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特别不喜欢和天天抱怨的人一起聊天,即便这人你的闺蜜或好朋友。
我们还经常听到很多人在抱怨:
一位老师向家长们抱怨说:“教师只是一种职业,一个谋生的手段。我们同你一样,都是为了生活而找的这一份工作。其实你想想自己对工作的态度,也就对我们多了点宽容。”
一位老板指责员工说:“就知道加薪、休假,什么时候替公司想想了。“
一位员工抱怨老板说:”天天就知道给我们加任务,加任务,什么时候给加薪水啊。“
老百姓抱怨说:”房价高、学费高、养老保险交的高,涨点钱,还不如通货膨胀涨的快,政府天天干嘛呢。这事就应该政府来管。“
这些抱怨你一定经常听到。但,有没有意识到,生活中自己也经常抱怨。科学家做过调查研究,每个人每天抱怨的平均次数是13次。
昨天我的朋友圈有人发了这样的信息:
某某地的落后真服了,公交车都不能微信,作为本地人是不是得干点啥?
我们会不由自主的抱怨,但有没有想过,我们在抱怨时能改变什么?——除了让自己心情更差之外。就如上面的例子,他抱怨公交车没有微信支付,是他能够改变的吗?自然无法改变,最起码不会立即有改变。
也就是说,抱怨没有任何意义。
同时我在他微信下面又看到另外的留言说:真是太落后了,没个好走的路,天天是挖完修,修完了挖。还让不让人出门啊。
这也说明另外一个情况,抱怨的情绪非常容易感染,和抱怨的人在一起,自己也非常容易陷入抱怨的境地。就因为容易感染,抱怨就如立在悬崖边上的多米诺骨牌,会一步步将我们推向负面能量的深渊。
生完了气,问题解决了吗?当然解决不了,因为那时我们正在忙着生气呢,哪里有空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所以抱怨会让我们失去解决问题机会。而且抱怨会让人讨厌和厌倦,因为没有人喜欢和天天抱怨的人在一起。
有个有趣的故事:
一个人去拜见禅师,见面之后,就开始抱怨个不停。
禅师打断那人的抱怨,问他:“如果你出门踩狗屎了,你会选择下面哪种处理方式:一是赶紧把鞋脱下,包起来。开始见一个人就展示给他看,希望得到对方同情安慰你;二是赶紧擦洗干净,继续赶路;
那人说:“狗屎那么脏的东西,当然是赶紧把鞋擦洗干净,然后自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谁会包起来展示给别人看,这不是恶心人吗?”
禅师说:“人这一辈子,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多了去,遇到了就让它过去吧,没有必要在人前抱怨。抱怨,就如同将自己踩到的狗屎展示给别人看,除了恶心自己和恶心别人外,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通过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到抱怨没有意义,我们怎么才能彻底戒掉抱怨呢?
方法很简单,分三步:
写下它,转化它,远离它。
写下它。
花点时间认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都抱怨哪些事情。把这些事情简单分成两类。看哪些事情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不能控制的,分别记下来。比如:
我能控制的事情:少吃点零食、多走点路等等。
我不能控制的事情:天气、堵车等客观因素。
再看一看你写下的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你确定它们真的百分之百无法改变吗?是一点都不能改变吗?如果真是这样,那就忽略它们吧。为不能改变的事情而烦恼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关注那些能改变的事情就好。
写下来另外一个作用是:可以把自己放在观察者的位置,让自己从抱怨中短暂抽离出来。帮助自己思考解决方法,避免陷入无止的抱怨中。
转化它。
很简单,就是将过去抱怨的事情,转化到现在如何行动上。
你可能抱怨过自己生日老公忘记给你送礼物,因为这事你抱怨了很久,马上你又要过生日了,你可以这样转化抱怨。
句式是这样的:我不会忘记上次过生日老公没有礼物的滋味,我不想重蹈覆辙,这次我过生日能做的是:1)请老公关心我,如果他买了,欢喜感恩。2)如果老公不愿意,自己宠爱自己,比如自己买花回来让自己开心。
这样做是因为:语言有反向塑造的力量,当你用积极行动的语言时,它会帮助你摆脱抱怨困境。
远离它。
一旦意识到自己处于抱怨状态下,立即告诉自己停下来。做点别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听听音乐,看会儿书,这时千万不要和任何人说抱怨话,因为这样做会让你情绪更加低落。
这一点需要长期练习,反思是一个好习惯。
如果突发事件我无法控制怎样办,比如汽车半路抛锚。这时需要问一些自己:事件发生的时候,我应该怎么想》
心理学有个ABC疗法。A代表正在经历和发生的事情,B代表一个人的观念和想法,C代表一个人的感受和行为。A和B加起来,オ导致了C。
我们无法选择A,要想让C有改变,唯一可能去改变的就是B,也就是观念和想法。
是啊!我们可以这样想——我们不能决定什么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我们可以选择抱怨,但同样我们可以选择不顾困难继续前行。
事情已经发生,责备别人或者抱怨环境都没有任何意义,不如认真考虑自己能改变什么,接下来能做些什么更有意义!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碰到上不顺心的事情就想发泄出来,怎么办?
