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陈纪森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阳江市的多方面特色与发展,包括阳江话的独特起源与发展历程、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的进程、丰富的特产与美食以及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历史名迹。通过对这些方面的研究,揭示了阳江在文化传承、城市发展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一、阳江话的起源和发展
(一)起源
阳江话是阳江的灵山秀水孕育出来的地方方言,是黄河文化与漠阳江文化相融合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方言,也是漠阳江文化的突出标志。古代中原人与岭南越(粤)人杂居,产生了粤方言,而在阳江地区逐渐演化成为粤方言的“次方言”——阳江话。其形成与中原汉人因战乱、灾害等社会动荡而大规模南迁有着密切关系,南迁的汉人带来了古汉语,与当地的语言相互融合。此外,明清时期先后有善耕山的客家人与善耕海的闽南人入居阳江,他们的语言也成为了阳江话的一部分。
(二)发展
阳江话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保留了许多中原古音的印迹,如把一滴水叫作“一渧水”,把太阳叫做“日头”,塘口镇的山区有人叫母亲为“阿弥”,这些都是古汉语的叫法。随着时代的变迁,阳江话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但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在现代社会,尽管普通话的普及对阳江话的使用范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阳江话作为阳江地区的本土语言,仍然在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成为了阳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阳江现代化滨海城市发展
(一)发展规划
阳江作为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在现代化滨海城市发展方面具有明确的规划。其致力于发挥自身的海洋、港口、能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加快阳江滨海新区(阳江高新区)、阳江空铁新城、产城融合片区、阳西高新区等平台建设。通过构建“一核三极、两圈四轴”的都市圈总体发展格局,提升与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水平,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装备制造基地、新时代高水平开放合作新高地、宜居宜业宜游的高质量发展区域。
(二)产业发展
在产业方面,阳江积极发展先进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五金刀剪、食品加工、轻工纺织、滨海旅游、海洋渔业等特色产业。其中,合金材料、装备制造、绿色能源成为阳江的三大千亿级支柱产业,五金刀剪产业更是历史悠久、闻名遐迩。阳江现有五金刀剪企业 1500 多家,日用五金刀剪产量占全国的 60%,出口占全国的 80%,被誉为“刀剪之都”。同时,阳江还积极推动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以阳西预制菜省级农业产业园为示范引领,不断拓展“蓝色粮仓”的“金色版图”。
(三)基础设施建设
为了支撑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发展,阳江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方面,沈海高速、肇阳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从城北、城西、城东穿过,深茂高铁在城南设站,便利的交通条件为阳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此外,城市的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为居民的生活和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三、阳江的特产与美食
(一)特产
1. 阳江豆豉:阳江豆豉生产制作历史悠久,选用当地所产的黑豆,皮薄肉多,颗粒适中,皮色乌黑油润。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制作,豉肉松化、豉味浓香、风味独特、鲜香可口、富于营养,是蒸鱼、肉、排骨和炒菜的调味佳品,曾分别获广东省优质产品和国家部优产品奖,闻名世界,远销欧美等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 阳江小刀:阳江小刀有着 150 多年的历史,抗日时期生产的“阳江大砍刀”锋利无比、奋勇杀敌,为抗日作出了极大的作用,阳江小刀以其锋利、美观、耐用而享誉海内外。其采用油热处理,讲究退火,保证敲面不断、弯能复原的韧性;刃磨于机磨后坚持手工水磨、打皮等工序,被国内外人士称为“小刀之王”。
3. 阳江漆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工艺,其产品造型美观,色彩绚丽,坚固耐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4. 春砂仁:产于“中国春砂仁之乡”——阳春,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春砂仁浑身是宝,花、果、根、茎、叶均可入药,具有行气调中、和胃醒脾、化湿消滞、止痛安胎的功效。
5. 其他特产:还有虾酱、蚝豉、鱿鱼干、炒米饼、鸭脚包、东水山茶等特产,各具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美食
1. 阳江猪肠碌:是阳江的特色小吃之一,因其呈圆条形,貌似猪肠而得名。猪肠碌外皮软糯,内馅香滑,可搭配各种酱料食用,口感丰富。
2. 程村蚝饭:以程村本地鲜蚝为主要原料,加上米饭、葱花、姜丝等配料一起炒制而成。蚝饭香气四溢,蚝肉鲜嫩多汁,米饭粒粒分明,口感鲜美。
3. 阳江咸圆子:是阳江人逢年过节必吃的美食,用糯米粉搓成圆子,加入虾米、瘦肉、腊肠、萝卜干等食材一起煮成咸汤,圆子软糯,汤鲜味美。
4. 风姜鸡:以风姜和鸡肉为主要原料,风姜具有独特的香味和药用价值,与鸡肉一起炖煮,鸡肉鲜嫩,汤味浓郁,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
5. 一夜埕咸鱼:最早由南海渔民制作而成,把刚打捞上来的海鱼和着粗盐用埕子密封起来,经过一晚的盐腌后第二天再烹饪,味道咸淡适中,鲜美可口。
四、阳江南海 1 号及大沟镇海朗城镇海山明代千年护所城等历史名迹
(一)南海 1 号
“南海 1 号”是一艘南宋时期的沉船,于 1987 年在阳江海域被发现。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上载有大量的文物,包括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等,对于研究南宋时期的海上贸易、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南海 1 号”的发现和打捞,不仅是阳江的骄傲,也是中国考古学的重大成就,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二)大沟镇海朗城镇海山明代千年护所城
大沟镇海朗城镇海山明代千年护所城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军事防御建筑。明代时期,为了抵御外敌入侵,在这里建立了护所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内设施齐全。历经数百年的风雨侵蚀,护所城虽然有些部分已经损坏,但仍然保留着许多历史遗迹,如城墙、城门、炮台等。这些遗迹见证了阳江地区的历史变迁和军事防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历史的足迹。
五、结论
阳江作为一座拥有丰富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的城市,在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既注重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又积极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阳江话作为独特的地方语言,承载着阳江的历史和文化;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发展为阳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丰富的特产和美食展示了阳江的独特魅力;而历史名迹则是阳江宝贵的文化遗产。未来,阳江应继续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为人们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