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总是存在着某种文化,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因此问题在于,教师应当创造怎样一种“教学文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记忆型教学文化”。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思维型教学文化”。它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思维文化”。这种思维文化具有六个要素:
1、思维语言:具体的术语与概念,提供交流的手段,鼓励高层次的思维;
2、思维倾向:指思维方式,鼓励高层次思维的敏感性、能力和意向;
3、思维控制:学生反思的方式和控制自己思维过程的方式;
4、策略精神:鼓励学生建构和运用思维策略的态度;
5、高层次知识:超越事实信息,关注知识是如何创造的、问题是如何解决的、证据是如何收集的等等;
6、转换:从一种情境转向另一种情境的过程中关注知识与策略的联系,更广地运用转向知识与策略。
珀金斯指出,应当创造新型的“文化适应教学模式”。“文化适应”以三种相互强化的方式产生:提供示范、鼓励互动、组织教学。在组织教学中,如下几个方面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是有效的:
1、“合理主义态度”:不停留于现成的知识,而是直面事实,实证地理解事物的态度,谓之“合理主义态度”。
2、“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在学生的认知中成为“有意义”的要素加以结构化。
3、“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教师不向学生提示知识的整体形象,让学生自身去思考局部知识的方式。在探究学习中,鼓励学生自身思考问题、发现事实与法则。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究学习是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