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应帝王》是《庄子》内篇中的最后一篇,它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庄子对宇宙万物的认识基于“道”,他认为整个宇宙万物是浑一的,因此也就无所谓分别和不同,世间的一切变化也都出于自然,人为的因素都是外在的、附加的。基于此,庄子的政治主张就是以不治为治,无为而治便是本篇的中心。什么样的人“应”成为“帝王”呢?那就是能够听任自然、顺乎民情、行不言之教的人。
全篇大体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而未始入于非人”,借蒲衣子之口说出理想的为政者,听任人之所为,从不堕入物我两分的困境。
第二部分至“而曾二虫之无知”,指出制定各种行为规范乃是一种欺骗,为政者无须多事,倘要强人所难就像“涉海凿河”,“使蚊负山”一样。
第三部分至“而天下治矣”,进一步倡导无为而治,即“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的主张。
第四部分至“而游于无有者也”,提出所谓“明王”之治,即“使物自喜”、“化贷万物”的无为之治。
第五部分至“一以是终”,叙述神巫给得道的壶子看相的故事,说明只有“虚”而“藏”才能不为人所测,含蓄地指出为政也得虚己而顺应。
第六部分至“故能胜物而不伤”,强调为政清明,应像镜子那样,来者就照,去者不留,“胜物”而又“不伤”。
余下为第七部分,叙述浑沌受人为伤害失去本真而死去的故事,
寓指有为之政祸害无穷。全篇以这七个故事,寓托了他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原文】
齧缺问于王倪①,四问而四不知。齧缺因跃而大喜,行以告蒲衣子②。
蒲衣子曰:“而乃今知之乎?有虞氏不及泰氏③。有虞氏,其犹藏仁以要人④,亦得人矣,而未始出于非人⑤。泰氏,其卧徐徐⑥,其觉于于⑦,一以己为马⑧,一以己为牛;其知情信⑨,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
【注释】
①齧(niè)缺、王倪:人名。
②蒲衣子:人名,传说中的古代贤人。
③有虞氏:即虞舜。泰氏:旧注指太昊(hào),即伏羲氏。
④要(yāo):交结:这里含有笼络的意思。
⑤非人:颇费解,旧注也多迂阔。这里似指物我之分两忘,“入于非人”大意是进入到外物与自我相分的境地。庄子认为,从根本上讲外物与自我统一为一体而无所分别,伏羲氏能无为而治,“知情信”,“德甚真”,因而从不曾进入物我两分的困境,“以己为马”、“以己为牛”也听之任之。
⑥徐徐:宽缓安闲的样子。
⑦于于:悠游自得的样子。
⑧一:或。一说讲作“竟”,亦可通。
⑨情:真实,实在。
【通译】
齧缺向王倪求教,四次提问王倪四次都不能作答。齧缺于是跳了起来高兴极了,去到蒲衣子处把上述情况告诉给他。
蒲衣子说:“你如今知道了这种情况吗?虞舜比不上伏羲氏。虞舜他心怀仁义以笼络人心,获得了百姓的拥戴,不过他还是不曾超脱出人为的物我两分的困境。伏羲氏他睡卧时宽缓安适,他觉醒时悠游自得;他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马,听任有的人把自己看作牛;他的才思实在真实无伪,他的德行确实纯真可信,而且从不曾涉入物我两分的困境。”
【学究】
庄子在《应帝王》篇道出了什么样的人可以作为帝王的设想,也表达了庄子的为政思想。
这段文字比较简短,通过一个寓言故事来表述作为帝王应该像伏羲那样无为而治。这也是庄子要表达的思想,也是道家的为政之道。
不过从这里可以深入探讨一下,怎么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帝王?说实在的,帝王原本应该是一个符号,一个图腾,一个信仰的集合体,而无须在实际的事物上有所作为,这样就形成了向心力。但要做到这种状态,所有范围内的群体必定要有统一信仰,才可以做到,否则人这种天生极具贪婪的性格,决计无法做到无为而治。
所有群体要么有信仰集中,要么就是权力集中,要么就是资源垄断,只有在这三种情况下,所有群体才会向心而为,否则就会形成很多相互抗争的力量。要做到如同庄子这样的为政之道,实际上只是一种设想,实在无法成为人这种群体的最高管理准则。
道家有很理想的治国理念,但人毕竟不是活在纯粹的道德之中,更多是活在需要资源支持的环境下,而人类繁衍就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和缺失,人为了获得足够的生存资源,必定会出现争斗现象。要在群体中取得平衡,就是要针对现有的群体和资源进行分配平衡,那就要有一个基本准则,无论是道,无论是仁,无论是法,都是需要人群不断去探索的课题。
事实上,道家的这种理想是不存在的,因为人始终达不到至高的道德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