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塘
在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应该离职前,我们先看看一家公司是如何选人的。一个公司考虑是否用一个员工,需要一个主要层面和一个次要层面。
此处不分析公司用人方面,因为一家公司是否决定用一个人的原因很复杂。除了上述原因,还涉及如:你的工作经验是否与公司匹配,你的个性是否与公司的调性统一,甚至面试官跟你是否合眼,你的星座血型,是否爱熬夜等因素有关。每个公司的用人标准都不同,但经验匹配度高,能力高就没什么问题了,至今还没听过不被录用的案例。
下面重点看看你是否要在一家公司继续呆着,一个人能够在一家公司长久呆着,并且不想离职,无外乎一个主要层面和一个次要层面。
钱
钱。这是大部分求职者的终极目标。找工作首要考虑的便是钱了。如果价格给的高,但工作内容跟以往初入较大,求职者可能考虑到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问题选择放弃。但职业规划问题说白了也是未来挣更多钱的问题,只不过是暂时利益与长久利益的权衡。人都说“好好工作,过上幸福的生活。”什么是幸福?都说不是有钱就是幸福,可“钱”却是衡量幸福最直接的标尺。有钱意味着你可以吃好的穿好的,满足自己因金钱所带来的幸福感,甭管这是不是虚荣,反正花钱的那一刻特幸福。
权
权。物质和精神是人生的两大追求。薪资待遇达到了一个顶峰,人就会进入一个瓶颈期,想要突破。这种突破是在物质生活已经高速改善后所期望的精神幸福感,那么便是“权”。“权”自古以来就为各路豪杰、官僚将士所倾心,这是精神虚荣感所带来的幸福。不必评价这是虚荣,也不必说自己不想要,真来的时候大多人都禁不住诱惑。很明显,很多人被提拔后自带趾高气昂属性。为什么?有权呀!有权就可以发号赦令,唯我独尊,说你几句,无论你服不服,你都得服。因为别人有权,你没权。所以,你说“权”不重要吗?很重要。它是一个员工长期待在公司且满足了一定经济需求下诞生的产物。又或者是公司没能力满足员工更高的需求,不得不在权利方面给予某种诱饵督促他继续为公司效命。
知识
知识。这是所有衡量指标中最差的一种自我安慰方式,因为它最不实在,只适用于刚毕业的学生企图从公司里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以及工作经验。而对于老员工而言,这个最虚了,因为看不见摸不着,很可能最后公司说的跟自己所想的完全不一样。这就好比找工作时候,明明是找销售,后来发现是电话业务员一样。承诺的东西不是一定假,是因为当下的承诺受到后期公司发展规划的调整而导致无法兑现。所以,在一家公司里只有自己主动学知识,不要企图被动跟着别人学知识。
次要方面都不是找工作中最大的硬伤,衡量好主要方面的三点内容,自己好好对照,到底要不要待在一家公司,为什么呆着,要呆多久,心里便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