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梦龙老师的专题讲座题目《语文课究竟让学生干什么》也是我时常困惑的事。刚开始接触语文教学时,纯粹是照着课本教,书上有什么就教什么,也不懂得区分重难点,后来发现学生听得听认真,可题不会做,于是开始抓知识点,拼音生字、组词、多音字、诗文默写、词语句型活用等等,反复讲反复练,坚持了一段时间,学生确实学会了怎么做题,但语文课变成了背诵默写课,变成了练习讲评课,课堂上很少出现朗朗读书声,而期末考试不理想的成绩也让我开始反思,语文课究竟要学什么,又怎样去学?
仔细研究了学生的试卷,我发现那些分数没有进步或者后退的同学,出现这样的成绩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基础知识薄弱,虽然他们很努力,但是随着知识量的增加,他们学习会越来越吃力,就像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我们不能要求他去跑,刚会读、会写的学生我们不能要求他去遣词用句。另一个原因是没有课外积累,这并不是多做题就能达到的水平,也不是老师多讲多练就能很快提升的,所以我很迷茫,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去上语文课。
钱梦龙老师的话,点醒了我,他以自己为例,通过讲述自己学习语文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一个像他一样合格的语文学习者是如何培养出来的。他从小就喜欢读课外书,一步步由爱读书慢慢发展为爱写作,不断主动汲取知识的养分,到后来,不仅爱读、爱写、爱教,也会读、会写、会教。他说语文课要教学生读书,要让孩子们爱读书、会读书、大量读书。这话让我无法反驳,又很钦佩他,因为我自己上学的时候也看了大量的书,积累了很多知识,所以我学语文还比较轻松,成绩也从来都不是很差,我也见过一些为语文学习头疼的同学,他们真的很努力,但是效果不大。我还听过一个学习英语的课程,老师告诉我们,你唯一的办法就是反复听,大声说。外语学习尚且如此,我们的母语如何能拒绝发声?
钱老平淡朴实的话把我带进一个更广阔的世界,让我认识到语文课的重点是阅读,我们培养的不只是会做题的学生,更是拥有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求知者,而作为老师,正如钱老所说:语文教学是语文老师自身读、写能力的真实展示。想要丰盈学生的知识世界,先要充实自己。
给自己充电,从认真阅读一本书开始。
班级现有阅读活动:
1、每人每天课前一领读,一朗读
2、每周共读一首诗
3、阅读小分队,每天每组共读一篇文章或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