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烧脑程度毫不亚于上一篇,是批判性思维的第二篇内容,请各位小伙伴们紧张的往下看。
1
你知道以及你知道你知道
我们每个人在遇到某件事物之时,或似曾相识或坚决肯定,但让人难过的事,无论面对的是这些状态的哪一种,可能都会导致你对事物认知的偏差甚至是严重的错误。
你可能面对过和我类似的这种情况:
当某人问我“刽子手”的“刽”念什么音时,我总是第一印象的告诉别人说:“好像是念GUI”,可是有的时候其他人会很肯定的告诉我们:“不对!这个字念KUAI,绝对念KUAI”,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会反问一句:“是吗?不对吧,我来查一查”
结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字确实是念“GUI”,但是如果我没有去实际验证我的想法是否正确,可能我就会再次把这个字念成“KUAI”。
(至今我也时常记不清楚这个字到底念什么,此处请忽略我粗糙的语文水平,不过这种对于字的发音或拼写存在记忆模糊的现象在学校教育当中也更多的出现在英语教学当中。)
以上的例子告诉了我们,你心中具备的某种认知必须满足两个必要条件:
你知道,并且
你知道你知道。
我知道“刽”一字的正确发音,但我不知道我知道,所以我不能确定我知不知道;而我的另一个朋友,他其实并不知道“刽”一字的发音,但他却确信他知道,可惜他却知道的并不正确。
所以从本质上来讲,我们两个人对于“刽”一字,都不具备正确的认知,既我们两人其实都并不知道。
为了说明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存在的偏差,这里我建立一个极不科学但有很强参考意义的数学模型:
我们假设认识与否是一个随机事件:我们不知道我们知不知道;
于是,对于某件事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概率对半,既知道这件事的概率是0.5,你不知道这件事的概率也是0.5;
而不管你知道与不知道的情况下,你知道你知道以及你知道你不知道的概率也对半如上;
那么当别人问起你这件事时,你能够明确做出认知判断的概率为0.5*0.5=0.25。
这代表了对于某件随机事件,当你不知道你知不知道时,你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的概率仅为四分之一,注意,这里我说的仅是“准确的做出”,而不是正确的做出。(关于刽字是否认识的事件,由于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所以我的判断也既是gui与kuai的随机选择概率函数,所以这个数学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能够和实际吻合的)
记住这个模型,下面我们还会用到。
2
你知道你知道你为什么知道
古希腊哲学家艾比克泰德说过一句话,人们对于事物的认知存在四种状态:
事情既是也显得是
事情既不是也显得不是
事情是但显得不是
事情不是但显得是
简单来说,以上四种状态或许准确的定义了“懵逼”一词的真正含义。
复杂来说,以上四种状态完整的诠释了认知事物的整个过程:先认识表象再认识内在。
我们对上面的四种状态进行一下处理:红色标出的内容表示事物的内在,而绿色标出的内容表示事物的表象,我们知道,只有事物的内在才是事物真实的状态。
事情既是也显得是
事情既不是也显得不是
事情是但显得不是
事情不是但显得是
大家可以注意到,我把这四种状态划分成了两个小组,上面两种状态的小组被称为“正确认知小组”,而下面两种状态的小组被称为“错误的认知小组”,于是我们进一步建立我们的随机模型:
我们将事物表象判断为是与不是也是一个随机事件,概率对半;
事物本质上是与不是也是一个随机事件,概率也对半;
于是当我们去判断这件事对与不对的计算公式对应为:
事情既是也显得是0.5*0.5=0.25(判断正确)
事情既不是也显得不是0.5*0.5=0.25(判断正确)
事情是但显得不是0.5*0.5=0.25(判断错误)
事情不是但显得是0.5*0.5=0.25(判断错误)
于是我们将此事件判断正确的概率为0.25+0.25=0.5。
结合上一部分准确做出判断的概率模型,我们最终得出我们遇到某件事物时,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并且判断正确的概率为:0.25*0.5=0.125。
没错,只有八分之一(12.5%)的概率,而八分之七(87.5%)的概率,我们会将此事件判断错误,这只是一个纯粹判断题的概率模型,如果成为填空题,可选择的内容更多,这个概率将更低。
通过这个计算我们明白了两件事:
1、我们准确并正确的认识某件事的概率是非常低的,除非我们能够基于自身充分的知识进行准确的批判性思考,既你必须知道你为什么知道。
2、我们曾经对于一知半解的事物做出的准确且正确的判断只是运气足够好而已,我们应该后怕。
3
我们往往不知道我们并不知道
在看到我说这可怜的八分之一的时候,你可能会沮丧,但是更让人沮丧的是,在实际生活的多数情况中,我们会错的更惨,原因是因为我们往往会坚定的认为我们知道的一定是正确的。
认知本就困难,而作为认知的根本:我们的知识体系及思维方式,如果发生了错误,那么以上我们计算的八分之一还得乘上一个零,而这是由于被动的学习、现代社会的认知障碍以及知识的障碍三个方面导致的。
被动学习的缺陷
人们的学习分为主动的学习和被动的学习。其中主动的学习往往是由学习者本身通过经验总结及验证和证实,思考推理及科学实验主动追求而来,而在课堂上听课、阅读报纸杂志、新闻热点都属于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的学习。
被动式的学习具有明显的缺点,它使我们往往被动的,不带有任何批判性地接受被告知的事情,甚至当我们被告知的只是一些传闻时也是如此。
设想一下,你在课堂上听取老师对于知识的传授,你有多少情况会提出怀疑或不同的看法?当你并不熟知一个人的时候,在听到别人对他的闲言碎语时,你是否也曾主动的颠覆过对于这个人的看法?
