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充满了暴力,血腥,残忍,邪恶,但它不是无法无天,不是不受控制的。正如周处的故事,曾为害一方,最后三害被除的结局一样,正义从不缺席,正义才是人间正道。
这部影片的构思、叙述好。
一开场,很快进入一场追杀打斗。杀手陈桂林平凡的出场,从容枪杀黑帮老大,微笑着离开,即使外面全是警察。刑警陈灰随即追捕,与之打斗,从街道、窄巷,到爬楼,最后一起跳下楼来,在室内短兵相接。陈灰一点也不弱,但陈桂林更凶狠。为了摆脱,故意伤害,致使陈灰右眼被扎坏。即使眼睛扎伤在流血,也不放弃追击,可以说是超过了职责。很棒!
陈灰这个角色很特别,他虽是主要角色,是正义的代表,但很少说话,台词特别少,沉默寡言,胸有大志。不知道是不是有意这样安排。
除开场这场追捕打斗外,中段还有一场追捕打斗。陈桂林追杀香港仔,被一直盯着的陈灰发现。尤其是俩人在河中打斗,陈桂林处于下峰了,但眼看着香港仔爬上河坝就要逃走,陈桂林心一狠,力挣脱陈灰,爬上岸去,在一片郊外草地追杀香港仔,香港仔凶残无比,但陈桂林更猛一筹,最后被陈刺杀。
从开场惊险刺激,到陈桂林逃脱后,镜头一闪是“四年后”。普通平静的日常,再次出现的陈桂林满脸胡茬,精神不太好。奶奶病重,手术后去世。从此,陈桂林失去了世上唯一的亲人和牵挂。
这时医生告诉他,患了肺癌晚期,只能活三到六个月。在医生兼药师张贵卿“人死留名”的劝导下,选择自首。
搞笑的是,去自首时,陈桂林对工作人员说,“我是陈桂林”,对方像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招呼“陈先生”排队,不知道台湾地区是不是这样有秩序?当看到墙上通缉犯告示上自己只排第三,陈桂林犹豫了。反正要死了,不如把头二号通缉犯杀死,为社会除害。实际上,陈桂林并没有得肺癌,那么张贵卿为什么要骗他?
陈桂林找到张贵卿,说到“周处除三害”的故事,他要学“周处”,做“周处”,想死后留一个好名。
作为医生、药师,张贵卿像帮助陈桂林一样,曾经帮过头二号通缉犯香港仔、牛头(林禄和)治过伤。
张贵卿一开始不愿透露消息,似乎是要保全自己做人的道德。后在陈桂林“胁持儿子”的情况下,才告诉了陈桂林。香港仔因头部留有子弹,至今时犯头痛,需要药物缓解,帮他来拿药的是一位叫陈小美的女子。而牛头,因其妈妈死去,留有一封信件。
陈桂林通过张贵卿给的信息,先找到陈小美。在小美发廊对面的酒店住下来监视,以伺行动。
香港仔这个角色演得很到位,凶残,狠毒,敏锐。面部表情夸张,极度心里、情感。在发廊内,香港仔淫邪地拍小美的屁股,发出放荡的大笑。三个跟班中,A也跟着笑。这一笑坏菜了。另两位B、C识趣地先退出。果然,香港仔不满A也笑,拿酒瓶砸A,致头部流血,还不解气,欲拿桌上的烟灰缸来砸。若烟灰缸砸下去的话,可以说是要命的。幸亏小美及时过来制止了香港仔。通过这场戏,充分表现了香港仔这个罪犯的凶残形象。但是,作为老大,对手下如此,又怎能获得真正的拥护。香港仔最后被陈桂林上门杀死,假如A在场,极有可能拼死相救,而不像B、C做人那么识趣。俩人一直守在发廊外面,“警示灯”忽明忽暗,对此异常没有警觉,最后也被杀人回来的陈桂林所枪杀,很不称职。倒是A逃过一劫。
头号通缉犯香港仔被杀,可以作为影片上半部分,情节紧张、刺激。
下半部分叙述风格一变。追杀二号通缉犯牛头,陈桂林通过信件上的地址,从台北来到台中,由都市来到乡下,风景自然,到处是绿色,绿林中有座红房子,是一处“修养所”。
这一种转变很好,让人耳目一新,从紧张中松驰下来。行文切忌平铺直叙,文似看山不喜平。
