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是非得要干点什么,但总是感觉,如果不打开手机看两眼,不刷刷朋友圈、小红书和微博,亦或是不逛逛淘宝、京东和得物,心里会不得劲,会空唠唠的。
如果还有小伙伴说自己的执行力弱,那上述事例就是最好的反驳了。
为什么对于大多数小伙伴来说,明明没有所得的事情,都能坚持每天执行,而对于那些只要执行,就有所得的事情,却如此困难呢?
我想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在于,我们价值观的混乱所致,简单说来,就是分不清什么更重要?进而,更分不清什么最重要?比如,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我们常常纠结万分,同样一款衣服,究竟是选黑色还是白色?同等价位的汽车,究竟该选A品牌,还是B品牌?我们可能查找攻略,翻看资料,对比分析,而后确定我们想要的颜色和品牌。
然而,还是那句老生常谈——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仅如此,人的注意力还具有排它属性,就如同时间和金钱一样,你把它用在了这里,就不能用在那里。同样,用在琐碎事情上的注意力越多,此方面的能力自然会逐渐增强,反之,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的注意力只能越来越少。既然如此,执行力不够,不强,也只能是一种必然了。
自觉打小执行力就不强,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未按时完成过,父母安排的任务也更是常常抛于脑后。待到逐渐长大后,才幡然醒悟,才觉时间和注意力的宝贵,也才不断强迫自己把更多的时间和注意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学习和工作。
我深知,当一个人不知道或是不清楚某个概念的时候,断然不会意识到它可能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什么重要的影响。比如,若是你不知道情绪是什么,就会让自己为情绪所累。简单说来,情绪可理解为理智的快捷方式,在你受到外界影响的时候,理智还未处理呢,情绪却先行一步了。过后的你,可能又会反悔,甚至是自责,“唉!当时真不应该意气用事啊,要是理智一点,考虑清楚就好了。”
于是,我查翻资料,找到了执行力的解释,即,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
“完成预定目标”几个字,似乎让我找到了很多小伙伴“执行力差”的症结所在。
仔细回想一下,当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因为有老师,有教材,还有学期时间的存在,因此,我们就相跟着他们按部就班的执行就行了。也因此,那时候的我们,不出意外的话,都可以完成既定目标。可是,待我们走出校门,打算学习一项技能,甚或是阅读一本书,却好像茫然无措了起来,内心一阵嘀咕,“我需要多久才能学会这项技能呢?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遇到瓶颈了,我该如何处理呢?又,我如何才能知道我的学习效果如何呢?”没有了老师的带领,我们不知该如何下手;亦没有了考试的测验,我们又不知该如何衡量学习效果。
如此种种,该如何是好?
忘记是在哪一本书看到过,亦或是在哪节课中听到过的一个方法,至今还让我记忆尤新。每当有小伙伴问我该如何完整的阅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或者,该如何养成写作习惯的时候,我都会给予此回答。
其实,无非就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事情的完成难度。
每天只看一页书!对,就是一天只准许自己看一页,然后立马该干嘛就干嘛去。想想看,此举动是不是肯定比每天看十页、百页,容易太多太多。也的确用不了多久,当你每天看一页书的习惯养成以后,不知不觉,每天阅读的页数自然会越来越多。
我还清晰的记得,在两年前,我开始写作的时候,也不是像如今一般的日更,而是一周写一篇。也真的没用几周,我就可以做到两三天写一篇,又过了没多久,我发现,一天写一篇,好像也不是那么困难嘛,于是,就一直写,一直写,写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