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我们注重了时间的管理,但忽略了精力的管理。
或许你常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制定了周密的计划并明确了时限,可你在推动这件事情中始终感到乏力,随着时间的逝去,时限节点被一个个突破,事情却一筹莫展;你和领导参加应酬,喝酒到深夜,第二天你精神萎靡、效率低下,而领导却仍然容光焕发、活力四射。
我有一位朋友,每天早上利用上班前两小时,撰写并推送一篇高质量文章,持续数月不间断。对此,我大受触动,下决心向他看齐,于是四点钟就起床写作,结果想到八点,还没想到该写什么。
这都说明,仅仅做好时间管理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好精力管理。两者的关系,就好比参加汽车拉力赛,时间的管理就是制定好的日程,而精力管理却决定每场的成绩。
可以说,缺少时间一切无从谈起,但在相同时间里,产出效率可以天差地别。那些在事业上取得成就,与家人和朋友相处时又能全情投入的人,他们并非比你拥有更多的时间,但他们却能在同样的时间里挖掘更多的产出,他们都是精力管理的高手。
值得庆幸的是,精力管理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精力充沛,也并不是特能熬的结果,而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能力。它由四层构成:
第一层“体能”,无外乎“吃、睡、练”
精力的产生和体能密切相关,可以说体能是精力的基础。好比是汽车发动机的马力一样,它和我们的饮食选择、运动习惯、睡眠质量都很有关系。
一是“吃”。首先,要少吃多餐,变3顿为5顿。具体可以这样安排:早餐不要吃得太饱,要吃以高蛋白和高纤维的食物为主;上午十点半可以吃一把坚果或者一小盘水果;午餐吃六七分饱,吃大量的蔬菜,或者像鸡肉、鱼肉这样高质量的蛋白质;下午3点至4点再加一顿餐,比如蓝莓、草莓或坚果;晚餐,可以相对多吃一些碳水化合物,比如谷物杂粮。总之,要尽可能的减少血糖的波动,进而减少大脑不必要的消耗。其次,要吃低糖、营养质量指数高的食物。这其中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深绿色的蔬菜营养指数非常高,白米、白面、甜食和加工过的食物基本上全都是热量,营养含量很低,要尽量少吃。最后,要充分水化。成年人每天大概需要2-3升水,也就是600毫升的矿泉水大概要喝三五瓶。如果你每隔一两小时都会上厕所,而且尿的颜色比较清亮,说明你的水是喝的足够的。
二是“练”。世界卫生组织对18-65岁的成年人,给出的合适运动量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也就是每天如果半小时的话,一周要五天。什么叫中等强度呢?对于一个中年人而言,那就是“心率能达到120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在繁忙的工作中养成运动的习惯,首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其次要设立目标并建立反馈机制,第三要学会利用碎片时间见缝插针的进行运动。就我而言,比较合适的运动是快走和跑步。每天早上,我都走40分钟上班;到了单位先在健身房进行10分钟的力量练习,而后再到饭堂吃饭;中午午饭吃得较少,饭后又在健身房进行20分钟左右的拉伸练习。每周末的早上是我大强度锻炼时间,我都会拿出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先进行快步走和跑步,尔后在进行力量练习,即使是冬天,也要出一身汗,回来洗个澡,神清气爽。同时,利用办公室碎片时间,每小时要起身运动一下,利用跑腿打杂时间,边走边活动腰颈,状态好的时候,还在走廊上做几组俯卧撑。虽然运动量还不够,但基本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三是“睡”。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基于很多专家的共识,推荐成年人每天睡眠时间是7-9个小时。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大概会持续90-120分钟的时间,而我们一个晚上会经历4-5个周期,总共睡6-9个小时。在每一个睡眠周期中,包括入睡期、浅睡期、熟睡期、深睡期和快速动眼期。