这是优点。但是,显得拖沓了。我觉得,至少可以缩减掉1/3。影片时长134分钟,杀林禄和戏份缩减的话,可以缩短到120分钟以内。近来发现,影片越拍越长,不知是何倾向。
对于陈桂林前来,一个远到的陌生人,林禄和——一个枪杀过五十多条性命的罪犯,应该察觉到了危险,是冲着自己来的。事实上也是这样。林禄和告诉陈桂林,要寻找的朋友三年前就已经死了,并带陈桂林到坟墓去看,以此麻痹陈桂林。陈桂林放下了警觉,把枪等随身物品掩埋到山中。在修养院,陈桂林腹吐黑水,以为自己病入膏肓,命不久矣,实不知是林搞的鬼。在林禄和“慈悲的挽救”下,陈桂林剪发,以“剃度”的行式,加入林禄和组织。打算放下一切,潜心修行,重新过余生。
当又一个患者的出现,有和陈桂林同样的症状,顿使陈桂林心生疑虑。从而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被收走的财物并没有被焚烧。那个炉子内有机关,所有“患者”的财物都通过假焚烧的形式,掉进了密室,从而落到林禄和等人的手中。
林禄和这个人,面皮白净,戴着眼镜,一副温文尔雅的道学模样。他宣传“放下”,讲众生受“贪嗔痴”三毒的毒害,让大家“开悟”,使成为他的弟子、信众。实际上,从那一刻起,就被他洗脑,摆布,成了林禄和贪嗔痴的对象。真正的贪嗔痴,却端坐台上,给人“讲法”。讽刺,滑稽,荒诞,颠倒黑白。说白了,林禄和就是一个骗子。
面目被陈桂林识破、揭穿时,还狡辩说,天灾地震,一下子不知死去了多少人,我不过是杀了几条人命而已,相比算得了什么,你怨过天怨过地吗?此言论,似乎有道理。如果你掉进他的思维陷阱,你也会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其实是一戳就穿。天灾人祸是天地之事。你杀人,则是你的事,跟天地何关?
林禄和的这一套,有点像“传销”,就是洗脑。这就是痴,无明。痴缘于贪、嗔。
林禄和说的“贪、嗔、痴”,和被大家称为的“尊者”。
什么叫尊者?1.称辈分或地位高的人。2.佛教语。亦泛指具有较高的德行、智慧的僧人。
这两处都出自佛语。也就是说,林禄和套用佛教来宣扬迷信,以达到他个人不可告人的目的。这是要不得的,是对佛教的不尊重。我想,这不是林禄和这个角色的事,而是影片创作者的问题。影片这样创作,合适吗?
其中有一首歌,搜了一下,歌名叫《新造的人》:
“曾经,我茫然前行。黯夜的路上,微风,刺痛着灵魂。找不到应该的方向;
生命这样的旅程,我渴求你的微笑来完整。你能为我打开自由的门。牵起手吧,新造的人;
我们,平凡的灵魂。紧紧跟随不需多想。”
这是其中的歌词,个人觉得很有魅惑性,容易让人陷入无明。
就影片本身,总体来讲,还是不错的。如果满分按10分计,我打8分。
还有,陈桂林最后自首。死前,影片展示了一段简短、必要的程序,算是临终关怀吧。陈灰带陈小美来监看陈桂林,送他一件新衣服。官方问陈桂林,你还有没有什么话想说?吃最后的一顿饭。最后,陈桂林趴到垫子上,医生在他背部(心脏)位置作标记。行刑。当陈桂林抬头那一刻,眼睛放出光芒,后又低垂下来,缓缓闭上眼睛。这一个心理、情感,比较复杂,各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演绎到位,给人一种代入感。
补充一句,影片感觉上有台湾风,写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台湾,但导演是大陆的。影片上半部分大陆风格,下半部分有台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