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南美旅行第9天。今天游览了库斯科市区和首都利马市区的系列景点。
我们今天的行程是从库斯科乘飞机到首都利马,然后游览利马市区。航班是上午10:30的,但旅行社担心当地早晨上班堵车,所以要求早上8:00出发。
昨天回到库科斯市区已经是晚上时间,只是在饭前浏览了一下餐厅所在的武器广场的夜景,经过圣弗兰西斯科广场时导游只是顺带介绍了一下。但库斯科是古印加帝国的首都,是一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古城,如果不较为详细的游览则未免有点遗憾。为了不使行程留下遗憾,我决定利用早晨的时间去游览一下库斯科的武器广场,留下一点这座印加古城的游览印象。
早晨5:45,天已大亮,我起床后计划徒步前往武器广场。行走酒店右侧的街道,导航显示路程为1.9公里。街巷的路面有很多地方是是石材铺成的图案,充满印加时期的风格与特点。随着岁月的流逝,路面已被过往行人磨砺的得光亮如洗,泛着石材特有的彩光。也有很多地方建有装饰类的石墙,同样彰显着神秘的印加文化色彩。
步行10分钟,来到武器广场。清晨的广场如同一座巨大的街心花园,草坪中几条甬道呈放射形通向四周。广场的中心是一座圆形的喷泉,喷泉的顶部屹立着秘鲁民族英雄图帕克·阿马鲁二世的雕像。他是1780年率领印第安人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起义的领袖,是秘鲁人民敬仰的民族英雄,秘鲁500索尔的新币上就是印的他的头像。
广场上最为显眼的建筑是东北侧的库斯科大教堂,也称圣母升天大教堂或主座教堂。这座教堂的建成历经百年,于1560年完工。库斯科大教堂气势雄伟,庄重典雅,红砖的墙体,精美的装饰,是典型的西班牙风格建筑。教堂建在印加王宫的遗址上,楼顶钟楼内的大钟有50 吨重,为南美最大,据说钟声可远传40公里。大教堂两侧也是两个小教堂,分别为玛丽亚教堂和艾尔.特诺夫教堂。
西南侧巴洛克风格的雄伟建筑是耶稣会教堂,也称拉孔帕尼亚教堂。这座教堂建于1668年,教堂的外墙建有两个雄伟的钟楼。虽然规模略小,但看起来要比库斯科大教堂更为华丽。阳光照射在教堂顶部的尖塔上,让这座建筑肃穆而庄严,透过这座建筑的尖顶,可以看到远方山脊上有白色的字母痕迹,用相机尽头拉近看时,是用石块堆砌的秘鲁(PIRU)字样。
在武器广场逗留了许久,看看还有一点空余时间,我又来到武器广场南向约400米的圣弗兰西斯科广场,这座广场以位于东南角的圣弗兰西斯科教堂而得名。在广场西北街角一处建筑的二楼阳台上,站立着一个着蓝色服装的假人,在注视着广场,如此设置应该不是政府行为,而是浪漫的秘鲁人的俏皮之举。广场的西南角是一个古老的拱门,有些像古城门的样子。拱门下人来人往,来去匆匆,一旁有一处售卖早点的摊点,走近观看时,发现售卖的产品是汉堡和咖啡。有两个市民站在摊位前在津津有味地喝着咖啡,这样的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国内的早晨随处可见的早餐车和吃油条喝豆浆的的早点,只是地域不同,大家享用的早餐品种不同罢了。这两座广场的年代相仿,风格近似,都凝聚了印加帝国的璀璨文化,见证了印加帝国消亡的悲壮历史。在圣弗兰西斯科广场打卡拍照完毕,我再从另一条街巷返回酒店。
8:00出发,我们只有十几分钟就来到机场。虽然很早,但事实证明导游的安排还是非常正确的。库斯科机场设施极其简陋,这里的值机柜台居然没有行李传送带,要靠人工搬运才行。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又很低,我们一行20人的行李托运足足搞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如果晚来的话根本来不及。
拉塔姆航空LA2018航班晚点半小时,大约12:45到达利马。在去往市区的路上,我们看到路旁的建筑顶层大多是裸露着钢筋的样子,导游介绍说,根据利马的政策,如果三层楼的楼顶没有封顶,那么就可以按照两层纳税,当地居民一般都把楼建成现在这种样子。因为当地干旱少雨,顶层用木板搭起来,也就具备了基本的居住条件,而且不用纳税。尽管是居民的合理避税之举,但这样形成的市容观感却无法令人恭维。在市区道路穿梭的过程中,我注意到路边的行道树有着浓密的圆圆的叶子,开放着黄色和红色的花朵,于是又问我们的秘鲁导游,她依然是不知道。12月5日去厦门开会时,在我们居住的太保家园内,我又发现了这一树种,百度搜索后得知名为“黄瑾”。
