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人生中的更多可能

最近压力很大。主要来自于我人生中有太多不同的目标,却想要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比如,我要无差错且高效地完成工作、我要坚持锻炼保持完美身材、我要做公号建立个人影响力、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不能落后、我要开展对外合作扩充人脉……

我不断做着时间管理,可是不但没有感到高效,反而感觉是被时间追着跑,追得死去活来,痛不欲生。比如,为了挤时间做公号,我从5点早起提前到4点半,中午不再午休,晚上从原来的10点睡觉,延后到11点。

就是这样,每天仍然有很多任务无法完成,甚至很多应该每天坚持做的事,形成了断档。

时间和精力越来越不够用,仿佛身体被掏空……

不知不觉中,我置身于这样一种模式:

1、虽有明确的目标
2、但目标与环境构成冲突
3、这种冲突导致了巨大的压力
4、压力又造成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毫无疑问,我陷入了一个人生困局。

今天重读采铜的《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里面提到这样一段话:

当我们被困于现实,困住我们的不仅有外界的客观现实,还有我们过去的经历、习惯和思维惯性。这些东西会在我们思考时自动植入"隐含假设"。从而限制了思考的角度和范围。那么导致的结果是——我们只会在两三个"可见选项"中做决定,而看不到更多的"可能选项"。

"可见选项"是我们直接能看到的选择。它和我们的经验,思维、习惯相关。而"可能选项"却更多的存在于我们的思维盲区里。

隐含假设的威力在于,虽然它们存在,但你却意识不到,时刻被它们影响。

1、逃离隐含假设的牢笼

经过仔细分析,我努力找出自己的隐含假设,并尝试着去解决:

隐含假设①:多花时间就能做更多的事

解决方案:

时间管理很重要,但精力管理更重要。时间所产生的价值,并不在于你投入了多少时间,而在于你投入了多少注意力。而注意力和精力紧密相关。

记得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中说过,一个人一天最多只能做好七件事。

那么,每天把要做的事排个序,找出最重要的7件事,再多的就先暂时搁置,或者减少任务量。

比如,之前我每天花半个小时学英语,现在我可能每天只学一个句子。每天只把一个句子学好,也比今天学了半个小时,中断一周再学要强。

隐含假设②:很多目标必须一起进行

解决方案:

根据重要性,选择性的将某些目标,从并行改为串行,也就是先保证A,再保证B。

1、工作和学习的时间必须保证。

2、保持身材就可以放在第二位,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只要保持健康就好。

从每天都要抽完整的时间去健身房锻炼,改为利用碎片时间锻炼。比如用爬楼代替做电梯,休息时做几个俯卧撑,下班提前一站下车,步行回家,周末去一次健身房。

隐含假设③:

时间只能花在一个地方。用在工作上,就无法学习,无法用写作,无法社交,无法……

解决方案:

很多事情都不是孤立的,背后都有联接。很多看似串行的事,其实都有并行的可能。

1、工作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如果把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当成一个课题,进行主题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相辅相成。

2、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践,而写作就是实践的一种。那么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写作的框架,把学习的内容进行写作输出。

2、更新思维框架

①能力迁移

今年我做公众号有两个目的:

1、把在工作中学到的知识,和在学习中用到的实践,通过公号进行输出。既把工作做到深度精通,同时通过传播,让工作的价值不再单一。

2、建立个人影响力。通过持续的写作,让自己不断"值钱",同时在实践中,探索更多有价值的服务,让别人我愿意为你的服务买单。

以上两个目的,并不孤立,却是相辅相成的。

前几年,我在工作上有很多好创意,但因为需要很多人的配合等客观原因,最终无法执行。当时觉得很沮丧,但我最终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就是建立个人写作平台,把工作中我的"创意能力"迁移到"个人写作平台"上,我发现我的创意,找到了新的出口。

②升级兴趣

我有一项爱好,就是看影视剧。可是看影视剧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如果把这个爱好,仅仅当成一项娱乐,那么它的价值是非常小的。

于是我把这个爱好,进行了改造——我不再仅仅满足于电影、电视剧给我带来的感官刺激,而是把我看后的所思所想,记录下来,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虽然我是一个终极宅男,经历有限,但有什么关系呢?我看的电视剧、电影多啊,我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很多东西……渐渐的,我甚至开始打磨自己的理论体系,于是有了"韩同志和他的战友们"这个学习社群。

这就是把"消费型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不但让兴趣变得更加持久,甚至还有把热爱变成事业的可能。

③目标悬置

想起我的一位朋友,小鸟。她最近辞去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工作,准备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但她并没有马上投入到下一份工作,而是选择了"目标悬置"。

她选择空一年时间,做间隔年。安安心心的写小说,看书码字骑车,用一段完整的时间安静下来想一想未来。

她选择把目标停下来,放一放,但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等待更好的时机到来。

这也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参考索引:

《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

作者:采铜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16年4月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