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培训已经是NGS业务的常态了,这种常态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只是因为这是一个超指数发展的行业,更是因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生命科学的厚望与单个团体单薄的技术储备之间的矛盾。于是,产生了一个叫做科技服务的行业。其实以技术输出与转移来换取利润的现象是一直伴随这人类的工业化进程的,只是随着人类对科教文卫的投入加大,使得科技服务壮大了起来。
科技服务不是别的,就是技术的输出与转移。
技术是通过什么来转移的呢?不是别的,就是封装着技术的产品及其故事。也就是说,科技服务本身就带有讲解/培训的内涵。所以NGS的产品经理/运营经理/技术支持们经常自嘲:陪聊的钱不好挣啊。
线上培训只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主要的驱动力还是拥有数据的人想自己做分析的冲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NGS行业,在2010年左右,培训就有独立出来的趋势:行业分工一部分人专门来做培训。这也反映了数据产生的速度远大于人们分析解读的速度,好的解读还是有市场的。
今天,运来哥要谈的不是一家做生物信息培训的公司如何做线上业务,而是一家平常的NGS科技服务公司做线上培训的业务逻辑。这个业务逻辑也不是微信公众号的日更输出,不是偶尔的行业论坛发言,而是线上的/系统的持续一段时间的技术培训。
首先,这样做是不是必要的?
我认为但凡有机会,是很必要的。线上培训的成本并不高,但是它的作用远大于宣传文案。对内:可以锻炼员工/形成乐于分享的企业文化/把员工的知识技术以培训材料的形式留下来。对外,可以培育市场/分享技术经验/形成行业影响力。
有时候,影响力和这个培训费是一对矛盾:想提高影响力,就要求参与的人多;但是收费又会挡住一部分人。这就看取舍了。
我们已经说了做培训是因为行业的内在要求,但是在实际是工作中,大部分的对培训感到紧迫的是因为:同行都在做。你做为产品经理难道就不策划一道吗?所以做培训的目的和动机在不同的公司往往是不同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做培训?问三遍。
- 我为什么要做培训?
- 我为什么要做培训?
- 我为什么要做培训?
问完之后还是要做。接下来就是如何做了。可能一上来就要去设计课程/安排讲师,其实这个时候要做的是三秒禅:想想自己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做这样的工作。
可以做一些产品内部的思考工作,而不是上来就拉一波人。
- 竞品公司是如何做的?
- 有没有可以合作的培训平台?这个可以减少宣传和包装的投入
- 如何在培训中体现公司的价值和使命
就是说,要做一个整的的/背景式的准备,定一个基调。然后是:
- 课程设计
- 文案宣传
- 讲师安排
- ppt模板
- 时间段:试讲两次
- 硬件配置:电脑,网络,培训资料
- 结业证书
如此等等,以这样的框架来推动培训的进程。
有1000个人听到有培训班这件事,报名参加的可能是100,有时间来参加的可能是50,全程听完的可能只有10个。这虽然是个段子,但也反应了线上培训的一个特点。我们不能玻璃心,说我们家办了培训班,大家都来参加吧。这亦是培训要不断进行的原因之一,用户是由梯度的,我们应该有针对地做。
那么,都有谁参与培训呢?
首先是谁会听这个课。在我们的能力范围内,这个跟我们的宣传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我们想让谁来听?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做产品经理一定要有客户画像,不然一切社会活动就会变成无的之矢。
- 受众
- 大众(科普成分)
- 行业从业人员(自己公司和其他公司)
这三类人员应当留意。同时应做好学员管理,以邮件/QQ群/微信群/来维护学员关系。
那么,谁来做培训呢?讲师有两种来源:
- 公司员工
- 聘请与合作
要知道的一点是:我们的初衷是和客户一起成长。
最后谈一点想法。我相信一旦我们开始做培训,团队内部就会有疑问:客户都回了还要我们干嘛?关于这个疑问,我们可以参考简书ID为我爱工作_工作使我快乐
的文章:如何做好测序产品开发和后续服务。要看到客户的成长是挡不住的:我们不做,自然有人做;就算没人做,客户自己的也会做。既然如此,我们不禁要问:客户都会了我们怎么办?
- 我们开发新的产品体系
- 完善技术栈
其实做培训的终极问题还是:我们想要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是空壳公司,皮包公司,还是有真才实学的行业领头公司?可以看出,培训也做用输出倒逼输入。
既然技术肯定会不断迭代,而每一款产品也都需要市场培育,培训这件事就会成为常态。所以,我们讲要尽早的建立自己的培训平台,作为公司对外的窗口之一。
我们这一代人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夜,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受制于人,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我们相信东方科技也会和世界各民族的科技一样让人类过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