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说不清何时开始感觉时间不够用,生活总是被忙碌填满,却总也不见有什么业绩。越是这样想,越是觉得时间不够用,然后就越想集中高效地去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把事情重叠起来做。如果将很多事情重叠在一起来做,那么生活就被折叠了。
早上一睁眼,就将手机打开,边积学分,边听新闻,同时刷牙洗脸;吃早饭的同时与儿子视频聊聊天,听他喊声妈妈;走在路上,脑子里迅速将今天的内容再过一遍;听着会,做着题或想点心事……总之,工作日能叠加着做的工作一定要叠加起来。我的目的很单纯,我希望多挤出来一点自由自在的时间,没有工作打扰的自由自在的时间。比如,晚上和周末。
理想和现实总是隔着一段距离,时近时远,我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不妨就叫“若即若离”。这个“若即若离”变幻多端、左右逢源,将希望与失望不定期组合交叉呈现,如此便能够时刻吊起每个饮食男女的胃口。
我希望生活走得慢一些,不单单是时间,还有心态和心情。结果时间依旧匆匆,心态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多出了几分更糟,更紧张的样子。
如果有时间和心情,我还是喜欢追个剧,看个电影什么的。可是,我不会纯娱乐休闲地去欣赏了,我总要同时再做点其他什么事情才安心。比如,看着电视包个饺子了,洗个衣服等等。也许,我心里原本就认定看电视追剧就是浪费时间。既然如此笃定,不看也罢,可是我又做不到。那么,结果只能是把生活折叠起来了。
之初,我总觉得朱自清的文字忧郁,现在却觉得清朗透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 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被折叠的还有空间,从地面深钻到地下,也延伸到空中。看过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存空间和不同的生存时间。主人公老刀为了糖糖有更好的生活,选择穿梭于三个空间之间,哪怕是冒着生命危险。处在未来的折叠空间里,老刀折叠了他的时间,努力生活在超过24小时的一天中。
同一时间努力用心做着叠加的事情,或者在8小时之外,12小时之外,甚至不可思议的24小时之外努力生活,都是折叠了生活!
通过折叠可以赢得更多的自由,是我想要的。当然,我也愿意相信那个磨人的10000小时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