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咱们公司成立女性素养提升学校的好日子,感谢咱们白主席给我这个机会,在此做读书分享,谢谢!
当白主席告知我要准备在今天做分享时,我当时就问自己,为什么我能做好这个分享?为什么我特别想去分享?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我的分享?大家知道我这一连串提问是在做什么?
我是在用认同式自我问答方式给自己以积极的回应,传递给自己力量。其实我内心怕的要死,我怕我分享时会紧张,怕你们不喜欢我的分享,可我越惧怕什么就越装着喜欢什么,从而装着装着就变成真的了。
这就是世界500强企业培训导师教你打造“圆梦零阻力”的丰满人生,美国作者诺亚.圣约翰所著《为什么我总能心想事成》里教给我们的认同式自问法,而我也是读了这本书get到的技能,你们说读书好不好?在这里这本书也送给想读这本书的人。
好了,言归正传,开始我今天的分享,今天我想从三个部分分享下我读书的心路历程。第一部分:自我救赎;第二部分增长见识;第三部分:自我修养提升。
第一部分:自我救赎
没有人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罗曼.罗兰
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原生家庭这个词语,而有一天当我在读卓别林的《当我真正爱自己》,你们能想象的到短短几句话我却泪流满面,没办法读下去,因为我突然间发现我根本不爱自己,我一直是在为别人而活着。小时候为了不让妈妈生气,努力做个懂事乖巧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在亲戚们之间丢脸努力学习,争取比身边的孩子都优秀,为了做个好妻子,样样逞强,为了当个好妈妈,对孩子严厉又苛刻。我发现我从来没有问过自己喜欢什么,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一直都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完美的自己而努力,为别人而活。所以我活的小心翼翼,万事都追求完美,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都特别挑剔的人。当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时,我就开始疯狂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想让自己快乐轻松一些,活的洒脱一些。果然所有的问题书都可以帮你答疑解惑,通过阅读我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内心,更能坦然面对自己,对家人也学会了包容和理解,不再那么对一切都苛求完美,学会了快乐生活。儿子也说我现在脾气好了很多,不再老训他了。
所以此次给大家推荐书目《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戴尔.卡耐基(美)
《自卑与超越》-------阿德勒(奥地利)
《学会快乐》--------马修.理查德(法)
《少有人走的路》-------M.斯科特.派克
第二部分:增长见识
换一个角度看,读书就是打游戏。小说不算,其它的书籍作业都想骗你,说服你,售卖他的看法给你。和作者斗智斗勇是最有趣的事情,所谓见识和眼界的增长,大多来自这种争斗。
--------和菜头《槽边往事》
吴军在《见识》一书中对于什么是“命”是这样解释的:“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他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我特别认同这句话。我们老一辈人包括我母亲经常会说这都是她的命,她命不好。以前不懂,也认同母亲的言论。可当我经历的多了,见的多了,随着看的书越多,对很多问题的看法和理解都有了更深层次的意思,我就明白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说白点就是一个人的见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天堂与地狱,说的是天堂和地狱其实本没有多大区别,在天堂和地狱都有一个大锅,里面盛放的食物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拿的筷子也都是一样的,筷子很长很长,自己是没办法把食物送到自己的口中的。于是在天堂里你可以看到每个人满脸都洋溢着微笑,你给我喂一口,我给你喂一口,到处都是欢声笑语,一片祥和。而地狱里,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家都在抢锅里的食物,结果最后谁也没吃到食物,食物撒了满地都是,每个人面目狰狞,骨瘦如柴。
这个故事,对大家可有所启发?同样的遭遇,在不同的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难道你还要怪事件本身吗?要怪就怪自己在对待事件时的态度和看法,以及所采取的行动,所以根本不存在命好不好,之所以会出现不同的命运,决定权在于你的见识。在于你的思维方式。
再来给大家分享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儿子看见大家都在打麻将,也要学着打,索性也就教他玩。孩子很快就学会了。可能也是急于在大人跟前表现自己,就特别想赢,可偏偏那天他手气特别差,每把牌都很烂,刚开始输孩子还只是勉强挤出笑脸。可到最后孩子突然怒不可遏,一把把牌全推到了,说什么烂牌嘛,不玩了。当时我有些懊恼,应该刻意给孩子放放牌,让孩子赢一赢也就有了自信。这事也就不欢而散。
