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苏东坡(苏轼),可谓中华文化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不仅诗文、书画俱成大家,儒释道全都精通,而且在中医、美食、养生方面也有较高修养。《东坡志林》记载的如下两段养生名论至今人津津乐道,尤其值得退休赋闲的老年人学习体味。
一
《东坡志林·赠张鹗》曰:“张君持此纸求仆书,且欲发药。不知药,君当以何品?吾闻《战国策》中有一方1,吾服之有效,故以奉传。其药四味而已:一曰无事以当贵,二曰早寝以当富,三曰安步以当车,四曰晚食以当肉。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而既饱之余,虽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若此可谓善处穷者矣,然而于道则未也。安步自佚,晚食为美,安以当车与肉为哉?车与肉犹存于胸中,是以有此言也。”
意思是:张鹗拿着一张纸来请求我写几个字,想让我开个药方让他去抓药。我不了解药理啊,你应该用什么品类的药呢?我听说《战国策》中有个药方,我服用了以后感觉很有效果,因此把它抄送给你。这个药方只有四味药而已:第一味是“无事以当贵”,第二味是“早寝以当富”,第三味是“安步以当车”,第四味是“晚食以当肉”。当人饥饿的时候,粗茶淡饭胜过八种珍肴,而在吃饱以后,即使面前摆着山珍海味,只怕也得让人撤下去。这样做,可以称为做到安贫乐道了,但于道术修养仍没有达到标准。慢慢地走自然感觉安闲,肚子饿了再吃饭自然感觉美味,怎么就能把它等同于乘车和吃肉呢?这是由于人的心态好,就能感觉车子与肉食还在自己心中,所以才会有此说法。
从老年人角度体味苏氏养生药方四味,所谓无事以当贵,是说尽量忘却以往的功名利禄、荣辱得失,在情志上洒脱一些。随遇而安、平安无事,比富贵更宜于颐养天年。所谓早寝以当富,就是养成良好的起居习惯,尤其是早睡早起,比获得任何财富更加宝贵。所谓安步以当车,是说不能过于追求安逸、肢体不劳,应多以步行来代替乘车,适度运动益于强健体魄、通畅气血。所谓晚食以当肉,指应以已饥方食、未饱先止代替对美味佳肴的贪吃无厌、暴饮暴食。如此,即使是粗茶谈饭,也能吃出肉香;否则,再多的山珍海味,也难以下咽,且容易伤胃。
二
《东坡志林·记三养》曰:“东坡居士自今日以往,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先之,主人不从而过是者,乃止。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元符三年八月。”
此为苏轼以第一人称自述:我东坡居士自今天开始,只喝一杯酒,吃一个带肉的菜。有贵客来时,可以三倍上述标准的丰盛饭菜招待,但这个标准只可减少不能增加。有邀请我的,要预先把这个原则告诉他,主人不遵从而要超越这个标准的,我就加以劝止。这样做,一是可以安守本分来怡养福运;二是可以让胃宽松来蓄养道气;三是可以节省开支来聚养家财。
这是关于如何保持健康、幸福和财富的苏氏养生智慧。一个注重自身品行修养的人,身心必然是健康的。苏东坡倡导并践行的“三养”之道,可以说将品行修养具体化、生活化了。所谓安分以养福,是说应满足于自己的已有身份和地位,不宜有过分的欲望和追求。唯有心安理得,方能享受到真正的幸福。如果总是抱怨自己的不足,或者过分追求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只会带来烦恼和不幸。故安分守己,知足常乐,乃养福之道。所谓宽胃以养气,讲的是饮食养生的道理,注重饮食的均衡和适度,让身体得到充分的营养和能量。宽胃,指饮食要有节制,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过于挑食偏食。合理的饮食习惯可以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所谓省费以养财,就是要无论生活条件好坏,都要懂得节俭,反对铺张浪费。
北宋僧人释怀深《拟寒山寺(其二十三)》亦有诗言:“人生贵无求,乐善而知足。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藜羹傲鼎食,草茵欺绣褥。须知高明家,鬼神瞰瞒天。”此诗通过对比贫富生活,表达了对知足常乐和内心富足的追求。
苏东坡非常注重日常生活起居的养生,他指出:“善养生者,慎起居,节饮食,导引关节,吐故纳新。”(《上神宗皇帝书》)他认为,“善养身者,使之逸而能劳。”(《策别十六》)就是注意劳逸结合。他强调:“养生治性,行义求志。”(《张氏园亭记》)认为养生必先养心,陶冶情操,追求美好。
苏氏养生之道,充分体现了情志、睡眠、运动、饮食等在养生中的辩证统一,在今天仍然值得老年养生借鉴。人到老年,若能养成乐善知足的良好心态,做到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和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则必会如战国隐士颜斶那样,“归真返璞,则终身不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