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治疗师》第1、2部读完。这种题材接地气、节奏适中、文字通俗且充斥大量案例的小说,最适合在旅途中阅读。
阅读的动机首先是因为公司有人提出要购买改编权。由于在平台有超过1000万的阅读量,具备一定IP价值;从“婚姻治疗”的角度切入故事容易产生代入感,具备改编基础。
先说阅读体验。
1、可读性强。婚姻问题是每个家庭、每个有恋爱经历的人都可能面对的,小说针对不同案例给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阅读的满足感首先来自于其信息“有用”,读者很容易从不同身份的角色故事中找到对自己的投射,产生“治愈”效果。
2、作者有相关行业经验,且从心理学高度(主要是荣格心理学,强调童年和父母对恋爱和择偶的影响)指出婚姻和恋爱的本质,把视点从对家庭生活的平视描写调高到俯视的角度,获得知识上的满足感。
3、将案例穿插在一个商业阴谋中,在家长里短之余增添了一些商战元素,从而给所有角色一个身份安置和情节出口。
4、情节编排显得牵强,尤其是所有沿途被捡来的患者都成为公司成员甚至股东,与主人公的企业精神有悖。
5、通俗网络小说的文字水准,文学性稍差,属于看过即扔型。
再说改编价值。
1、网络小说90%以上为架空历史的修仙玄幻故事,另一个大类则是言情,盗墓单列。近年形成排名前10形成IP的大多数作品都已经拍成了电影和电视剧,包括顾漫的《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辛夷坞的《致青春》,以及《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盗墓笔记》和《鬼吹灯》系列,像《婚姻治疗师》这种现实主义题材实属凤毛麟角。
2、作为一种作为新型职业的“婚姻治疗师” 对观众有新鲜感。
3、具备以行业剧来集中表现婚姻家庭故事的基础。类比近期较火的网络剧《翻译官》和《离婚律师》,其看点都在行业特征,如《离婚律师》的看点就是律师关于婚姻问题的唇枪舌战,而不是家庭问题本身。
4、题材和故事对应的观众年龄偏大,较适合做台播剧;但因为具有网络基因,也可以在改编和艺人选择上突出网络剧特征。
目前得出结论。
1、根据作者怀旧船长2016年1月13日的自媒体显示,
“《婚姻治疗师》自网上连载以来,点击超过8500000人次,回复275000条,总字数约3800000,收集案例5800余例,解答2800余例。小说由北京读蜜传媒运营,著名出版人金马洛老师操刀,已与浙江文艺出版社签约,预计春暖花开时节将与读者见面。
小说还受到影视界广泛关注,演艺界男神邵兵大哥买下了电视剧改编权,目前剧本创作由著名编剧唐宇、温蓉(公号wenchuang007)贤伉俪操刀,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将会奉献一部婚姻治疗的情感大剧!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2、网上提供了由河南兵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报备的“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根据其故事梗概显示对人物和剧情设置做了较大改动。35集,16年10月开拍,周期12个月。果真如此,目前应该已经完成拍摄。但未见与拍摄工作相关的新闻报道。
3、需要与邵兵和作者联系,了解拍摄进展和版权出售状况后再考量该小说的网络改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