我以前也是这样想,后来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是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抱怨和吐槽,碰上不顺心的事抱怨是我们的第一直觉反应。但这就更需要我们在不顺心,想抱怨时,用今天的方法刻意练习,摆脱抱怨对我们困扰。
针对某事抱怨之时,大脑在那一刻停止了思考。有些人因为这个工作不得精进,有人因此穷困一生,有人因此无趣一辈子。
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抱怨的类别不一样。例如,一名职场人士,会抱怨老板,抱怨老板不见得会给你加薪,只能图一时的痛快。但你会发现,抱怨的那一刻的关注焦点是在困难上。
但这并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事实:这一刻你的思考能力、观察能力瞬间归零,仿若本来明亮的眼睛被蒙上了厚厚的黑布。你却认为黑暗是这世界的本象,失去了挣扎着撕开黑布的勇气和能力。
同时,你发现周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大家都这个样子。今天,我们可以轻易从互联网上找个同类,并进一步证实自己的想法。得到一个结论:我没有错,很多人和自己想得一样啊!以至于呆着一个圈子里,为自己设置了坚牢的牢笼而不自知。
然而,这世界总是有人看透这一切,想跳出来,唯一的办法就是远离那些抱怨之人,不要试图改变他们,他们身上强大的负能力,会重新将你拉回黑暗。
有一个事实——你看到了别人的缺点,说明这个缺点你也有。还记得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吗?
佛印:“大师,你看我现在像什么?”佛印答道:“居士像佛。”苏东坡十分高兴,接着反问佛印,“大师可知我看您像什么?”佛印摇头说不知,苏东坡大笑道:“我看大师似粪!”佛印这下子没有回应,只是笑笑。
对某些人来说,只看到别人缺点,某一刻,心中会暗暗升起这样心思:原来他也这样笨啊,有这么多的缺点。和对方对比感觉自己仿佛比对方要好的多。想想苏东坡的故事吧,看见别人缺点,并不能让你变得更高,反而让陷入沾沾自喜,不思进取当中。另外,看见别人的优点,这件事非常难,不信,试试列出你朋友的几个优点来试试就知道了。
知道有多难了吧!不过这事多练练总会有长进。练习这本事巨大的好处是——不自觉就能从对方身上学到很多优点。
最后的话:戒除抱怨,收获成长和幸福。
这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时间管理部分第146篇文章。】
注:(时间管理)观点来源于 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
10大模块: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时间管理、自我管理、表达沟通、谈古论今、逻辑思维、心理学、营销、认知升级,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迭代:
1、构建系统思考能力,正确做出判断和决策。
2、构建有效的表达、沟通系统,打磨世事练达、左右逢源的人脉资源。
3、打磨一套自我迭代升级的认知系统。
以全过程工程咨询为专业基础,力求打磨出个人持续成长方法论。
全过程工程咨询主要学习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