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对平凡生活最起码的尊重”
什么是仪式感?作为一个理性的人,我虚心好学的跑去向度娘请教。然后百度百科告诉我,仪式感是人们表达内心情感最直接的方式。表达情感?诗和远方?呸!
那我每天都还活在眼前的苟且里,一定是因为缺少仪式感。
01
外公跟外婆吵了一辈子架,但在外婆生病之后,外公再也没有开过口。
外婆离开人世那个黄昏,外公在病房里陪伴着她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一段旅程。外婆临去前微微偏头,外公明白了,于是附耳上去。
“放学了”。
一直假装平静的外公听完这句话后,像个孩子似的嚎啕大哭起来。葬礼结束后,我很想问这三个字的含义,但是看到外公的样子,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很久之后,最终还是找机会把这句话问了出去。外公沉默良久,告诉我说,这是从前他和外婆还在上小学时外婆常说的一句话:
“放学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放学了’就是外公和外婆的仪式感。
见字如面,只是这一次,不能和你一起回家了。
02
仪式感对一个人有多重要?我不知道。
那对一只狐狸呢?
“这也是一种早已被人忘却了的事”狐狸对小王子说: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如果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
‘下午四点钟来’就是小王子对狐狸而言的仪式感。他们的见面,因为有了‘四点钟’的仪式,因而有了期待,也就有了幸福的价值。
03
我有一个同事叫李小苹,她有一个心有八丈宽的妈。什么?你不知道八丈有多宽?记住了哦,有九层楼横过来那么宽!我们都开玩笑她的心胸一定是随了她妈,所以她既不小也不平。
过年的时候,李小苹告诉她妈:“我想结婚!”她妈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电视,头也不回的问:“你是把谁的肚子搞大了么?”,“不对啊,你也不具备这个功能啊。”
然后他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窜到她面前,摸摸她的肚子,“这也不像是怀上了啊”
“……”
“当初我以死相逼就差跟你断绝母女关系了你都不听,怎么着就开窍了呢?”
人生的前二十八年,李小苹都是独身主义者。自己一个人好好的,想不开了么为什么要结婚?正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妖精自有妖精虐。第二十九个年头,C先生出现了。
C先生人缘很好,每天下班,都会送顺路的同事回家,其中也有李小苹。一来二去,他们顺利的,恩,成为了闺蜜!C先生的女朋友在隔壁市,每逢节日办公室就演变成了大型虐狗现场,你永远可以在C先生的桌上发现各种礼物。
Cpb的隔离、阿玛尼的粉底、YLS的口红、纪梵希的散粉、TF的眼影、NARS的腮红、雅诗兰黛的睫毛膏、Chanel五号香水......
我不是来给化妆品打广告的,我只是想说,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C先生买不到的。C先生给出的理由也是毫无缺陷。
你看,情人节要有礼物吧,生日要有惊喜吧,纪念日得有小小浪漫吧,毕业周年也必须记得吧,来大姨妈不开心也要哄的吧。没毛病。(划重点▲)
爱情里的仪式感是什么?是你在这场感情里投入的心思、经历和努力的表现形式。C先生做的很好,他足够重视爱情里的每一个细节,能够把一件单调普通的事变的不一样。于是连李小苹都恨嫁了。
04
看过一项关于18-34岁年轻人的调查,70%并不介意自己结婚戒指上的钻石是化学合成的。和这里的钻石一样,有些仪式感其实并不是我们必须的。
比如结婚就是一件具有仪式感的事情,但是恶俗的婚习就不是,甚至连当众告白求婚也不是。因为比起满足虚荣心的所谓仪式,我更愿意把尊重理解对方的意愿当做仪式。
毕竟爱情看不见,需要有些载体,需要被证明。但是恕我直言,仪式感不能代表爱情,也就更不能代表其他感情。生活的仪式感需要你自己去赋予它新的意义,你看到的日落不只是东升西落,你等待的时刻可以因为一个人而心怀幸福。
我们的爱情都需要一些与他人有关的仪式感,
你问为什么?没有为什么。
从来如此。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