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几乎没有什么购买能力,但年跟前多多少少还是要置办一些年货。于是,一大早儿子就把叫起来,跟我去了超市。
想到一早就要去超市,就没有自己做早饭,就想跟儿子出去,路过娘俩都特别喜欢吃的那一家鸡蛋饼,一人再来一个。可是儿子头天晚上,同学一起出去宵夜,吃坏了肚子,说是没有胃口就不吃了,我一个人也就不想专门再跑一趟,就想去超市门口,再随便弄点什么垫吧垫吧。到超市一看,除了一家点心店,就只有肯德基了。大清早的也不想吃点心,就叫儿子给我点了个肯德基小套餐,一个汉堡,一个蛋挞,一杯牛奶。然后就坐在店里吃了起来,儿子则在旁边刷着手机。
吃着吃着,突然想起问儿子多少钱。儿子说22。我冲口而出,怎么那么便宜?因为肯德基给我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一个字:贵!问完,也没仔细去听儿子是怎么解释的,而是兀自想到了儿子小时候,那时候对儿子的奖励,就是肯德基,一年难得吃上两三回。而每次几乎都是点一个含有薯条的套餐,儿子坐那吧唧吧唧吃的特别香甜。我则在旁边,偶尔捡起一根薯条,慢条斯理的蘸着番茄酱,然后将薯条放在嘴里,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儿子他爹则在肯德基外面,抽着他的劣质香烟……。
想到此,我不免生出诸多感慨,想到那时候,每每吃上一份自认为的“奢侈品”,一碗五块钱的炒面,都觉得甚是昂贵。于是,一股莫名的幸福感,在心底油然而生起来。
进了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眼花缭乱,除了自己心理认定需要购买的几样物品,对于其他的物品,毫无购买欲望。每每路过儿子小时候特别喜欢光顾的展柜前,都忍不住会问一下儿子,他小时候吃的那个烤鸡想要不,面包想要不等等,每每儿子脸上都会略过一副不易觉察的尴尬与不屑,或许心里还在想,他小时候怎么会喜欢吃那些东西呢?因为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东西再也没有进过家门,或许是从自己不再频频光顾超市的时候开始的吧。
可买的东西就那几样,很快就选购完了,就催着儿子赶紧走。儿子怼我,问我是不是害怕他再买其他东西,超过了我的预算。因为早上出门的时候,我跟他说想买什么东西,就最好一次性购齐,今天妈妈大放血,过了今天,就没机会了。儿子虽然嘴上那样说,可当问及他想买什么东西时,他却说啥也不想买,只是想逛逛。“逛逛”还不简单吗,不就是时间嘛,谁怕谁呀。一年到头,因为店里无人,只要出门在外,就总是风风火火,着急回去。难得一次可以十分悠闲的逛逛超市,也算是对自己辛苦到头一年的奖赏吧。
从超市出来,到了停车场的时候,突然想去洗手间。儿子给我指了方向,说他去车上等我。
从洗手间出来,发现洗手间的布局,对那些脑子不好使的人来说,莫名有些喜感。中间一个小过道,是洗手池的位置,本着男左女右的原则,左右两边分别是男厕和女厕,两个厕所是完全对称的门对门,而且都挂着半截门帘。
从女厕出来,洗了一下手,想当然的,对着女厕门就对直往前走,一股脑就钻进了男厕……。幸好男厕没人,惶恐不安退出。
上了车,从室内停车场出来,路过露天停车场,发现到停车场的出口处,居然排起了长队。一辆汽车从前方的车位,想直接拐进行车道。看到对方的意图,我以为儿子会加速上前,压住对方,不让人家进来。理论上,以儿子的水平,那样操作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早上一大早就把儿子叫醒,他似乎还带着一些起床气,看见马路上跟我差不多水平的车子,就忍不住会抱怨几句。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却早早就停了下来,让对方顺利的加入了车流。调侃中我带着一丝揶揄,问他不是心情不好吗,怎么就轻易让人家加塞了?儿子解释说,他虽然心情不好,不代表他不懂交规,没有素质。并质问我懂不懂什么交叉通行的原则。
于是,又懂得一条开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