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个宝宝不舒服,所以很粘人,我利用有限的闲暇时光,一直在翻看丰子恺先生的传记《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所以这本书看了很久才看完。
看丰先生的文章,觉得他实在是有趣可爱至极。他的文字就如孩童般充满自然的天性,童真又坦率又充满乡土味。
在此书中,我发现优秀的人真是方方面面都优秀:文学、绘画、音乐,国文、俄文、日文、英文......我着迷了、沦陷了。人怎么会有这么精力,脑子怎么会吸收这么多不同的知识,真是佩服!
本书精心撷取了丰子恺的自述性文章数十篇,分为“童年记忆”“苦学经验”“居缘缘堂”“艺术逃难”“日月楼中”“艺术年表”等六个部分,内容涉及作者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可借以系统了解这位艺术大师颠沛而赤诚的一生。
自从上个月女儿给我借了一本丰子恺的的一本书,才对丰先生有所了解,这次又借了一本这个书,使我对丰先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此书出自丰子恺本人之手,记载了丰子恺的生活。细品全书,丰子恺的生活其实跟一个普通人一样,经历了童年的幸福与不幸。
最爱他写儿时的文章,看他的文章,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无尽的怀念。我仿佛跟着先生回到了他的小时候,来到了那个叫石门湾的小镇。 有一老妇人,坐在老屋内的凳子上,一面操持着外面的染坊厂,严肃回应着工人们的问话,一面又用慈爱的目光看着家里贪玩调皮,天真浪漫的儿童们。这老妇人便是丰先生的母亲。丰子恺的母亲对他关怀备至,他的父亲早年吸食鸦片,直到36岁考中举人。但因为种种原因,父亲在四十二岁死于肺病。之后,母亲操持一家人的生活。丰子恺的生活是黑暗的,但他还是毅然顽强地生活下去。
丰先生长大后,随母亲的心愿去了师范院校读书,预备着毕业后当老师贴补家用。头两年先生也是非常用功️的学者,可是到了第三年,他却为音乐和绘画丢了魂,无心继续钻研学习。缘由是他遇见了两个影响他颇深的老师,李叔同先生带他叩响了音乐的大门,而夏丐尊先生则领他翱翔于文学的世界里。这两位先生都是民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带领他走入了艺术的大千世界。
1919年,丰先生22岁,回乡结婚。同年,机缘巧合下,丰先生和好友一起在上海创办中国第一所艺术私立学校,在里面任教日语、西洋画等课程。 虽然平日困于谋生,但心中对于艺术知识的渴望让他百爪挠心。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两年后,他终筹得路费,踏上了东渡求学的道路。正因他的勤奋好学,终让他成为了颇有造诣的艺术家,尤其在写作和画画方面,他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