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师出门诊之际,师偶问:“诸法皆投,下焦湿不易去,何解?”
答曰: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莝,壮元阳之蒸腾,固膀胱之汽化。
师曰:误也,汝不明吾之问,诸法皆投,故而投之诸法皆不可从肾、膀胱而走,故需另寻他法。另,如法汝可思之吾怎不知,汝法之用为后法,前法应将其湿由肾、膀胱升提至脾胃,从脾胃除之。
答曰:解惑明之。
临床遇之用之,皆得其效,故而甚喜。
“湿”在《说文解字》中将“溼”与“湿”分列为两个字头,二字含义各不相同,其实它们也有相通的地方。从汉隶以来,经籍多有以“湿”为“溼”者,现代整理汉字时将“溼”作为异体字并入了“湿”。《说文解字》:“溼,幽溼也。”所谓“幽溼”,也就是渗湿的意思。由此就可以引申为“潮湿”。由“潮湿”可以引申为“沾水”,如王昌龄《采莲曲》:“争弄莲舟水湿衣。”
在临床或是生活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我的湿气太重了,该吃点什么”、“我的湿气太重了,吃东西不知道味道”、“经常感觉头被什么东西包着一样”等等,只要觉得身体稍微不舒服,就有人会说“我的湿太重了”。
那么,这个湿到底是什么呢?
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湿为阴邪,易阳气(湿性类水,脾阳易困)
②湿性重浊(易现分泌物和排泄物秽浊不清)
③湿性黏滞,阻滞气机(症状的黏滞性、病程的缠绵性、气机阻滞)
④湿性趋下,易袭阴位(下半身水肿重,阴部疾病,伤于湿者)
另外,个人认为“湿邪”寒热阴阳难分,具体细分之后,寒、阴之湿相对更易趋下、入里,热、阳之湿相对易袭上位、走表。针对细分之后之湿,处理之法便不同。
湿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①舌苔滑腻,或白或黄,脉缓,或濡或涩;
②头身沉重,或头有紧束感、重压感,或关节疼痛而肿;
③汗出不透,或齐颈而还,或齐腰而还;
④肢体或面目浮肿,尤其多表现在下肢,或呈目下有卧蚕;
⑤面色黄滞或暗滞,或有黄疸;
⑥口不渴,或口渴而饮水不多,或喜热饮,喝水后反觉不舒;
⑦胸闷,胃脘或腹部满闷,不思食或不知饥;
⑧皮肤瘙痒有湿疹,或阴囊潮湿起疹,或有脚癣;
⑨小便不利或混浊不清,有沉淀,或有淋浊白带;
⑩大便溏软,不成形,解出不畅。
收集整理后可有以下诸法:
⑴解表散湿
此法针对湿邪在表的一种治法,常用药有羌活、独活、防风、麻黄等,并常和其他解表药、祛风药配合应用,代表方剂有羌活胜湿汤,适用于湿邪在表;若里有热者,又当改用九味羌活汤。在《金匮要略》中,治疗湿邪在表,并不用一般解表散湿药,而是以麻黄配以利湿化湿的药物,以达到发表祛湿的作用。如风湿在表,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用麻杏薏甘汤,方中以麻黄解表利水,薏苡除湿,杏仁宣降肺气以行湿,甘草补中。用药透湿通阳,使微微汗出则湿气易去。尚有祛风胜湿一法,湿随风邪走串经络,风去湿自走,故适用于风湿在经络而成为痹证者,症状以关节疼痛为主,可用秦艽、桑枝、桂枝、羌活、独活、桑寄生、五加皮、海桐皮和豨莶草等治疗。
⑵芳香化湿
芳香化湿一法是温病学派对传统治疗方法的一个发展。芳香化湿就是用芳香药物透化湿邪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湿邪郁遏,气机不畅之证,其病位偏于上焦,此正所谓上焦宜化,中焦宜燥,下焦宜利的方法,常用药物有藿香、佩兰、菖蒲、郁金、薄荷、蔻仁等。如外感邪气,表里俱湿,见寒热身痛,呕吐泄泻,口黏苔腻等,用藿香正气散;又如湿温初起,邪在气分,用甘露消毒丹,此方不仅适用于温病,即杂病中湿热郁遏之黄疸,若辨证得当,往往可收到较好疗效;若湿温经久不退,侵入营血,蒙闭清窍,而见舌苔垢腻、神志不清者,可用菖蒲郁金汤,这和热入心包,用安宫、至宝之类清心开窍有所不同。
⑶苦寒燥湿
《内经》指出湿淫于内,“以苦燥之”,但有苦寒和苦温之别。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味苦性寒的药物以燥湿清热的方法,称为苦寒燥湿,主要适用于湿热之邪蕴结于胃肠之证,见舌苔厚腻,口苦口黏,胃脘胀闷,不思饮食等症。代表药有黄连、黄芩、黄柏、山栀和秦皮等。在方剂的应用方面,如湿热蕴结发为痢疾,可用白头翁汤;湿热内盛,热甚便秘,舌红苔黄腻,发为黄疸重证者,可用栀子金花汤;湿温汗出热解,继而复热者,用黄芩滑石汤;湿热或痰热蕴于胆胃,而见口苦苔黄,眩晕泛恶,或心烦失眠者,用黄连温胆汤;湿热下注而见下肢疼痛,甚则成痿者,用二妙丸。