我们的中餐安排在市中心一座有着绿色玻璃幕墙的大酒店的前面,导游指着酒店告诉我们,几天后在利马即将召开APEC会议,X届时就会下榻在这座酒店。
用过午餐,我们开始下午的游览行程,第一个目的地是游览圣马丁广场。导游在车上耐心地给我们介绍着途中经过的比较有名的建筑,例如日本大使馆、喜来登酒店等。前方是一座气势雄伟的多层玻璃幕墙建筑,导游介绍说,这是利马最大的公立医院。建筑很现代,设施也非常先进。秘鲁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但到公立医院就诊,排队至少要在一个月以上,很多时候等排上队了,要么疾病已经痊愈,要么人就已经死掉了。如果要快些得到治疗,就要到私人医院,但那里的医疗费用就非常高昂了,并不是一般人能够负担的起的。由此我想到我国的医疗改革,尽管现在有很多声音在质疑当前的医疗体制,也有很多声音在呼吁实施全民免费医疗。但对于有14亿庞大人口的国家来说,个人感觉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并非易事。小小的秘鲁只有3450万人,全民免费医疗的结果就是如此不堪,我国如果如此,后果将不堪设想。
圣马丁广场是利马市的标志性景点,广场以南美解放之父圣马丁将军命名,于1921年7月27日启用,以庆祝秘鲁独立100周年。广场中央矗立着圣马丁将军纪念碑,碑座上是圣马丁将军的骑马塑像,四周是一座圆形的大花坛。
导游把大家召集到纪念碑下,给大家讲解圣马丁将军的概况。圣马丁全名为何塞·弗朗西斯科·德·圣马丁·马托拉斯(1778.2.25—1850.8.17),是阿根廷将军、南美西班牙殖民地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杰出的军事统帅、阿根廷国父。他将南美洲南部从西班牙统治中解放,与西蒙·玻利瓦尔一道被誉为美洲的解放者,被视为国家英雄。
圣马丁生于阿根廷亚佩尤,其父为西班牙皇家陆军军官。1789年参加西班牙军队,任士官生。西属美洲独立战争爆发后,于1812年返回阿根廷参战,1813年2月率部在巴拉那河畔的圣洛伦索击败西班牙船队,同年底赴图库曼接任北方军司令。1814年晋将军,提出变北上为西进的战略方案,即放弃从上秘鲁(今玻利维亚)进攻秘鲁的计划,改由阿根廷西部翻越安第斯山,首先收复智利,然后由海路解放秘鲁。1817年2月他率部翻越安第斯山,进军智利,解放了圣地亚哥。1818年4月5日在迈波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1820年8月率阿根廷、智利爱国联军经海路北上进攻秘鲁。1821年7月解放利马,宣告秘鲁独立,任“护国公”。阿根廷尊其为“国父”,智利和秘鲁则尊称其为“自由的缔造者”。
参观了圣马丁广场,导游带领大家沿着广场一侧的步行街前行,去往利马另一处标志性景点——武器广场。这条步行街是连接圣马丁广场和武器广场的的吉隆德拉联盟街,这也是南美的第一条步行街,街上充斥着各色的新老建筑,以西班牙风格为主,大多是是餐厅和商店。在距武器广场只有几十米距离的步行街一侧,导游停下来召集大家参观右侧的圣母教堂。
圣母教堂的正式名称为“仁慈圣母圣殿”,这里供奉的是秘鲁守护神——圣母玛利亚。这是一座具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天主教堂。教堂外立面和内部的神龛都以仁慈圣母为主题,采用典型的殖民时期巴洛克风格,钟楼和内部回廊则用红色和淡黄色的墙砖装饰,展现出低调中的奢华。古典而华丽的设计,精美而奢华的装饰,展现了古典巴洛克风格的独特魅力和利马悠久深厚的殖民历史与文化。
来到武器广场,这也是我今天第二次参观秘鲁不同城市的武器广场。利马做为现代秘鲁的政治、文化中心,库斯科做为古印加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武器广场的风格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库斯科的武器广场古老、陈旧、典雅、厚重,凝缩着古印加帝国的深邃历史,利马的武器广场则现代、华丽、庄重、奢靡,展示着现代秘鲁久远的殖民历史。
