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被高尔基誉为“世界上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他的“那种惊人诚挚的笔调,那片对于女人的超人的温存,那派对于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表现力,把我深深地打动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生前已经是世界“被翻译出版最多的作家”,却又是一个“格外焦急不耐的人”。1934年遭纳粹驱逐,先后流亡英国、巴西。1942年在孤寂与感觉理想破灭中与妻子双双自杀。
第一次接触这篇小说是初中时看徐静蕾的同名改编电影,伴着《琵琶语》缠绵悱恻的低吟开始和结束了电影。第一反应是这个女人很悲剧,这个电影是悲剧。当时对于爱情还很懵懂,有些不理解,甚至是不相信这个女人的感情,“你啊,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这个“你”也许是女人想象的呢?再或许是临终前对一个“渣男”的控诉?为了让他感到愧疚与悔恨。所以当时看完电影后,内心满满的是为女人如此卑微的姿态的不值,谴责着男人。
后来有机会阅读了原著小说,不像是电影直白的镜头,读小说时,仿佛真的在读一封信,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一个女人临终前诉说着她一个人的爱情。小说带给人的是震撼,能把一个女人的感情心思描写得细致到深入骨髓,却又很符合女性的情感特点。女人对感情往往有一种近乎愚蠢的固执,惟其如此,才显得更加美丽动人,尤其是东方女性。
不过,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对爱情的描写很少有这样触及爱的本质的,而总是带着太多外在因素的干扰,爱情只是细枝末节,总是被生活的巨大力量所肢解。不管是《红楼梦》中宝黛、还是《梁祝》的爱情悲剧,都是爱情不能够抵抗外力的悲剧,人们产生共鸣,继而去同情人物命运,痛恨一系列外界因素。
相对而言,如若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爱情是悲剧的话,那是爱本身的悲剧,是人性的悲剧。她的爱从少年时由于缺少父爱对R先生的好奇,到少女时母亲改嫁后反复回味和R先生有关的往事时的迷恋,成年后重回旧地制造和R邂逅的机会,甚至生下了孩子,但她多么了解她爱着的这个男人,即使最后连老仆人约翰都认出了她,“……我不责怪你,我爱你就是爱你这个样子——感情热烈而生性健忘,一往情深却爱不专一。我就是爱你这么个人,只爱你是这么个人……”,女人对于自己的爱情又有着多么深刻而清醒的认识。
这个女人并不是一个爱情的失败者,她一生都处在爱情之中,她不需要任何人的同情,也没有责怪任何人对爱情有着“钢铁般的意志”。
她并不绝望,不卑微,甚至说“我死得很轻松,因为你在远处并不感到我死。若我的死会使你感到痛苦,那我就不会死了”,像是在男人面前她很骄傲。从这点来说,看着像是悲剧式的死亡也并不悲剧。一生执迷,至死捍卫的爱情的纯粹,纯粹到用道德、义务、责任感去束缚都觉得不屑,甚至能感到女人虽死犹荣。
曾经看完电影后,认为这封信饱含着女人的痛苦和哀怨,是对她一生付出的讨还,这个作家会用他后半生的反省来偿还情债的,这种理解也显得狭隘了。
女人的这种爱情也是理想主义的一种。为理想主义殉道的人,是无可置评的。当一个人将感情,无论是何种感情,放到了高于生命的位置,你又如何用世俗的标准去衡量他呢?如茨威格自己因故乡沦亡于法西斯而自杀,这种生死尚且不计的深情,旁人笑一句傻还是夸一句伟大,都无法改变这份感情的重量。而读完这本小说会让人强烈的感到爱,相信爱,远远大于同情、埋怨、指责。
也许真正的爱情就是这个样子的,她是心灵的需要和生长,她是羞怯的、无悔的、甜蜜的、痛苦的、卑微的、高贵的。甚至让人无从下手去指责男人,“他只能感觉到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然而也只是梦到过而已”。
我爱你,但于你无关。这是歌德的名言,它表达着爱情的私我化特征。用现代的语言诠释就是——爱情是一个人的独脚戏。而这篇小说正是把这个特征推到了极致。虽然现实生活中这样极致的爱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惧,然而,世俗的智慧从来就是在于中庸,而只有艺术的魅力大约才依托于极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