怎样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睡眠呢?认知行为疗法是首选。具体要记住一个顺口溜:“没事别上床,户外多运动,睡前做准备,小心酒和鼾。”比如,没事别上床,就是要建立上床和睡觉之间的条件反射。提醒自己,如果没有感到困乏,就不要上床,像看电视、玩手机这些事,到沙发或椅子上做,上床就是为了睡觉,一般来说,你醒着躺在床上的时间不应该超过20分钟;另外要设定闹钟,在每天早上同一时间叫醒自己,包括周末。醒了以后也不要懒床,一定要起来。再比如,睡前做准备,就是入睡前一个小时,要创造适合入睡的环境和心情。要让屋子保持黑暗的状态,因为黑暗会刺激下丘脑分泌褪黑激素,引发睡意;要降低我们人体的核心体温,泡个澡或者泡个脚,而后会睡得好一些;可以增加一些白噪声,下载一个白噪声的APP,睡觉的时候把它作为背景音,可能会让你入睡更容易;要让大脑进入疲劳状态,可以睡前看一些比较难的书或者外语书。
第二层“情绪”,用正面情绪自我赋能。
美国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家,叫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说:“我们每天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的比例要大于3:1,才能维持积极情绪的正循环。”
情绪对于经历的影响,好比汽车发动机的火花塞一样,正面的情绪才可以点燃自己。
当你遇到负面的情绪,尤其是焦虑抑郁的时候,你要记得人的脑子就像一台电视机,你有遥控器,你可以主动的切换频道,你可以用呼吸练习、情绪标签、运动感恩的方法来对抗负面情绪。
爱默生曾经说过:“一个人对这个世界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能力,就是让自己幸福的秘密。
第三层“注意力”,获取并保持心流状态。
大部分人管理精力的方式是消耗型的,就是一直工作,累到停为止。这时休息是一种没法工作的虚弱表现,或者为了工作不得不做的事情。或许,你还有跟人比赛谁更能熬夜并引以为荣。
其实,这是一种很糟糕的精力管理方式。精力好比手机电池,直线型的管理,一直用了关机,然后充到开机20%的电量,又匆忙继续使用,常年保持在半电量的恐慌状态。
事实上,精力是一种节律性的东西,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像钟摆一样有自己的节奏和高低谷高手,从来不是把精力电池用到没电,而是理解和配合这些节律,主动进行休息和补充。
刘润曾经说过:“如果把人比喻成一部手机,天地就是电源,睡眠就是无线充电。高手就要做到充电五分钟,精神两小时。”
事实上,忙里偷闲的“偷”是一种巧妙的技术。二战时期的丘吉尔,年过七旬,但每次出现在公众面前,总有一种神采奕奕的感觉,他每天必须午休一小时,八点晚餐之前还要睡两个小时,平时坐车赶路都在休息。
记得当年有一位很能干的同事,他有一个特点:陪领导出差,一上车就睡觉,一睡觉就睡着,但只要领导问到什么问题,他又能马上清醒过来,给出精准的答案。真是高手!而当年的我们,一到车上这个私密环境中就感到浑身不自在,始终保持了警惕和敏感状态,经常是到了下车该干活的时候,已经累得不行。
有人花数百小时观察顶尖网球选手的比赛,他发现顶级选手特别擅长用得分间隙恢复体力,他们通过改变方式放松肩膀和手臂,大吼一声等方式来发泄紧张情绪,他们在得分间隙的16-20秒里,平均每分钟的心率可下降20次,而他们的对手新率则居高不下,一场比赛下来,体能消耗要高20%,这些细小的差距造成了顶尖选手和优秀选手的区别。
所以,人生是长跑,节奏很重要。一般而言,我喜欢以小时为单位集中精力。因为大脑的注意力只能保持45-90分钟,所以每小时主动休息一次,能保证你的精力在高水准,有助于找到并保持心流状态。
最好的精力恢复方式不是停止工作,而是切换到另外一项不同的工作上去,从执行切换到思考,从脑力活动切换到体力活动,从一个人干活切换到和别人沟通。一般而言,我喜欢把那些不太紧急的事务性工作存起来,像沙子一样嵌入到挑战性任务之间,在进行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深度思考,便会推开键盘,到文印室复印文件,去收发室领取包裹,打几个需要沟通的电话,切实把这些琐碎而简单的工作,像沙子一样填充到大项任务期间,使其变成一种调节和休息。