⑷苦温燥湿
用性温味苦的药物燥化湿邪的方法称为苦温燥湿,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的方法。适用于湿邪内盛或寒湿内盛之证,多见舌苔白腻,口粘口腻,脘腹痞满,倦怠恶食,甚则肢冷怯寒等症。主要药物有苍术、厚朴、法夏和陈皮等,代表方剂有平胃散。若湿积成痰,或痰湿内盛者,又宜用二陈汤。湿温病,湿热蕴结或湿重于热者,亦常在清热利湿方中加入一二味苦温燥湿药物,如藿朴夏苓汤中用厚朴、半夏便是例子;亦有用苦寒燥湿合苦温燥湿以治湿热证者,如二妙丸中,以黄柏合苍术治湿热下注之证,便是例子。
⑸淡渗利湿
以甘淡渗利之剂,使湿邪从小便排出的方法,称为淡渗利湿,此即《内经》“以淡泄之”之法。湿邪郁滞在机体之内,主要症状之一便为小便不利,小便通利则湿邪自能排出体外,故《金匮要略》指出:“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河间六书》也指出:“治湿之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淡渗利湿虽然比较适宜于湿阻下焦,但其他治湿方法往往和淡渗利湿一法配用,它已成为治疗湿邪最常用最普遍的方法。淡渗利湿的代表药物有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等,代表方剂有四苓散,若湿邪停滞而膀胱气化不利者,则以五苓散较为合适;若湿邪停滞而兼阴虚者,则以猪苓汤较为合适。
(6)清热利湿
湿热停滞于体内,尤其是停滞于下焦,出现小便短赤、灼热作痛,或小便淋涩不畅者,应当用清热利湿的方法治疗。代表药物有白茅根、车前、滑石、竹叶、茵陈蒿、大蓟、小蓟、金钱草、海金沙和木通等,这类药物多性味甘淡而偏寒凉,一方面能清热,一方面能利尿。代表方剂中,如小便短赤,而伴有心烦失眠舌尖红者,可用导赤散;暑天小便赤涩作痛,可用六一散;湿重者用桂苓甘露饮;小便淋沥不畅,甚则癃闭不通,伴有苔黄腻,脉数有力者,用八正散,挟有砂石者,再加海金沙、金钱草等,或改用石韦散加味;小便尿血而淋沥作痛者,用小蓟饮子;湿热熏蒸发黄,而大小便不利者,宜用茵陈蒿汤;肝经湿热下注,小便淋浊,外阴肿痒,或为白带,宜用龙胆泻肝汤;湿热蕴于经络,见关节肿痛而热者,清热利湿兼以宣通经络,宜用宣痹汤;湿热聚于肠间而便血者,又当用赤小豆当归散。
(7)理气化湿
水湿在人体的代谢,和肺、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若肺气失于通调,脾气不能运行,肾气难以制化,则水湿调节失常,停滞于体内而为病,其治疗便当用理气的药物调理气机,导滞化湿,以达到气化则湿化,气行则湿行的目的,这在治湿方法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代表药物有陈皮、大腹皮、杏仁、蔻仁和郁金等。在方剂的运用方面,虽然单纯的理气化湿的比较少,但在方剂中配用这一方法的例子却是很多的,如治疗湿温的著名方剂三仁汤,方中杏仁宣通肺气以开上焦,蔻仁醒脾和胃以宣中焦,使气机条达则湿邪易去;吴鞠通五个加减正气散,用陈皮、大腹皮、杏仁以理气行气;治疗水湿内盛的五皮饮,方中桑白皮泻肺降气,陈皮理气和中,大腹皮行气化滞,是理气化湿作用比较突出的方剂;上焦肺郁湿阻用的宣痹汤,亦具有宣肺解郁理气以化湿的作用;至于用陈皮以理气化湿的二陈汤,则更是临床上常用的方剂。
(8)益气化湿
气机郁滞不能布津行湿,固然可以导致湿邪为病,气虚气化无力,脾虚运化失常,也是湿病的常见原因,此时的治疗便当益气健脾以行湿化湿,这便是益气化湿,或称为健脾化湿。主要药物有黄芪、党参、白术和茯苓等。代表方剂中有防己黄芪汤,此方原用以治风湿在表的表虚证,主要症状有“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方中用黄芪补气化湿,白术健脾利湿,防己祛湿利水,不仅气虚湿邪在表者可用,就是一般气虚湿重或气虚水肿的病人也可用,如慢性肾炎见气虚者,守方服用,有的可收到肿退肾功能恢复的较好效果。再者还有李东垣的清暑益气汤也是验方。
(9)温阳祛湿