可之后无意中读到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国第34任总统艾森豪威尔,也是在他年轻时与家人玩牌,情境跟我们打牌情况特别类似,当时他也是牌烂,抱怨发脾气。结果他妈妈告诉他,人生就和打牌一样,发牌的是上帝,不管你名下的牌是好是坏,你都必须拿着,都必须面对,你能做的,就是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然后认真对待,把自己的牌打好,做最好的发挥,力争达到最好的效果,这样打牌,这样对待人生才有意义。通过这件事让我一下子醍醐灌顶,原来对孩子的现身教育应该是这样子的。这就是个人见识不同而对于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同。
所以通过读书,不仅可以帮我们答疑解惑,还能帮我们增加思考问题的宽度和广度,从而更加有效的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此推荐书目 《见识》------吴军
《活法》《干法》-----稻盛和夫
《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
第三部分: 自我素养提升
陈春花教授在《人的高度,不是思想决定的,是你的双手决定的》这篇文里这样讲过:“”很多人问我到底什么叫智慧?我说,我们用学术性的说文解字的表达方式,“智”,上面是“知”,下面是“日”,也就是每天要知道多一点;“慧”的上面是“雪,下面是“心”,就是让自己冷静学习,双倍吸收,而且这些吸收一定要进入内心,成为你自己的,这个时候你就有“慧”了。你必须不断向外界寻求数据和信息,但是你必须内化为你自己的价值、判断。
那么我们想成为有智慧的女性,我们是不是就得每天知道一点点,每天精心学习吸收一点点,并把学到的内化成自己的内容,从而达到知行合一。就能让我们变得知性、更有魅力。
所谓“妈”就是做牛做马的女人,尤其是我们中铁的女性,内心的辛酸也只有我们自己懂。另一半大多都不在身边,使得我们成长为“女战士”。既要工作,又得照顾孩子,还得孝敬父母。家里里里外外大小琐事全都得我们女人扛。渐渐的我们被生活打磨的不再柔美,过于剽悍。也对生活多了些许抱怨和不满,尤其是在孩子生病或出了状况时,我们经常会焦头烂额,一脸疲惫,歇斯底里的与另一半大吵大闹。别说读书了,有时间睡觉已经很谢天谢地了。
这时候我们身边就有了各种各类的不和谐,与孩子鸡飞狗跳,与爱人隔空喊话,与老人矛盾激化等等,因情绪焦虑而引起的各种症结和问题。甚至导致婚姻破裂。这时候如果我们能静下心来去看看相关的书,譬如如何教育孩子的书,好好说话的书,也许我们就会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我们大家小家都和谐愉快。
在这也分享一个我的例子,其实正像人家说的,哪有夫妻不吵架的,一生中有99次都想离婚的冲动。我跟老公性格相反,我是急性子,火爆脾气,老公是慢性子,不吭气,所以有时候你的发火其实就是需要回应的,可对方不吭气,只会更火大,难免就会蹦出伤人的词语。结果我发现,我发多少次脾气让他改的毛病,我越说他还越不改,再说还彻底撂挑子不干了。当我看了《非暴力沟通》《关键对话》我就知道问题出在自己语言的表达上。古语说:“极怒时莫与人书,极喜时莫与人物”。即使是夫妻也是要讲究话术的。把我们的心管好,平静我们的苦恼都是由自己引起的。现在跟我家老公交流顺畅多了,其实不是人家变了,是我对待他的态度改变了,这就是书教会我的智慧与素养。
在此推荐:《非暴力沟通》---------卢森堡(美)
《关键对话》--------帕特森(美)
有书之所以富贵,是因为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可以变人气质,养人精神;在旧时,可以学而优则仕,在当今也能提升人的素质,转为为知识经济。
更重要的是,读书使人的精神世界富有,读书犹如穿越时空,与智者先贤对话,尽情享受前人用智慧与思想设下的盛宴。
祝愿随着我们女子素养提升学校的成立,有更多的女性都能爱上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我的分享就到这里。最后想给大家分享一下卓别林大师在他70岁时写下的这首诗《当我真正爱自己》希望我们广大女性都能真正爱自己。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认识到,
所有的痛苦和情感的折磨,
都只是提醒我:
活着,不要违背自己的本心。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
『真实』。
当我真正开始爱自己,
我才懂得,
把自己的愿望强加于人,
是多么的无礼,
就算我知道,时机并不成熟,
那人也还没有做好准备,
就算那个人就是我自己,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
『尊重』。
当我开始爱自己,
我不再渴求不同的人生,
我知道任何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
都是对我成长的邀请。
如今,我称之为
『成熟』。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不再牺牲自己的自由时间,
不再去勾画什么宏伟的明天。
今天我只做有趣和快乐的事,
做自己热爱,让心欢喜的事,
用我的方式,以我的韵律。
今天我明白了,这叫做
『单纯』。
当我开始真正爱自己,
我开始远离一切不健康的东西。
不论是饮食和人物,还是事情和环境,
我远离一切让我远离本真的东西。
从前我把这叫做“追求健康的自私自利”,
但今天我明白了,这是
『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