武器广场四周的主要建筑为利马大教堂、总统府、利马市政府等,我们先到利马大教堂参观。
利马大教堂建于1625年,典型的西班牙巴洛克建筑艺术风格,设计者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学家弗朗西斯科·贝塞拉。现存建筑是1904年大地震后的建筑,是巴洛克、哥特、罗马式建筑的混和体。利马大教堂既是秘鲁的主座教堂,也是利马老城中仍在举办重大宗教庆祝活动的场所。一路上参观了多个城市中的多座教堂,应该说这里给我们的感觉还是最为震撼的。首先是教堂的整体穹顶设计。教堂的中央巴西利卡采用了金色的哥特式肋拱来模拟天空的样子,光滑的大理石地板和大量的灯光让整个主厅看起来富丽堂皇。其次是教堂中耀眼夺目的神龛,古老的装饰风格极尽奢靡与精美,简约的装饰风格彰显现代和豪华,令人咋舌和唏嘘。第三,在教堂右侧的神龛下居然有两座位于地下的陵墓,陵墓中赫然摆放着一具具尸骨。导游介绍说,其中一座是西班牙殖民者Francisco Pizarro的陵墓,另一座则是上述主教之后的其他主教。教堂在建设初期,主教身故后都选择埋葬在教堂内的地下,时间久远之后,因教堂内部空间有限,才改为在教堂外安葬。
利马大教堂左侧是利马大主教宫,这是利马总主教的府邸,也是天主教利马总教区的行政总部。大主教宫的外墙上建有两架棕色的精美的木制阳台,同样,对面的利马市政府和左侧的两栋建筑也有着相同的木制阳台,这在一众石材的建筑中很是显眼。我猜想,这应该是在广场举行盛大仪式或者集会时,留给王公贵族观看的场所。
武器广场的中央的是一座青铜雕像喷泉,水花飞溅,雾气蒙蒙,水雾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闪烁。据介绍,青铜喷泉建于1650年,这里原来是宗教裁判所执行死刑的地方,建有一个焚尸炉,后来这种制度被废除,就在原地建了青铜喷泉。1821年,圣马丁将军就是在这里宣布秘鲁独立的。
武器广场北侧一面都是总统府,这是一座二层的“凹”字形的法式巴洛克风格建筑,装饰繁复,庄重典雅。据介绍,总统府的原址更早是印第安人的坟地。1535年,西班牙殖民军首领皮萨罗建造了最初的总统府建筑,做为当时西班牙殖民地的政府所在地,皮萨罗之后的西班牙历任总督均居于此,之前的总统府建筑均为西班牙风格。总统府先后历经过三次大火,于1938年再次重建,重建后的总统府新彻底改变了西班牙式风格,一直延续至今,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巴洛克式建筑。
总统府前是紧闭的铁栅栏门,门外有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守卫,有很多游客走上前去与警察们合影,热情的警察们也很愿意配合。回国几天后,看央视一套直播秘鲁总统在总统府广场举行欢迎X仪式的画面时,由于之前已经身临其境,感觉当时的画面倍感亲切和熟稔。
在武器广场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导游带领我们去参观夜色中的“爱情公园”。爱情公园是位于海边的一座开放的市民公园,公园里有一座男女相拥的石雕,这是爱情公园的主题雕塑。在五彩灯光的渲染下,雕塑令人感觉更加缠绵悱恻。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公园一侧海滨公路上穿行车辆的灯光汇成了流光溢彩的灯河,这也是我们此行浏览的一景。
离开公园后我们又来到此次旅程中唯一一处专程购物的地方——利马印加市场。我们简单地浏览了市场,里面的商品与热水镇的市场毫无二致,我们在一摊贩处购买了一只毛茸茸的小羊驼玩具,做为带给儿媳妇的礼物。儿媳妇虽然快要做妈妈了,但童心未泯,很喜欢这类的毛绒玩具。
晚上7:30,我们结束游览到市区的一家中餐厅吃饭,我注意到这家饭店名为富豪餐厅,与中午就餐的饭店同名。导游解释说,这两家店原为一家,后来两个老板分开变为两家,但都叫原有的名称。晚餐这家店的口味相对比较正宗,据说在开APEC会议时,这家餐厅只会接待国内的会议工作人员,根本不对外营业。
利马半日游结束,我们明天12:05乘飞机前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