丈夫将自己父亲特别想吃的方顶柿发来。也是孝顺的娃。

而这多是赵、管二人的功劳。

管夫人流传下的作品不多,但是二人的言传身教、家庭环境、相对和谐的家庭关系已经决定了很多。管夫人提到孩子的只有一首诗:春晴今日又逢晴,闲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石边生。不过我最有感触的是她给小儿子的一封家书,都是生活的琐事。比如要和四五哥商量,买地事宜,其余还有一些农桑生计之事。特别嘱咐:九月间沈山主周年,切须与三定钱、油三斤、米五斗,请十僧灯斛做汝父母名字追荐沈山主则个。可怜此人,多与我家出气力,切须报答他。

这种善是细微点滴影响的。而这是这对夫妻最让人喜欢的地方。最后想附上赵孟頫女儿赵由皙写给丈夫的信,背景是母亲死后,她在家中帮助处理事情,信写的繁琐。女儿很多时候是母亲的镜像,这种文字里透露出的性格,也说不定是管夫人的一种折射。

妻由皙家书上复贤夫官人坐前。廿八日人至,递到安信,且知家中无事,阿婆尊体日来康安,甚喜甚喜!发至衣服并纱线已一一收足。由皙在此凡百平安。老相公迩来忧稍损。二哥在东衡造菴,不在家闲,乞一□追节之事,望贤夫自为料理,段子四匹,杂物随宜。葬事在九月初四日,并乞知之。陈公闻已危笃,设有不讳,千万望做些功德津送之,亦是好事。方顶柿望拣好大者发来,为丈人要喫,千万介意发来。五四舅王德琏、远师舅附此传语,三舅亦同拜意。枣褐者绢一丈二尺、南绢一丈二尺,家中当用绢者、当用布者,望就便区处,不可待我归。人回,草草具复,伏乞尊照。柿子望作急发来。八月上九日妻由皙上复。(老相公写扇头十个发去,收之,不可狼藉了。兰花四轴并扇头不印者都发来。

唯一可惜的是,并没有找到赵孟頫全部女儿的名字。反倒在赵孟頫写自己父亲的一篇文章《先侍郎阡表》里看到他姐妹兄弟的名字,男子八人 :孟頔、孟颁、孟硕、孟颂、孟頖、孟颢、孟頫、孟籲。女十四人:孟巽、适沈昌言;孟鼎、适史周卿;孟兑、适韩浩;孟归、适陈好谦;孟艮、适张伯淳;孟家、适韩巽父;孟比、适印直传;孟益、适印德传;孟萃、适钱澄;孟渐、适钱谊;孟豫、适沈光谦;孟遇、适施谊;孟过、孟既未嫁而夭。男孩全部都有“页”,女孩全是卦象。名字都还蛮好听的。比今人名字有趣。

最后放个喜欢的对二人感情的演绎,《三言二拍》的《二刻拍案惊奇》里有一篇《小道人一着饶天下 女棋童两局注终身》,有提到管赵二人:天下有一种绝技必有一个同声同气地在那里凑得,夫妻里而更为希罕。自古书画琴棋,谓之文房四艺。只这王、谢两人(此篇小说中人物,这一段也曾被今人铺陈成管赵二人),便是书家一对夫妻了。若论画家,只有元时魏国公赵子昂与夫人管氏仲姬两个多会画。至今湖州天圣禅寺东西两壁,每人各画一壁,一边山水,一边竹石,并垂不朽。若论琴家,是那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只为琴心相通,临邛夜奔,这是人人晓得的,小子不必再来敷演。如今说一个棋家在棋盘上赢了一个妻子,千里姻缘,天生一对,也是一段希奇的故事,说与看官每听一听。后事如何?自己去找三言二拍来看吧~

ps:关于赵孟頫文集,推荐浙江古籍出版社的《赵孟頫集》,浙古这套书字都很大,特别疏朗。开始觉得好浪费,看习惯了就觉得挺舒服。精装,纸质也不错,没有臭味。在校方面,有些还是有错字的。尺牍也有漏的,比如赵孟頫的亡女帖,还有关于长子亡的帖,都没有收录。比起诗词,还是更喜欢赵孟頫的尺牍、墓志铭。或许因为更喜欢人、历史。而诗词,在很多时候更难直抒胸臆,表达个人情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922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591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5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46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553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8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88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334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80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92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70评论 1 344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25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7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9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3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154评论 2 36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12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