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春晚只看了一半,所有节目没有让我笑过,也没有看出什么特别的艺术享受,同样也没有感受到节目的寓意,有的只有些许特效、直白地表述、拼凑的演绎、各种失误。特别是几位女主持人傻傻分不清楚谁是谁,广告植入的如此拙劣,这就是新一届的春晚,就靠着独一档的收视,顺利完成就行了。
问题还是一如既往,直播节目为了效果还是以假唱对口型为主,把流量明星拼拼凑凑成为一个节目,语言类节目笑点都得硬向观众讨,剧情既老套又没包袱,独唱节目竟然不是歌手等等,以我的理解和观赏水平,确实无法企及导演的思维,准确地说多届春晚导演都与我不在一个频道了。
可能会有个争议,春晚就是一盘准时端上桌的菜,究竟是欢乐为主,还是寓意重要,还是流程走完就该满足,或者说他的意义就只是在全球华人共赏一档节目,共同庆祝新春。每个人对春晚的期待不同,有对表演者的,有对表演内容的,有对表演内涵的,也有对表演气氛的等等,不论是哪一种,都希望每年春晚有所突破,能更上一层楼,因为春晚是一档不同意义的节目,对它寄托了不同的情感都是能被理解的。
特别想提一下,部分自媒体对节目失误的一些解读,讲演员临场发挥好,比如马局鞋根断了,郝科长耳机掉了,整个节目少了两分多钟。在我理解当中什么叫临场发挥好,是演员现场表演时有了灵感可以提升节目效果,临时做了一些优化,而同伴可以瞬间明白,并配合完成,让节目完美提升到另一层次,既是对艺术的极致追求,又能完美演绎完成,而不是像这些道具失误,时间掌握不好。希望自媒体能不当舔狗,解读也要有尺度。
春晚一年一届,万众期待,难道这感觉可能会慢慢接近国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