一位权威人事的观点,往往再被其他人引用之后,就被当作是一个客观正确的事实被不断传播,除非你怀疑其中传播的某一个人直到追溯到这个观点的发起者,否则你无法有效的判断这是一个观点,还是一个事实。
相信你做过一个破冰游戏:人们排成一排,主持人只把一段话完整的告诉第一个人,然后第一个人以此把这段话传递给后面的人,每个人的传递时间严格限制。
如果你参与过或是看别人参与过,结果可能你很清楚,这就是被动学习的缺陷的最普遍的案例。
社会认知存在障碍
在社会中每天都会发生新的事件,而当新事件发生之前,人们对固有事件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往往随着新事件的出现而颠覆,不过部分人因为信息的不对称,依然手握旧的、错误的观点,在社会中形成“噪音”。
比如以前的人认为,扭伤是由于淤血导致,我们应当用热敷来进行治疗,所以以前对于扭伤的治疗往往都会采取第一时间进行热敷的治疗手段,但随着科学研究证明,由于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的淤血会由于热敷而加重,扭伤后的24小时内进行冰敷才是最好的治疗方式,但是这个常识性的解决方案,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并不知情,导致了很多人在扭伤以后被人们告知,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热敷。
另外,认识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客观或主观的被人们选择性的筛选,比如哥伦布被认为是一个位发现美洲的人,我们自小就学习了这个地理学的常识,但最近的许多证据表明,中国人可能在2500年前就已经发现了美洲。
不过至今我们的课本甚至世界上的主流认知还是认定,是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知识的障碍
我们在学习知识时,会存在两种障碍,既对于知识的设定和猜想。
设定:既是将某件事物当作是理所当然去看待,即使我们并不能知道这件事到底是否正确,我们依然可能会把它当作真的来接受甚至运用。
例如,现在的老年人喜欢转发各种各样的“谣言”,一会肉松是棉花做的,一会黄色的橘子都是染色的,当他们看到类似的朋友圈内容时,他们会第一时间将他们所见当作客观真实的存在去看待,于是他们并不去思考这件事本身的合理性了,做的只是不断的转发并附上一句“一定要给你在乎的人看看”类似字样。
当然这类事情绝不单单发生在老年人身上,但是当我们把看到的事物都设定为正确时,我们就失去了对这件事正确认识的机会,也扼杀了我们的好奇心。
猜想:既是我们提出某种依靠直觉判断的结论,并且认为我们的直觉是正确的。
例如,经常喝可乐的人可能会对你说,“我就喜欢和BS可乐,我不喜欢喝KK可乐”,他们宣称自己能够准确的喝出两者的差别,并且能够准确的将自身的喜好建立在自己准确的判断之上,但曾经我也尝试过,将两种可乐分别倒在两个杯子里让他们分别尝试,结果往往都并不准确,感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和身边这么说的朋友做个实验然后把结果告诉我。
4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我们的这八分之一的概率,我们也应当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学会面对这八分之一,当我们遇到某件事是我们不能够确定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去运用“可能”“大概”一类词语,在想要说话之前采用“我认可”“在我看来”的句式。
罗永浩以前的发布会,总是大胆的使用类似“这是最好的XXX”句式,起初引起了众多“锤黑”以及友商的冷嘲热讽,后来连国家都看不下去了,要求网络宣传,不得使用绝对式的句式,如需表达观点,必须加以“可能是”一词;
同时,在必要时向自己或他人显示你的“无知”,这往往并不是缺点或丢人的事,反而应该是你的优点,承认你不知道某件事,可以显示你的卓识、克制以及学术的严谨性,同时也是通向知识的关键一步,古语云“不耻而下问”。
第二步,是深耕相关的知识领域并适时的进行更新,建立起正确的知识架构以及对知识的正确认识。
当然,我们不能被动的全盘接受,我们需要在必要是思考知识的合理性以及社会迭代导致的知识的适用性问题,知识绝不是一尘不变的。
这点虽然十分明了,但也因为过度明了而显得空洞,我认为各位不同领域的小伙伴,也应当建立起自己相应领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途径,同时学会总结和梳理的能力。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学会批判性的思考。
很显然,我们阅读这篇文章的同时,就是在建立批判性思考的架构,所谓批判性的思考,通俗来说,就是思考你思考的过程然后再思考你思考的东西。
在后续的思维类文章中,我将逐步的将批判性思考的架构解剖开来,掰碎和大家共同讨论和学习,对于这关键的一步,你是否做好了准备?
P.S:感谢各位坚持读完本篇文章,不知道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内容采取这种呈现的方式是否能够让大家满意,亦或是是否足够通俗易懂,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并提出建议。
另外,根据我初步的设想,批判性思维的内容我将初步分为约15-20篇内容逐步剖析,在完成自我思维训练的同时,将我的所得所获分享给小伙伴们,欢迎你的关注。
本文作者是一个上进的搬砖狗,想要在碎片化的时代完成系统性的提升,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愿我们共同进步。
原文刊登在微信公众号“学习阅读总结”中(learnmorelearn),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