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下雨,路上積了許多小水坑,我臨時改變計劃,今天戶外就玩水吧。沙,水,泥,永遠是孩子的最愛。多數大人會覺得臟,衣服搞臟了難洗,很少讓孩子肆意玩這些東西。殊不知,這些天然的玩具雖簡單,恰恰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如沙,泥巴可以滋養孩子的觸覺,而觸覺又是兒童早期要發展的四大感官(觸覺,生命覺,平衡覺,運動覺)之首,出生時經過媽媽產道擠壓(順產)比破腹產的孩子就多了一次很好體驗觸覺的機會,其觸覺會更靈敏,而觸覺發展不好的孩子亦可通過這種與天然的材質的玩具大量接觸和玩耍中得到更好的發展。當然,幫助觸覺發展的方式還有很多,如媽媽的擁抱,餵奶,撫觸等。
上次我們挖了個小小池塘,讓水匯聚到池塘裡,每次經過他都要觀看一下。 今天又是一個雨後天,地面沒積水,不過土很軟。我決定還是在這“上課”[图片]。 他完成了兩個了“工程”,剛開始我稍引導,最後他完全投入進去,有了自己想法,而我則當他的下手,幫運輸材料。 當看到他肆意的捏著爛泥,甚至用手挖掘渠道,那種投入和專注,當然還有樂不可支,我心裡特別感動。也盡量不打擾他的“工作”。創造來自心中快樂的源泉,幼兒童年的各種玩耍體驗可以幫助他更好的發展四肢和身體,這種真實的體驗對日後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還有一個活動是蒙氏常用的“走線”,對平衡覺發展很有幫助。我們那天發現一處壘著各種高低大小不平石頭的池塘,我們就經常到此走線。 室內時間裡,我手磨的積木成了他的最愛。 後來我們玩丟沙包遊戲,他很開心。 其他的日常習慣也在逐步進行中,如,感恩,用餐,洗碗,疊被,穿衣,穿襪等,他進步很快。 內在秩序的形成需要經過長時間一次次重复內化並形成自律。更需要大人溫柔而堅定的陪伴和幫助。 孩子的成長真的是媽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