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的周末,为什么要去分配?周末,难道不就是想到什么,就干什么吗?
这个周六,想做饭了,打开冰箱翻箱倒柜,找到大鹏半岛来的花甲、菜棚里的苦瓜、不知道哪里种的青菜、上川市场灌的腊肠,煮一个姜葱爆炒花甲,炒一碗香煎苦瓜鸡蛋,焯一份凉拌青菜,焖一锅油滋滋腊肠饭。
不一会儿,就这么简简单单,周六的晚餐就呈上来了。
记得周天的晚上,我总是记不起周五,周六和周天早上都做了些啥,于是,这48小时就跟消失在我的生命中了一样。
这是一个没有体验,没有感受就没有活着感觉的时间段。不知道为什么,我们渴求丰满,渴求富足,渴求成功,渴求一人之下。甚至渴求成为自己小区域内的那“一人”。
除了成功和富裕,好像再没有什么能够支撑我们度过日复一日的生活。我想,周六的这一餐饭,ta告诉我,一颗来自大鹏半岛的花甲,就能够支撑我的日复一日,一段上川菜市场里的香肠,撒上几段葱花点缀,就足以散发出让我480个小时都留恋的清香。
你好,“无聊的”一桌家常菜,再见,“有意思的”街边饭馆儿。
互联网的叙述,是在企图养成受众们的一种习惯,就像【感到无聊了,就要掏手机】一样。而个人的叙述【掏了手机,还是无聊】会帮你破除这一习惯养成的链路。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那【一桌家常菜】。
本文源自我阅读《工作,消费主义,新穷人》,《把自己作为方法》的相关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