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夏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可敬天下父母心!
初二,是初中阶段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孩子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特别是我们这些所谓的“慢班”的孩子,初二刚一开学,就表现出与初一的极大不同。那些原本就上窜下跳的孩子,如今更是肆无忌惮,连那些平时让人放心的孩子,都开始闹出动静了。
老班头疼不已,任课老师连上课都怕。
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家长根本不知情。家长们只知道,孩子在学校上学,至于学得怎么样,表现怎么样,不是不关注,而是根本没有想过要关注。
把孩子送到学校,图的就是清静。至于学习好坏,随便,无所谓。
这就是家长的态度!
其实,这些问题孩子,交给家长处理,家长更没招儿。更何况,家长们都忙着打工挣钱,哪有功夫管理孩子?
仅有学校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不应该缺席。于是,我在家长群里动员没有外出打工的家长,能不能都抽出来一天的时间,到班里来陪陪孩子?部分家长积极响应,但真正能放下家里琐事到学校来的,少之又少。
我的班,家长进课堂,因为家长不给力,效果一般,但邻班却有一个爸爸家长走进教室,不打工了,钱也不挣了,声称要一路陪着孩子到毕业。
禁不住为这样的父亲点赞!
我不时地悄悄关注这位父亲,他从早到晚,端端正正地坐在教室最后边,一本正经地拿着课本,在看,在学习,更多时候他是在盯着自己的儿子,观察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我也在悄悄关注那个孩子。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依然不尽人意,玩东西,说话,好像根本感觉不到爸爸的存在。
父亲全心全意的付出,孩子或许根本没有看在眼里,放到心上。
为这位父亲感到悲哀!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这位父亲。他没有坐在教室里,而是悄悄站在窗外看自己的儿子。我凑过去,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个孩子啊,旁边的孩子都在学习,他低着头玩东西,接着又和邻桌说话。
父亲唉声叹气,很是无奈!
我忽然很想跟这位父亲聊聊。
“这位家长,你到学校来陪读,事先跟孩子商量了吗?”
他说:“孩子也没有反对,只是说,你愿意来就来,我不管。”
“在教室坐了这么些天,你看到孩子的变化了吗?”
“唉,几乎没什么变化!”
“还要坚持吗?”
“再坚持一段时间吧,不然,咋办?我不能放弃啊!”
我的心,也变得沉重。
这位父亲,开始说起坐进教室这几天的所见所感,说上课纪律如何的差,说现在的孩子,包括那些女孩子,都没有上课的样子。老师讲得认真用心,但班里好像只有几个学生听……
这位家长的述说,令我感动,更令我惭愧。他,自始至终都没有抱怨学校,自始至终都没有抱怨老师,只是说,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产物,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陪伴孩子,没有注意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而我在想,不可否认,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问题家长。除了家庭原因,社会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但是,作为老师,孩子变成这样,我们到底有没有责任?有时候,我们总是在指责家长不负责任,抱怨社会对孩子的过度保护,那么,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者,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充当的到底是什么角色?只要求他们认真听讲,要求他们考高分,就是教育的全部吗?有多少老师走进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不愿意跟老师袒露心声,是为什么呢?
面对这位陪读的父亲,面对这位包容学校包容老师的家长,我在不住地叩问自己的灵魂。假如是我的孩子,假如我是孩子,我会怎么做?
我知道,自己做得远远不够。一个从教二十年的老师,甚至,有时候,我不知道,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这位陪读的父亲说,老师们都在尽心尽力地工作,是我的孩子不争气。看来,我应该更加努力,最起码要对得起这位父亲的评价――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