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任领导开学第一件事,就是重点强调成绩考核的事。他先后组织召开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会和教师集体大会,反复强调教师成绩考核的必要性。每听一次,心里就无可奈何一次,又不得不接受一次。
众说周知,既然有考核,就会有高低之分,优差之分。 谁都想成为优秀者,不想成为“差生”。 可考核就是考核,考核结果不是优胜者就是劣汰者, 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道理简单,任何行业也都会如此。作为老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学,教学成绩不好,就说明你的工作没做好。 没做好就需要反思,需要改进,需要提高。
静心分析,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你也知道,但“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念让你不能拿所谓的原因当借口。而应该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我是一个非常用心做事,却不会用巧劲的人。 对待学生用心用意,任何一届学生都没有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 你遇到好的班级, 你会不费吹灰之力把学生的成绩教好。 如果遇到的是奇葩学生太多的班级,你就是用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难提高教学成绩。
双减之前,家长还是非常重视学生的成绩, 老师说什么,一般都比较配合。 家和校一起合力,用两支桨共同发力,共渡学生成长,教学成绩还能提高。
现在人们的思想发生了转变,喜欢围着孩子转, 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 老师希望学生的成绩提高,有一个好的分数,但不一定是个别家长(后进生家长)的需要。
他们只希望孩子健康的生活,成绩无所谓。 在家长这种理念的支撑下,孩子也觉得成绩无所谓。 而家长之所以有这种想法,也是因为孩子的表现让家长失望,与其逼迫,不如让他自由。
而这些孩子,往往就是班级里面的后进生,想提高他的成绩是很难的。 孩子不学习,家长不配合,或者说不知道怎么配合? 你找他们是很难沟通的,也是很难达成意见一致的。家长既然无可奈何,那就放任自流。
想提高后进生学生的成绩,仅凭老师个人之力永远是不行的,但现在竟然再次提起考核,就需要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也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需要再次反思,总结,想新的办法。
我是一名老教师,用以前的那一套方法肯定是不行的。通过质量分析会,多少还是学到了一点方法。不知道接下来针对班上的几个后进生,通过实践是否奏效。
耳边再次想起领导今年的工作重心——对成绩进行考核。 无论你班上几个后进生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成为了后进生。有什么样的个性,我都需要重新整理一套方法,用尽全力去帮扶。
否则到了学期末,你仍然考不出一个非常非常棒的成绩,多少还是有些不甘,甚至会被领导点名批评,找你个性谈话。这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画面。勇敢面对现实,接受考核,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剩下的留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