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生的事

念高中时,常听班主任提起一位学姐,她几乎不跟周围的人说话,没什么朋友。


直到高考,她考了全省前十名。


市里去拍摄宣传时,发现她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早就过世了,母亲还一直卧病在床。


高中为了省钱,她经常趁别人吃完饭离开后,去捡吃剩的馒头,一边捡一边吃。


那时候,有些高校会给优秀高考生数万元的金钱奖励。


她说,她高中三年拼命学习,目标就是能拿到那笔钱,这样她就自己赚够了学费,亲人就再也不能逼她赶紧辍学,早点嫁人。


“像我这种出身卑微的人,连任性的资格都没有,就害怕一停下来,就被别人狠狠地甩在后面。”


这让我想起云音乐的评论区常看到的一句话:我不敢倒下,因为身后空无一人。


知乎上有个提问:底层出身的孩子,假设当年你没能上 985 或者 211,你会损失和错过什么?


什么是底层?就是除了你自己,你一无所有。而只能靠自己的人,连个性都是奢侈品。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必论出处的年代。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结果会怎么样?


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时报》或《观察家报》,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则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3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个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而几个来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的较量。有钱的基础是,你家庭的资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运气。但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出卖劳动的人。


人脉、财富、教育等资源,会父传子,子传孙。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农村80%的留守儿童从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在西部贫困农村,63%的学生甚至没有高中文凭。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16年间,全国的高考状元中,近五成状元的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的父母是公务员。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比例在逐年下降。


这种现象,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像我这种生于北京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出生在罗马。


人的每一种奢望都是设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并不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


所以大学,起码为底层人群提供了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将是自己孩子的起点。走过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以后的门票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1.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甚至考上研究生,当上了大学老师。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在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张俊成感到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别人告诉他,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精进》一书中谈道:“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也许是致命的。”


但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2.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如今,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抢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块招牌。


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亲戚家有孩子考上名校,周围的人会口口相传,“谁家的孩子,上××学校了!了不起!”即便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要掰扯清楚,好像有了这层关系,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所以用人单位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智商高或者有毅力。


而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


3.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好大学能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有次和一位正在创业的学长聊天,他说他现在的团队,基本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并且导师觉得他的项目前景不错,主动帮他做宣传。


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以卖猪肉为生,全国哗然。别人只看到才子卖猪肉不光鲜,但陆的校友陈生却注意到: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只能卖1.2头猪,陆步轩却能卖出12头,简直太牛了。


陈生邀请他做品牌顾问,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养殖土猪。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陈生的身家也过百亿。


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除了本身的能力,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


4.薪酬待遇。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5.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将越来越难。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


“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阶层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于“谷底”不存在。


曾看到一位网友的跟帖,他說:“其实我没参加高考,没读过大学,现在也过得不错,但这是我几年来起早摸黑努力得到的结果。不可以说读书无用。其实读好大学,人生肯定会有个好的起点,同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


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曾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说:“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有些人出生后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这个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有人说,这是一个英雄不论出处的年代,也是一个英雄必论出处的年代。龟兔赛跑,如果兔子一直在拼命跑,结果会怎么样?

英国BBC曾拍摄纪录片,展现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7岁时,来自精英家庭的John和Andrew已经习惯了每天看《金融时报》或《观察家报》,而贫民窟孩子的理想,则是能少罚站、少被打、吃饱饭。

50年后,几个精英家庭的孩子,上了好学校,找到好工作。3个中产家庭的孩子,有一个成为精英,两个依旧中产。而几个来自底層的孩子,包括他们的后代,依然常常与失业相伴。

知识改变命运的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的较量。有钱的基础是,你家庭的资源、背景,加上你的努力和运气。但大多数人,不过是为了生计而出卖劳动的人。

人脉、财富、教育等资源,会父传子,子传孙。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年)》,农村80%的留守儿童从没参加过课外辅导;在西部贫困农村,63%的学生甚至没有高中文凭。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高考状元开展调查,发现在2007年至2016年间,全国的高考状元中,近五成状元的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近两成的父母是公务员。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比例在逐年下降。

这种现象,就如同今年北京高考状元说的:“像我这种生于北京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能走很多捷径。”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真的太大了。有时你不得不承认:自己努力的天花板,不过是别人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出生在罗马。

人的每一种奢望都是设想“如何能付出最少而得到最多”,但这个世界并不存在这种极端不公平的交易。

所以大学,起码为底层人群提供了可行的前进捷径,终其一生或许谈不上逆袭,但在人生的接力赛中,你将是自己孩子的起点。走过这条千军万马的独木桥,以后的门票会越来越贵,你可能再也买不起入场券了。

为什么一定要上名校?