此外,还有三个技巧:一是尽可能设定清晰的目标。就是要清楚的知道我们的目标,我们的结果是什么样子的。比如,一个小时后,这篇稿子要完成到第几小点?这项工作要完成到什么样子?越清晰越具体越好。就像百米运动员,能够聚精会神向前奔驰,是因为他前方有足够清晰的终点线。二是给大脑加一个外挂,把碎片信息清理出去。经常在聚精会神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脑子里突然会冒出另一个事情,为了不被打断,我习惯把它迅速记在旁边准备的白纸上,或者用语音给自己发一条微信,等有时间的时候再去分类处理。三是需要把最好的时间留给最重要的事情。比如,我在清晨和傍晚的时候,受到的干扰最少、精力最为集中,于是每天锁定这一段时间,给自己泡一杯茶,通过一些仪式感进入冲刺心流的状态,专门用于处理复杂和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每天早上我会花1-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冥想,在脑子里对当天需要重点解决的困难工作反复轰炸,如果运气好,能够把眼前这座大山炸松了、甚至炸碎了,就能利用上班时间,即便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也能把碎石敲掉不少。
第四层“意义感”,给你一个坚持的理由。
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生就是要做有意义的事情。”的确,人类是悬挂在自己意义之网上的动物。一旦我们认为所做的事情充满意义,就会充满绵绵不绝的激情和能量。
史蒂芬茨威格所说:“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所以如果你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和别人所需要的这三个东西中间的交汇点,这很可能就是你的使命,也就是你意义感的来源。
一些要害机关,所属人员天天加班熬夜,但却精神抖擞、乐此不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觉得所干的工作富有意义、受人尊重,通过自己的工作,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也找到了实现个人价值的途径。
有位高手说:“凡世间所有成就,往往起念于价值,坚持于意义,成就于快乐。”当通过意义的堆积,把一项工作变成自己的快乐时,你迟早会变成某一方面的大师。
举例“朋友的一天”
5:20起床。穿好衣服后,进行拉伸练习,多伸几个懒腰;喝一杯温水。
5:30思考。在冥想状态下,回顾昨天的工作,思考重难点问题,规划并细化今天要做的三件要事。
7:30听《得到》。听罗胖讲十分钟得到,而后洗漱准备出门,刷牙时用左手刷牙。
8:00走路上班。一路上回顾罗胖所讲的这期得到内容,抓住一个开脑洞的点进行思维训练,能记住多少是多少、有一句自己的思考就算很了不起了。要到单位的时,拿出手机,用简书记录下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想火花。走路间隙还可以转换头脑想一想今天要做的三件重点事以及细节。
8:40力量练习。到单位后先到健身房进行十分钟的力量练习,而后用十分钟时间吃早饭。
9:00上班。先把昨天完成的工作向处长做个汇报沟通,进一步修正重点工作思路。因为上午大家的精神状态比较好,领导大多也在办公室,所以先处理一些需要沟通协调的问题。遇到临时性的工作。采取“转干记”的方式,尽可能打歼灭战。这期间脑子里一直挂着一件重点事情,一有闲暇便切换到这件重点事情的思考上。在做一些跑腿打杂的事情时,也可以间歇进行思考,如果突发灵感,冒出思想火花,就当成是赚到的,心情会很愉快。
12:00午餐。午餐后,在健身房做15分钟左右的拉伸练习,完成党建知识平台每日一课。
13:00刷朋友圈。通过手机看朋友圈里精品内容和网上新闻。
13:30午休。在沙发上眯一会儿,能睡着五分钟就OK。
14:00下午工作。采取45分钟集中思考后一次休息的方式,及时切换到跑腿、打电话、复印资料等简单工作模式,让大脑进行调节休息。采取脉冲式推进的方式工作,而不是直线型的消耗。
18:00下班。在家里吃饭,与父母沟通,辅导小孩作业。
20:00工作。集中精力进行创新思维工作。
22:30睡前准备。五件事:准备好明天要穿的衣服和早上要起来喝的温水;洗漱最好用热水烫个脚;躺床上回顾总结一天的工作和明天工作重点;边睡边听一集六神磊磊读唐诗等轻松的得到课程,在完成睡前放松练习中进入梦乡。
23:00入睡。
关于体能训练。主要利用上班走路到饭堂前十分钟拉伸练习午饭后20分钟拉伸练习,以及周末早晨一个半小时的跑步训练。
关于管理好自己的微信。中午和晚上用一定时间刷屏学习,与朋友网上留言交流。上班时间集中精力,尽量不刷朋友圈。
关于如何处理突发情况的调整?比如遇到晚上加班、参加聚会。仍然按时起床,加长冥想时间休息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