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是抱怨武汉没有秋天,其实没有好好去体会品味。
武汉不似北方四季分明,但它的秋天也很有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的味道。相比北方,它的秋季多了绵绵的雨季,可是只要一天晴,就回到了空气清新阳光灿烂的出游的日子。这个周末阳光正好,家里两个孩子最需要晒太阳,上周去了东湖磨山,这次想去长江边走走了。江城里不去看湖那就看江了。我突然想起晴川阁,于是先度娘。
以下是网上搜来的资料:晴川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与黄鹤楼、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晴川阁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东麓禹功矶上,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六年到二十八年(公元1547年-1549年),为汉阳太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原为禹王庙)时所增建,得名于唐朝诗人崔颢“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晴川阁北临汉水,东濒长江,与武昌蛇山黄鹤楼隔江相望,是武汉地区唯一一处临江而立的名胜古迹,有"楚天第一名楼"之称。
感觉不错,家人也喜欢,于是决定去“鹦鹉洲”了——和小宝讲了一遍“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他马上记住我们要去“鹦鹉洲”了。
说来惭愧,我虽然在武汉居住了12年,也算是本地人了,却只是几年前带着大宝在晴川阁墙外的江滩逛了一次,当时是因为下午过了四点半不能进入了。所以我们这次还是第一次登晴川阁。
在晴川大道晴川阁站下车,“铁门关”就迎面而来。穿过“铁门关”下的拱形门,很快就到了正门。刷身份证可以直接进入,如果没带身份证只需要在旁边的小通道处签名记下所到的人数。从车水马龙的洗马路一下进到院中,颇有几分静谧。虽然只是仿古建筑,还是古色古香的气韵。城墙翘戗飞檐,翼角升腾,院子里粗壮的树木,无意地诉说着历史。虽然是周末这里的游人不多,倒是多了几对在此拍婚纱照的新人,还有几个拍古装造型姑娘在旋转着拗造型……清代的石碑——荆楚雄风碑,沉淀着岁月的沧桑陈列在面前。
晴川阁、禹稷行宫、铁门关是三大主体建筑。推荐先游铁门关,这样下了城墙即是“禹碑亭”。绕过“禹碑亭”就到了“禹稷行宫”,穿过“禹稷行宫”就是“晴川阁”,再下“晴川阁”就到了“朝宗亭”。我们就按这样的路线走的。
铁门关里陈列着一些抗洪抢险的图片资料,有黑白的照片也有彩色的图文。这里也是爱国教育基地呢。我们一般沉不下心来“教育”自己,那不妨就站在城楼上远眺,马路对面的莲花公园里绿中泛黄的秋林一直绵延至艳红的晴川桥头,转到另一边城楼,长江大桥在阳光下平行地穿过秋林,离人那么近。低下头,是川流不息的车辆从远处飞奔而来,穿过城楼又飞奔而去……
下了城墙即到“禹碑亭”,相传大禹治水成功后刻石纪念。碑文77字,奇特难识。意为禹治水,使百姓安居乐业。绕过“禹碑亭”即到禹稷行宫。禹稷行宫由大殿、前殿、左右廊庑、天井等构成院落式建筑。进门就是大禹的金色塑像,像前陈列着铜铸的三牲,这里主要是大禹的塑像、传说等。
穿过禹稷行宫就到了晴川阁,整个楼阁分上下两层,沿檐回廊。这里的一楼是一些汉剧文化的陈列,有头饰,绣鞋等。沿着楼梯上楼,就到了二楼,这里主要陈列着色彩明艳的汉剧的服饰。走到回廊上,每一面都景色不同。特别是临江的一面景色最为开阔壮丽。那波涛翻涌的江水,那恢弘的长江大桥都尽收眼底……
下了晴川阁我们在朝宗亭小坐,吃了些带来的点心水果,孩子们围着亭子跑来跑去,墙外有人沿江滩上的小路散步,恍然如在家中小花园小憩的错觉……
整个景区两个小时可畅游。我们在附近就餐后接着到晴川阁后面的江滩游玩。与晴川阁紧邻的是大禹神话园,不时有隆隆驶过长江大桥的火车声,相邻的晴川码头也时时传来呜呜的汽笛声……这个季节芦苇已长成火炬,在秋风中起伏。我们在江边席地而坐,吹江风,晒太阳,听涛声……连小宝也很少见地安静地依偎在我怀中,我们坐了很久。穿过长江大桥的桥底就是汉阳江滩。抬头看那太阳已准备西沉,于是拉住两个玩兴正浓的孩子向回走了。
个人给晴川阁景区打五分(最高),下次亲朋来玩,首推晴川阁。首先不收门票,景色也美,游人不多,真正是观看江景的绝佳之地。而且周围全是大景观。可以步行上一桥,对面就是黄鹤楼。可以在一边的码头坐游船,对岸就是户部巷。或者就在江滩走走,也或者过了马路去附近莲花公园、龟山公园逛逛。而且周围的餐饮方便而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