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知超,心理学博士、科普作家、影评人。主要作品有《进击的心智》《迷人的假象》《为什么大象不听话》等。
魏知超的作品围绕心理学知识展开,致力于将专业心理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大众。他的科普作品涉及多个方面,如认知心理学中关于记忆、注意力的原理,社会心理学里人际交往、群体行为的规律等,穿插大量丰富且贴近生活的案例,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和说服力。魏知超的影评将心理学专业知识与电影情节融合,着重挖掘电影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电影所呈现的心理学现象。
原文摘录:
暧昧的终结就是失望的开始。
——《迷人的假象》
“专注”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迷人的假象》
自由总是与安全感的丧失相伴,而孤独某种程度上就是对这种安全感的焦虑反应。
——《迷人的假象》
怀旧,正是一种对抗孤独的手段。我们在怀旧时不仅仅是回忆一般的情景和事物,而是与过去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人和经历重新建立联系,回复遭到破坏的归属感,从而缓解现实中体验到的孤独和焦虑。
——《迷人的假象》
催眠的本质不是操控,而是通过暗示激活大脑中本就存在的‘自我欺骗’机制。
——《迷人的假象》
“情绪标签”这个视角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佛学里的“色即是空”。佛学中的“色”可以简单地理解成大千世界,“空”就是没有,“色即是空”就是大千世界里什么也没有。可是,大千世界明明如此丰富多彩,怎么能说那儿什么都没有呢?
——《进击的心智》
如果从“情绪标签”的角度来理解,那么“空”并不是说万事万物并不存在,而是说附着在事物上的各种意义本来并不存在。意义是人们根据对自己生存的利害价值贴上去的标签。
——《进击的心智》
人喜欢给客观世界加戏。我们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客观的物理世界与主观的心理剧本的叠加。而且,这个剧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无意识中自动完成的。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它,所以也很难剥离它,很难意识到“色即是空”。
——《进击的心智》
而这就是“无明”的另一层含义了:我们不光意识不到有些情绪是对现实的扭曲,我们更意识不到所有的情绪都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扭曲。
——《进击的心智》
人的心理由大脑产生,当一个人心理出现问题时,不要忘记检查一下身体。如果发现身边的人突然性情大变,很可能身体出现了一些问题,最大的可能就是脑的病变。
——《为什么大象不听话》
人们常常误解了自己的行为动机,就像大象在镜子前看不清自己的真容。我们以为我们是自由的,但往往被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本能和习惯所驱使。
——《为什么大象不听话》
了解自己,不是要找到‘真正的我’,而是意识到‘我’本就是多重可能性交织的动态系统。
——魏知超