温阳祛湿是用辛温或甘温的药物治疗湿邪的方法,主要适用于阳虚而寒湿内盛之证,此等证忌用寒凉渗利之品,故《医门法律》指出:“凡治湿病,当利小便,而阳虚者,一概利之,医之罪也。”温阳祛湿的主要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白术等。代表方剂有《金匮要略》治疗湿盛阳虚的三个附子汤,如阳虚而湿邪在表者,用桂枝附子汤,主要用桂枝配附子,助表阳而散湿;阳虚而湿邪在里者,主要用白术配附子,助里阳而燥湿;表里阳俱虚,湿邪盛者,用甘草附子汤,桂、术、附三药同用,君以甘温的炙甘草,温阳补中而祛湿,这种根据不同证候而严格挑选药物的手法,是很值得我们借鉴的。再者,治疗寒湿着于腰部的肾着汤,方中以甘、姜、苓、术四药相配,也是温阳燥湿的著名方剂。在黄疸病中,由于阳虚寒湿内盛所致的阴黄,治用茵陈四逆汤、茵陈术附汤等,也属于温阳祛湿的范围。
(10)升阳除湿
升阳除湿一法,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强调得比较突出,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用利湿之法是可行的,但在脾胃久衰,清阳不升的患者,若“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瘥。”所谓升阳风药是指羌活、独活、柴胡、升麻、防风等,或再配以黄芪。风药能胜湿,清阳升则湿邪去,为治湿另辟一法。这种治湿方法,在《脾胃论》中多处可见,如治疗湿热成痿的除风湿羌活汤,治疗湿热肠澼的升阳除湿防风汤,治疗泄泻的升阳汤及升阳除湿汤,四方中防风、升麻、柴胡凡三用,都体现了升阳除湿这一方法。喻嘉言治疗表邪入里所引起的痢疾,用人参败毒饮以“逆流挽舟”,还有前已提及的东垣清暑益气汤,都包含有升阳除湿的作用在内。
(11)苦辛泄湿
苦辛泄湿是以辛开苦降的药物以宣降湿邪的方法,前人所谓“湿热之邪,非辛不通,非苦不降”,指的便是此法。凡湿邪困于中焦、脾胃升降失调见脘腹满闷食少,呕吐恶心,肠鸣便溏或泄泻等症,便当用苦辛泄湿的方法。一方面用能开能通的辛味药,如生姜、干姜、菖蒲、香豉、郁金之属,宣透湿邪,升清醒脾;一方面用能泄能降的苦味药,如黄连、黄芩、厚朴之类,苦以燥湿,和胃降逆。苦辛泄湿法升中有降,开而能泄,既善治中焦湿热,又能恢复脾胃升降功能,是药味配伍得当的一种治法。在此法中,最常用的是黄连和辛味药的配伍,如配吴茱萸成左金丸,主治肝胃之气上逆而挟有湿热者;和木香配而成香连丸,主治湿热痢疾;配苏叶成苏连丸,主治妊娠湿热呕吐之证。黄连也是其他苦辛泄湿方剂中的主药。此外,黄连配肉桂而成交泰丸,主治心肾不交之失眠。至于苦辛药的比例,一般为苦多辛少,但也可根据病情而灵活掌握。
(12)燥湿化浊
燥湿化浊为针对湿浊在里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湿浊是湿邪的进一步发展,其含义有二:一为湿邪深结在里,根深蒂固,非一般治湿药所能治愈者;二为湿邪凝聚成形,其临床表现为面色油垢,或晦滞而黯,腹部胀大,舌苔垢腻,大便深黑污垢,小便混浊不清,或有浊块杂下,或尿中沉淀甚多等。从这些症状可以看出,这和一般的湿气或水湿是有所不同的,如果认为“湿浊即湿气”,未免过于死板。在具体的治疗方面,如湿浊随温邪深伏膜原,见壮热恶寒,或寒热往来,舌苔垢腻,胸闷呕恶等,宜用达原饮,除用黄芩、知母清热外,选用槟榔、草果、厚朴三味慓悍之品直达病所以化湿浊;湿偏重者,宜用雷氏宣透膜原法。又如湿浊下注,致小便混浊或如乳泔,宜用萆薢分清饮,方中以萆薢为君以清理湿浊;再如膀胱湿热内盛,而成赤白浊之证,又宜用《医学心悟》萆薢分清饮,用萆薢、茯苓、车前子、黄柏等清化湿浊。
(13)解毒燥湿
解毒燥湿是针对湿毒为患的一种治疗方法。所谓湿毒,可从两方面理解:第一,表现出湿象,同时又有突出的热象火象者,也称之为湿热毒,其症状有舌苔黄腻,咽喉痛,小便混浊短赤,并有痛感,前后阴热如火燎,妇女带下粘稠腥臭,其治疗可用苦寒燥湿的方法,但剂量宜加重,并加上清热解毒之品。第二,湿邪郁于肌肤引起皮肤病者,如带状疱疹、各种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常出现皮肤起疱、糜烂、渗水、瘙痒等症状,且多具有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的特点,治疗应以燥湿败毒为主,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龙胆泻肝汤、萆薢渗湿汤、清解片、消风散等,代表性的药物有土茯苓、苦参、黄柏、苍术、白鲜皮、紫荆皮、地肤子等。
以上诸法运用,需再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作主张使用,否则可有害人之命之危。于诸位医者共勉互习,共提高之立,故而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