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那么,唐朝盛世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会呈现繁荣景象。一、农业方面: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在唐朝,是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二、手工业方面:1.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业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2.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三、经济方面:1.商业十分繁荣;2.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四、民族交融与交往:1.贞观年间,唐太宗发起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2.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3.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4.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5.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6.唐朝还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同意,并把文成公主嫁过去给他,并派专使护送文成公主远行。文成公主入藏时贷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立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为吐蕃人民学习中原文化提供了了基础。唐蕃和亲也进一步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大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文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洗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等活动。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包,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少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盛风气盛行一时。
唐朝盛世,不仅有经济的繁荣也有文化的昌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朝的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最为著名的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蔑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很多诗作反应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抒发悲愤凄婉之情。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揭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深受大众欢迎。
在唐朝时期,书法,绘画,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等方面的艺术创作成就斐然。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等。都使得音乐舞蹈吸收了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多姿多彩,还有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家和乐器演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