1.你身边人的优秀程度,会影响你。

过去20年来,北大先后有500余名保安考学深造,有的甚至考上研究生,当上了大学老师。

每个学校都有保安,但为什么这种成群结队的考学行为,在名校发生的概率更大?在媒体采访北大保安第一人张俊成的报道里,或许就藏着答案。

张俊成说,有次站岗,看到一位老人骑车过来,快到门岗前,老人下车,推车走过。经过门岗时,老人点头跟他说:“你辛苦了。”张俊成感到受宠若惊,他问旁人:“这是谁?怎么这么尊重我们?”别人告诉他,老人是北大校长。

在保安岗位上,张俊成也曾一度迷失,他说:“那个时候非常无知、愚昧。”但他却得到了多位北大教授的热心帮助。在教授们的建议下,他才开始重新读书学习。

心理学博士采铜在《精进》一书中谈道:“一个年轻人,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高校,对自己的标准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而这种做法对他们人生的影响也许是致命的。”

但在一片向上的氛围中,周围的人都在努力,自己也会用相对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自省。哪怕最后变不成最牛的,也可以优秀出众。

2.名校的光环,是一种优秀的传递。

如今,大学生如同韭菜,收完一茬又会有一茬,已经不怎么抢手了。在这种情况下,“名校”就是一块招牌。

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亲戚家有孩子考上名校,周围的人会口口相传,“谁家的孩子,上××学校了!了不起!”即便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都要掰扯清楚,好像有了这层关系,自己的身价也能水涨船高。

名校在人心中的地位始终不一般,它的声望是由多年来源源不断的人才输入和输出形成的。所以用人单位选择名牌大学的求职者,成本无疑是最低的。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出身名校,起码意味着智商高或者有毅力。

而现在,国内大公司招聘时,几乎都会明确地写明岗位的学历要求,有些岗位要求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

3.人脉的扩张,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好大学能给你接触更广泛圈子的机会。人脉的扩张,也是一个人能力与资源的扩张。

有次和一位正在创业的学长聊天,他说他现在的团队,基本是研究生时期的同学,并且导师觉得他的项目前景不错,主动帮他做宣传。

当年北大毕业的陆步轩,以卖猪肉为生,全国哗然。别人只看到才子卖猪肉不光鲜,但陆的校友陈生却注意到:一个档口,自己一天只能卖1.2头猪,陆步轩却能卖出12头,简直太牛了。

陈生邀请他做品牌顾问,两人合作成立“屠夫学校”,养殖土猪。后来,他们开了几百家连锁店,陈生的身家也过百亿。

不光是创业上的资源,为什么名校毕业生大多能找到外人眼中不错的工作?除了本身的能力,校友的作用也很明显。比如前辈在大型企业上班,那你进入他的圈子实习和求职的机会,一定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

4.薪酬待遇。

更功利性一些,如果你以赚更多钱为目标,学历绝对是决定因素之一,在薪资这件事上,国内外都保持了一致。

福利待遇好的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员工等岗位,都有硬性的、比较高的学历要求。

2010年,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对学历的要求,硕士以上学历的职位有294个,占职位总数的54.55%,而专科学历可以报考的职位只有1个。

5.受教育程度低的人,通过嫁娶来改变命运将越来越难。

从相同或相似的阶层群体中挑选配偶,这种门当户对式的婚姻匹配,被称为“同质婚”。反之,跨越社会等级、社会群体壁垒的婚姻,为“异质婚”。

据《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6年)》,20世纪80年代以后,相同和相近文化程度的婚姻匹配比例显著提高。

“男高女低”的异质婚配模式减少,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更加难以通过婚姻实现阶层流动。女性选择比自己受教育程度高的男性的空间越来越小,越来越集中在比自己仅仅高一个层次的梯度,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你是谁,就会嫁给谁”。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村男性,在择偶时面临更为严峻的困境。

一张高校文凭,不能确保让人站上顶峰,却会让大多数人免于跌落谷底。

那些说它“没用”的人,不过是一直处在谷底上方,但这绝不等于“谷底”不存在。

曾看到一位网友的跟帖,他說:“其实我没参加高考,没读过大学,现在也过得不错,但这是我几年来起早摸黑努力得到的结果。不可以说读书无用。其实读好大学,人生肯定会有个好的起点,同时能更好地认识世界。”

学识影响眼界,眼界决定格局,而格局影响人一生。

读书是一生的事,不是什么时候要用到了,我们才去学什么。

刘媛媛在《超级演说家》中曾发表过这样一段演说:“有些人出生就含着金汤匙,有些人出生后连爸妈都没有,人生跟人生是没有可比性的。我们的人生怎么样,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你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这个社会,那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

这个世界就是,一些人总在昼夜不停地运转;而另外一些人,起床就发现世界已经变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1,290评论 6 49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107评论 2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6,872评论 0 34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415评论 1 28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453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784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927评论 3 40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691评论 0 26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137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472评论 2 32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622评论 1 34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289评论 4 32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887评论 3 31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4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77评论 1 26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316评论 2 36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490评论 2 348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但是,现在读书对很多人来说成了奢侈品。 相对于书本上枯燥的知识而言,我更喜欢简短的故事或...
    逐云追梦阅读 1,124评论 11 11
  • 饺子大概是北方人民最喜欢吃的饭食了,年夜饭必不可少。南方人过年不怎样吃饺子,但出身在北方的爷爷奶奶在定居南京后,始...
    慧读经典阅读 883评论 0 1
  • 岁月静好,人静不一定好,动动总能找到出路,现在这个信息量特别大的社会里,选择和拒绝对于个人时间来说,是很好...
    杨苏琪阅读 21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