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怎么都学不好
在一次心理活动上,有同学谈到了“怎么都学不好英语”的现象,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鸣,包括以下情况:
1、明知英语重要可就是懒得学、学不好:有的人各方面都很优秀,可就是学不好英语,或者不愿意学英语,不敢出国旅游甚至影响了工作发展;
2、作为学生每门功课都很好,可就是英语怎么都学不好;
3、普通话怎么都说不标准:年轻时就到了大城市学习或者工作,却还是一口家乡话,或是带有家乡味的普通话,反正是说不出标准的普通话。
英语和普通话都属于语言,所以本文将这两种情况合在一起,来探究一下”怎么都学不好“的原因。(因为学习英语的人最多,所以在此谈的是英语,其它语言学习困难可同样解释。)
这些情况,若说是智力问题,谁都不同意。因为他们明明其它方面都算优秀。
是他们不懂得学好英语和普通话的重要性吗?
都已经到了2020年了,英语和普通话有多重要,这是根本就不言而喻的。
相信那些人也明白学好英语、说好普通话有多重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掌握多种语言的人可以更好地与人交流,这一点大约没有人会提出疑问。但他们就是学不好、说不好。
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我知道英语很重要,但我就是不想学。
我知道学好英语就可以出国旅游或是换个更好的工作,但我就是学不好。
我也道我的普通话不标准,可我就是改不了。
02.学不好很可能是心理原因
学不好英语、说不好普通话,除去一些客观因素(如没时间、天生不擅长、学习方法不对)外,其实绝大部分人是他们“故意”不想学好、不想说好。
当然,这里所说的故意,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意思。
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在国内教育体制下学了多年英语但就是无法张口与外国人交流。我问她有没有过例外,她说有,是在一次去国外旅游,机场被弄丢了行李箱,于是用英语与人吵架。
她不是不会英语,只是平时不会用、不敢用而已。在极端情况下就突破了对自己的心理限制,英语就能脱口而出了。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并不能完全了解、控制自己的行为。
比如:
有的女孩子谈恋爱,几次找到的都是渣男;
有的人在工作中,好几次都是差一点就成功了却放弃了;
有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总是处于奉献、讨好的位置;
……
这些,看似是一个人”主动“的选择,然而,他们本人却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甚至都意识不到是自己的做法导致了最后的结果。
也就是说,存在着本人都不知道的深层的心理原因(弗洛伊德称为”潜意识“),支配着这个人去做或不做某件事。而为什么会这样?本人往往并不清楚。
了解了这些,再回到学习英语和普通话的话题。是不是就能理解,为什么我刚才说是他们”故意“学不好了。
03为什么学不好
如果没有明显的智力上、客观上的问题,学习某一样技能有困难,可能是潜意识里不愿意学好、说好的表现。
1.原因一:学好英语或普通话就意味着”忘了本“。
有的人到大城市说了一口普通话,再回到家乡,可能会被老乡说“才出去几天,话都不会说了”“学了一口洋腔洋调回来炫耀”,似乎对家乡的背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论是英语、汉语还是方言、,都承载着一种文化。
学英语意味着接受另一种文化,这是陌生的、不熟悉的,所以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
说普通话就意味着每说一句话都在提醒自己不在家乡,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而继续说家乡话,就貌似把家乡的熟悉环境随身携带,为自己在异地营造了熟悉的语言环境。
对于”忘本“的害怕又分两种:
有的人是自己内心对自己的指责;
有的人是害怕别人对自己的指责、背叛,所以在潜意识中不愿意学普通话、学英语。
2.原因二:对成功的恐惧。
好了普通话或者英语,就意味着成功,或者是有更好的前途。
说起来可能令人难以置信,但事实确实如此:很多人对成功是有恐惧的。
害怕成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可能是小时候缺少成功的经验,比如和大人下棋从没赢过,长大之后仍然不敢赢、不敢成功。
也可能是小时候每次成功或是有高兴事之后就会有坏事发生,
比如考好了反而被批评,
比如玩得正高兴的时候却被父母批评制止,
久而久之,就会把高兴、成功与批评联系起来,认为好事之后一定会有坏事,由此甚至都惧怕好事的发生。
……
我国著名的心理咨询师曾奇峰曾经说过,很多中国人害怕一种“爽透了”的感觉,就是害怕成功、害怕高兴、害怕幸福。
这也是很多人学不好英语、说不好普通话的原因之一。
3.原因三:在生命早期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关系的影响。
有一位来访者,在事业上非常优秀,当初的学习成绩也很好,但英语不太好。所以每次在与外国人交流的时候,都要找一个翻译,这无疑是有些麻烦的。
学不好或者不愿意学某种东西可能是某种心理问题造成的。在多次咨询中我们找到了原因:她的父亲是一名中文教授,母亲是一名小学老师。她不太愿意学英语,或者说你花了很多的时间但却没有学好,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认为,把英语学得太好是对父母的攻击和背叛。
发现了这一点,她的英语水平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了上来。
可见,有些人是因为父母的英语或者普通话很不好,认为学好英语、说好普通话意味着超越父母、脱离父母。
超越父母是意味着对父母的攻击或者背叛;
脱离父母意味着分离、意味着被抛弃,这是害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所以潜意识里也不愿意学好。
如果父母英语或普通话很好,那么潜意识中就会觉得学好了英语或者普通话,可能意味着自己与父母就是一体的、没有任何界限的,这样就会有自己被父母吞没的感觉,而不再是一个独立的人。
为了表示自己与父母不是一体的,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便会做出些与父母不一样的事,比如学不好英语或普通话。
4.原因四:回避与更多人的交流。
很多性格外向的人,在"说"英语时比性格内向的人进步要大一些,这是因为外向的人心理要开放一些。
从学英语来说,学不好是因为不愿意学好,不愿意学好是因为不想跟更多的人更好地交流,不愿意交流是性格封闭的人的显著特点。
有些人看起来也很外向,然而在经过深入的心理咨询之后,他自己最后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在他开放的外表之下,隐藏着一颗封闭的和孤独的心。正是这一颗孤独的心在回避着由很好地掌握一门外语所带来的全新的交流体验。
所以,学不好英语、说不好普通话,是潜意识里故意的。找到了心理上的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你可以自己寻求突破,也可以找心理咨询师来深入探讨。
最后,我要说的是,允许自己的反复和做不到。
心理的改变,本身就是缓慢的、反复的。期望自己一下子就有突破,本身就会适得其反。
允许自己慢慢来,意识到这是自己内心的阻碍,就是改变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