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可能在我的高中时代就已经缠上我了。
我的症状表现就是,觉得自己需要进步,但是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什么时候是个头。做了这个,怕落下那个。心中纠结半天,实际上什么也没做,还疲惫的要死。要学习,觉得自己需要娱乐。要娱乐,又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拿起书来,觉得家务做得不好。炒着菜,觉得真浪费生命,哪有时间看书学习。
结果就是效率低下,幸福感又低。做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疲惫不堪,还被人评价为不热爱生活。
但是,我有一个优点,就是从未放弃对于自己的救赎。我的生活看似平淡,但是内心的波澜只有我自己清楚。我在锻炼身体和学习中寻找救赎。尽管总是被各种打断,但是所幸的是我能不断地重新开始。每次中断到再次开始,也是一种螺旋上升。毕竟我在不停地积累,再次出发时,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更成熟的理解。
今天在英语晨读之中的一篇文章《Single-minded devotion to a task》,我突然觉得受到很大的启发。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全心全意。无论是做什么,总是在操心着另外一件事。这种习惯导致我的无力感。我无法在正在做的事情里获得成就感。而且,由于我的无法全神贯注,事实在客观上也无法取得什么成就。但是,我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出去了。我对于自己的期望又比较高。
注意力,时间精力和期望值的错配,而且是贯穿在我的行为模式自始至终,无时不刻地,我怎么会不焦虑呢。
在写作时全心写作;在吃香蕉的时候,全心享受食物的芳香;在洗衣服时,感受流水的抚触;在读书的时候,体会作者的逻辑和思路。
生活之中,本来充满喜乐和宁静。我们却因为内心的蒙蔽而视而不见,在虚幻的追求中把自己累得精疲力尽。
想想正在玩耍的孩童,想想潜心习字的老者,想想日本传统工艺的聚精会神的工匠,想想米其林三星餐厅精美的食物,是否就能直观的理解全神贯注的美好。
Oh,my God,这世界象飞转的陀螺。但是,我们要穿透头晕目眩的景象,回到自己内心宁静的花园。学习,帮我擦亮自己的眼睛,象阳光一样照进内心,让我能够发现自己行为模式的偏差,在生命的历程中自我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