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确有不少女性不上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情况。有些人是家里有矿,无所谓工作不工作,但毕竟这样的人占少数。而我的情况是:我很想上班,但上不了,在经历了很多纠结和痛苦之后,我最终又疗愈了自己,收获了成长。
大部分80、90后年轻女性,是享受国家教育平等的一代,这意味着这一代年轻人普遍思想独立,有梦想、有追求、有文化。她们渴望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但同时她们也承载着孕育生命的使命。所以,在人生精力旺盛的年华,终究是要分出一段时间来孕育子女。
我就是这一类女性之一。我在大学毕业以后,在一线大城市的职场里打拼了几年,自认为工作和收入都不错。我31岁生下孩子以后,就做了全职妈妈,从此全靠男人养家。
1、我为什么不去上班?
我很想上班,真的很想,但是我不能,因为没有人比我更适合养育我的孩子。我受过教育,还学习了科学育儿,我理解妈妈的陪伴对孩子有多重要。我小时候做过留守儿童,我坚决不接受把孩子留守老家让父母照顾。我也理解父母的难处,父母没办法帮我到城里来带孩子,他们也没有义务帮我带。所以,我想上班,但是我选择不上班,而是专心培育孩子。
2、不上班的我,陷入了抑郁和焦虑
不上班的我,生活拮据,身心疲惫,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陷入了抑郁和焦虑。但最终,我又疗愈了自己。
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就意味着生活拮据,买东西的时候会特别在意价格。于是,我开始瞧不起自己,我怎么这么小气吧啦,斤斤计较了。
养娃头三年是艰辛的,难得睡个饱觉,独处的时间变成了奢侈品。生活圈子极度缩小,再也不注意穿衣打扮,过着过着就变成了妥妥的黄脸婆,看着比实际年龄大10岁。
有孩子的成长相伴,以上的这些都不算最难熬的,最难熬的是家人的不理解和负面打击,还有自己对职场的迷茫。亲妈说:“大学生都不去工作,在家带孩子,浪费人才。”老公说:“你在家怎么连个孩子都带不好”,婆婆说:“你不去赚钱,以后要花钱的地方很多,看你们怎么办哦。”此类的话还有很多。家人的不理解,似乎是否定了我的一切付出,我感觉到很难受。我想脱离困境,但又放不下孩子。
3、痛苦伴随机遇,我最终疗愈了自己
不上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是痛苦的,我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受不到家人的关爱。有一天,在一次很重大的打击中,我决定改变自己,为自己而活。事实证明,人真正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内心就会爆发出无穷的勇气和力量。
我开始计划每天的生活。我坚持早起,利用早起的时间读书、思考。吃完早餐后,我带着孩子出门,孩子可以跟其他小朋友玩,我在旁边做运动。午餐后,利用孩子睡长午觉时间,我做个睡前冥想,再午睡半小时,醒来后精神倍爽,再投入到阅读或写作中。就这样,让自己坚持了100天。
100天以后,我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身材变好了,认知提升了,思想积极了,精神状态也好多了,我在慢慢疗愈自己了。就这样,一直把这几项习惯坚持到今天,虽然有时候不是每天做,但我一直在做。
现在,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了,但是我依然没有出去上班,因为我实在找不到适合我的工作。我很难想象如果我是老板,我会要一个年龄35以上、职场空窗多年、没有过硬技能,双休,还能随时请假,几乎不加班的员工。
所以,我现在依旧是靠老公养家,但是这并不代表我过得不幸福,我也从不后悔自己的过去的选择。孩子在我的精心陪伴下成长地很好,我读过的书,思考过的事,写过的文字都是他成长的养料,能和孩子共同成长,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现在的我,有了新的梦想、新的方向、新定位,并且我比以前更有信心和决心来面对自己的生活。虽然物质上依旧拮据,但是我很知足,我想一切都会更好的,因为我在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那就点赞、评论和转发吧,感谢友友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