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词永远是传达真实情况的二手信息;言词存在理解误区】
作者 | 陈山水
先简单介绍下张锡纯先生:
前有张仲景后有张锡纯,中国近代医学第一人。
张锡纯(1860~1933),中国近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思想家、教育家,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成为继《伤寒论》以来最受医者欢迎的中医经典著作之一,被称为“医学中第一可法之书”。
《中国中医药报》专门对大约百位中国当代名老中医,做了大型调查,所调查的这些当代名医中,“最喜欢的中医药学家”选择最多的是张仲景、张锡纯;而“最喜读的中医药著作”选择最多的是《伤寒杂病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故一切补助气分之药,皆不能有益于元气。”“至于欲补助元气于平时,当于静坐之时,还虚凝神。”“今乃知此即心肾之功,亦即呼气为补之功。”
张氏认为一切药无法补充元气,可通过静坐补充元气。静坐理论有很多,张氏认为结合呼气的静坐才能有效补充元气,同时也印证了真气运行法强调呼气的医学科学性。李少波老师创编的真气运行法对呼气的认识和实践则更加深入了,详参《真气运行学》第四章呼吸运动。
通常可以说元气就是肾气,在这里可能需要继续细分,肾精所化之气称为肾气,两肾也藏有先天元气,两者不同。人参等补肾补的是肾精肾气,先天元气食物药物补不了。或者也许是指肾脏存储及转化元气,元气多少是固定的无法药物补充的,人参等药物食物强化肾脏器官,因此元气的转化率就提高了,但元气本身没有增加。
《医学衷中参西录》:“人之元神在心(元神藏于脑而出于心),人之元气在肾。欲心肾相交者,须于有意无意之间,运心中元神随呼吸之气息息下降,与肾中元气会合。然从前道家书皆谓“呼升吸降”,独明伍冲虚谓“吸升呼降,方合有意无意之奥旨”。善哉此论,诚千古未发之秘也。愚未睹此论时,尝默自体验,亦是如此,忽睹此论,欣喜异常,益信愚所体验者,诚不误也。盖心中元神,若必随吸气下降,则拘于迹象,久之气分必觉不顺。惟呼气外出之时,心中元神默默收敛,内气下降,与肾中元气会合浑融,不便随呼气外出,则息息归根。存之又存,而性命之根蒂自固也。”
此处所描绘的与真气运行法第一步呼气注意心窝部、第二步意息相随丹田趋、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强调呼气时意念趋向丹田操作实为同理,有效的印证了真气运行法的理论及实效。
《医学衷中参西录》:“盖心中元神,必随吸气下降,则拘于迹象,久之气分必觉不顺。”
吸气时元神微意必然随之下降不必专门有意去操作,如有意操作则可能过于刻意,反而会感觉呼吸不顺畅。真气运行法则强调吸气不用管、任其自然,两者所说原理可能一致。
吸气任其自然并不是指吸气时可任大脑东想西想。
《医学衷中参西录》:“夫静坐之功,当凝神入气穴,人之所共知也。然所谓神者,实有元神、识神之别。元神者藏于脑,无思无虑,自然虚灵也。识神者发于心,有思有虑,灵而不虚也。静坐者,当其凝神入气穴时,宜用脑中之元神,不宜用心中之识神。益用识神则工夫落于后天,不能返虚入浑,实有着迹象之弊。”
与真气运行法第三步调息凝神守丹田、第五步元神蓄力育生机,强调元神的作用说法也一致。基本都是有意识识神的操作,不懂初期直接元神操作。在长期的识神操作过程中也有好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极少数人进入元神操作。
但静坐要想达到高效当以元神主导操作为宗旨。这里说的元神识神运用理论有可能正好和上文相反,我们都知道我们思考用的是脑是识神,感应的用的才是内心是元神。
《医学衷中参西录》:“后见道家书,有默运心火下行,可温补下焦之语。效而行之,气机初似不顺。乃于呼气之际,精心体验,知每当呼气外出之时,则肾必上升,心必下降。于斯随其下降之机,而稍微注意,俾其心肾互相交感,行之数日,即觉”丹田”生暖,无用再服硫磺矣!
后读《内经 四气调神篇》,至“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数语,益恍然悟会。乃知所谓“若伏若匿”者,即引心火下行也;所谓“若有私意”者,是既引心火下行,复俾心肾之气互相交感,而有欣欣之意也。道家“会和婴儿姹女”之法,即从此语悟出;所谓“若己有得”者,”丹田”真阳积久,元气壮旺活泼,守脐不去,此实为己之所得,而永久不散失者也。因悟得《内经》此节真旨,遂专心遵行,今年已七十有三矣!膂力精神毫不衰老,即严冬之时食凉物、坐凉处,亦毫无顾及,是哲学诚可济医药之穷也。哲学又何至累医学哉? ”
文中的“默运”等意念操作与真气运行法强调的“有意无意”“若有若无”“似守非守”“勿忘勿助”等操作原则可能也是完全一致的。
《医学衷中参西录》:“气海之元阳充实旁溢,督脉必有骤开之一日。此时周身如醉,神情如痴,统体舒畅,愉快莫可言喻,道家所谓药产者是也。从此功夫纯粹,药产屡见,又可以督脉以通任脉。盖通督脉可愈身后之病;通任脉可愈身前之病,督任皆通,元气流行,法轮常转,精神健旺,至此可以长生矣。”
和真气运行法一样,强调贯通任督脉的重要性。
总结,张锡纯静坐论和真气运行法都以中医为理论基础,共同点较多。当然有些操作细节也有不同之处。无论什么静坐方法,高低不重要,关键还是看适合不适合。
操作细节深入
1、识神也就是主观有意识随呼气时注意力下沉至丹田。2、有意识并想象着有真气下沉至丹田,注意力自然一起下沉。3、下意识非有意的注意力随呼气移动至丹田,初学此操作较困难。4、非想象的,有气感下沉时,可随气感注意力移动至丹田。5.......
这几种操作可能都属于识神操作,元神操作另议。第2种有想象成分,不太适合极少数人。主观控制真气也不适合部分情况。注意力"下沉""移动"时同时配合一定的内敛收聚意识。
如更深化操作细节会涉及到吸气时以及呼和吸之间停顿时的细节意念操作,本文就不细化了,大致自然就可。
重点的重点是关于识神与元神的意识操作区别,初学如明白一些细节意识操作就可能掌握。
“元神”还涉及很多不同方面及不同层次,前面只是简略涉及。
文章及图片均属原创,欢迎转载,请勿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